(共15张PPT)
单元优化总结
高考对点赏析
知识网络构建
单元综合检测
单元优化总结
知识网络构建
高考对点赏析
命题视角1 城市化过程、特点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2010年高考天津文综卷)我国东北地区某重工业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期间,人口增长在10年中出现了下图所示状况。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2)题。
(1)上图所示人口增长状况分布,能够反映该城市( )
A.人口由中心向周边迁移
B.老龄人口增多
C.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提高
D.人口密度变小
(2)伴随上图所示的人口变化,该城市( )
A.商业用地减少 B.居住用地扩大
C.交通用地减少 D.工业用地扩大
【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的是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问题,关键在产业结构调整方向。重工业城市调整应该是压缩重工业企业的数量,扩大重工业规模,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新兴工业要求环境质量好,交通便利,不能继续布局在市中心。伴随产业布局移动,人口也相应由市中心向外围移动。注意题目的前提条件是产
业结构调整期间,不可能是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提高导致人口增加。第(2)题,由于产业布局变化,导致人口向外迁移,外围地区的商业用地会增加,居住用地也要扩大,交通用地增加。注意不是由于人口外迁引起工业用地扩大。
【答案】 (1)A (2)B
命题视角2 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2.(2010年高考海南地理卷)某沿海城市人口达1 600万,约60%居住在离市中心3千米的范围内。城市人口54%居住在贫民窟。下图示意该城市与大型商贸中心不同距离段的用地构成。据此完成(1)~(3)题。
(1)影响该城市大型商贸中心区位的主导因素是( )
A.工业 B.行政中心
C.海洋运输和贸易 D.居民人口密度
(2)该城市开发最充分的区域距离大型商贸中心( )
A.0~8 km B.9~16 km
C.17~24 km D.25~35 km
(3)该城市自市中心向外( )
A.依次分布着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
B.依次分布着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
C.土地开发比例逐渐降低
D.没有形成明显的功能分区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距离大型商贸中心较近的地区,海港和铁路、公路为主要的用地形式,这反映出海洋运输和贸易是影响其区位的主导因素。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距离大型商贸中心0~8 km的范围内,没有未开发的地区
,这说明该区域范围内开发很充分。第(3)题,该城市自市中心向外,在已开发的地区中,几乎都是以其他建筑为主,没有哪一种城市功能区占主导,因而该城市没有形成明显的功能分区。
【答案】 (1)C (2)A (3)D
命题视角3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3.(2009年高考福建文综卷)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下图中的Ⅰ、Ⅱ、Ⅲ示意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廊。正确表述图中城市等级或服务范围的是( )
A.苏州市有4个城镇等级
B.昆山服务范围最广
C.常熟、张家港、太仓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D.苏通大桥建成通车后,苏州市的服务范围扩大
【解析】 选D。由图例可知苏州市有地级市、县(市、区)、乡(镇)3个城镇等级;城镇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昆山等级不高,因而服务范围不是最大的。常熟、张家港等级相同,服务范围并不重叠。苏通大桥建成通车后,可使苏州的服务范围延伸到对岸的南通,其服务范围会变大。
单元综合检测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