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单元活动
地理信息系统与城市管理
课标领航
课程标准
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原理和发展。
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流程和主要功能。
2.举例说明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范围。
3.通过实例说明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以及在医疗、救护中的作用。
4.通过感知地理信息系统的强大功能,认识现代技术手段对地理学发展的巨大贡献,体会
地理学科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核心要点突破
基础知识梳理
教材深化透析
单元活动 地理信息系统与城市管理
学业水平达标
一、地理信息系统
1.概念:英文缩写________,是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支持下,对地理信息进行________、管理、分析和________的空间信息管理系统。GIS中有存储和处理的数据,一类是_______数据,另一类是_________数据。
基础知识梳理
GIS
采集
表达
空间
属性
2.优点:________化、_________化,可及时更新信息,所表达的内容丰富、灵活。
3.基本构成:①系统硬件,②_______软件,③数据,④应用人员,⑤应用模型。
4.主要功能: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决策应用等;能解决的主要问题:地物空间分布及位置分析、_________分析、模式分析、以及________结果等。
图形
可视
系统
趋势
模拟
思考
地理信息系统的实质是否是地图?
【提示】 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一般地图是用比例尺、方向、图例、注记以及等值线来解释地理事物的有关内容。而地理信息系统则是地图的延伸,它通过采集、处理数据、建立模型来表示地理事物的有关内容。建立数据模型,即通过一定的方式将所要表示的内容转变成数值,是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最基本的差异。
二、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1.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GIS的信息管理、查询和分析功能,可为分析灾害影响范围,确定救灾物资调配的最佳路径,以及受灾人员、财产的安全有效转移等提供_____依据,同时进行_______统计和________,为灾后重建提供决策支持。
决策
实情
评估
方法规律
GIS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并借助于遥感技术,可有效地监测和预报洪涝灾害、森林火灾等。
2.在经济活动中的应用
GIS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经济活动中,特别是_______与_______技术和_________技术及与网络技术相结合,可为现代经济活动提供全新的数据地图决策信息。
GIS
RS
GPS
方法规律
GIS在经济活动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及网络技术相结合,可为现代经济活动提供全新的数据地图决策信息。地理信息系统在商业活动中的应用如下图所示:
三、城市管理中的地理信息系统
城市管理是应用GIS最早、最有成效的领域之一。目前应用领域主要有:①城市的_______管理与服务;②交通道路管理;③_______管理;④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方面。GIS在城市治安管理、医疗救护、______导航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信息
环境
车辆
方法规律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与城市管理
核心要点突破
1.地理信息(数据)的分类比较
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流程及功能
分类 概念 举例
空间数据 反映地理事物空间位置的信息 城市的经、纬度坐标
属性数据 与地理位置有关的反映事物其他特征的信息 城市人口、经济总量
2.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流程
(1)数据采集:来源主要为现有地图数据、遥感数据、统计报表、GPS(全球定位系统)数据、其他形式的数据。
(2)数据处理: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建立空间模型和数据模型。空间模型是用点、线、面来表示地物的空间特征(如位置、形状)和属性特征(如种类、大小)。数据模型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将所要表示的内容转变成数据。
(3)数据库:地物空间特征和属性的各项组合,构成某一主题的图层,如地貌图层、土壤图层、土地利用图层等。关于某一研究区域的若干图层就组成GIS数据库。
(4)数据分析:按一定规划对研究的局部进行空间分析。数据库中各图层上有关的数据,都可供分析使用。
(5)信息输出:将系统处理、分析的结果,形成可供研究、规划和决策人员使用的产品,主要形式有地图、统计图表、数字、图像等。
3.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作为地理信息自动处理与分析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包括数据采集—分析—决策应用的全部过程,并能回答和解决以下五类问题:
(1)位置,即在某个地方有什么的问题。位置可表示为地方名、邮政编码、地理坐标等。
(2)条件,即符合某些条件的实体在哪里的问题。例如,在某个地区寻找面积不小于1000平方米的不被植被覆盖的,且地下条件适合于建大型建筑的区域。
(3)趋势,即某个地方发生的某个事件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4)模式,即某个地方存在的空间实体的分布模式问题。模式分析揭示了地理实体之间的空间关系。
(5)模拟,即某个地方如果具备某种条件会发生什么的问题。地理信息系统的模拟是基于模型的分析。
总之,由于地理信息系统是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其功能随人类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具有可扩充性及应用领域的日益广泛性。
(2011年高考天律文综卷)下图为2010年卫星拍摄的京津地区夜景照片,从中可以看到所示城区的( )
例
A.空间形态、道路格局
B.耗能状况、商业区分布
C.空间结构、经济水平
D.人口密度、功能区分布
【解析】 由图中可以看出京津地区的城市空间形态为集中紧凑型,道路格局均为环行路,而图中看不出耗能状况、经济水平、人口密度等。故答案为A。
【答案】 A
学以致用
GIS是用于空间分析的计算机系统,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将它用于课题研究。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四图,是同学们为家乡所作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方面的资料分析图,其中只适宜有GIS数据库软件制作的是( )
(2)同学们拟分析家乡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在GIS数据库中,须调用的专题图层有下列中的( )
①地形图层 ②土壤图层 ③气候图层 ④人口图层
⑤商业网点图层 ⑥农业图层 ⑦工业图层 ⑧城市图层
⑨交通图层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⑥⑦⑧⑨ D.⑤⑥⑦⑧
解析:第(1)题,GDP增长情况、进出口贸易示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是纯数字或表格、曲线图类的数据,不涉及三维空间,贫困人口分布是三维空间分布,只适宜用GIS数据库处理。第(2)题,分析家乡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在GIS数据库中,须调用的专题图层有地形图层(用于了解地形与人口分布的关系)、土壤图层(用于了解土壤与人口分布的关系)、气候图层(用于了解气候与人口分布的关系)和人口图层,而商业网点图层、农业图层、工业图层、城市图层、交通图层等属于人文地理范畴。
答案:(1)C (2)A
图表解读
1.教材图2-4-1 地理信息系统工作流程示意
从图中可以知道: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流程大致是信息源→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库→数据分析→信息输出→模拟结果与决策方案。
数据采集的来源为现有地图数据、遥感数据、统计报表、GPS(全球定位系统)数据、其他形式的数据。
教材深化透析
数据处理: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建立空间模型和数据模型。空间模型是用点、线、面来表示地物的空间特征(如位置、形状)和属性(种类、大小)。数据模型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将所要表示的内容转变成数据。
数据库:地物空间特征和属性的各项组合,构成某一主题的图层,如地貌图层、土壤图层、土地利用图层等。关于某一区域的若干图层就组成了GIS的数据库。
数据分析:按一定规则对研究的局部进行空间分析。数据库中各图层上有关的数据都可供分析所用。
信息显示与输出:将系统处理、分析的结果,形成可供研究、规划和决策人员使用的产品,最后输出的信息,主要形式有地图、文本、表格、图像、模拟结果及决策方案等。
2.教材图2-4-4 地理信息系统在商业活动中的应用示意
该图显示: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及网络技术相结合,为商业活动提供服务。具体包括:通过对市场布局、潜在客户及客户动态空间变化分析确定营销策略;通过对客户定位分布、经销商的分布及销售网点的分布分析来确定市场布局;通过对客户定位、最佳路径的选择、物流配送的分析,制订销售方案;通过空间定位、空间导航、网络GIS为商业提供信息服务。
活动点拨
教材P55活动提示
(1)设计本题的目的是拓展知识视野,培养网上查询、收集信息的基本技能,通过撰写短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养成终身学习、自主学习的习惯。
GIS可应用于任何涉及空间数据分析处理的领域,尤其是资源与环境的调查、规划和管理方面。目前GIS有16个主要的应用领域,如土地利用与自然资源管理、公共设施网络管理、财产注册、市场分析与商业布局、矿产调查与开发、区域开发政策等。以下是其中的几个方面:
①街道网络分析:GIS在网络分析中应用前景广阔,潜力很大。最典型的分析包括地址匹配,交通线路和规划,区位分析、地址选择,撤离规划。
②自然资源:资源的调查、分析是GIS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也是目前趋于成熟的方面。野生动植物保护、风景河流、休闲资源、洪泛平原、湿地、农田蓄水层、森林等管理;环境作用分析(EIA);视域分析;有毒或有害设施定址;地下水模拟和污染跟踪;野生动物栖息地分析、迁移路线规划。
③土地管理:分带、分区规划与评价;土地信息获取;环境作用描述;水质管理。
④设施管理:地下管道、缆道布设;电网负荷平衡;设施规划与维护;交通设施的能源利用。
(2)通过上网查询,了解本省、市或者本地的公众GIS管理系统(例如“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的主要功能和作用,并学会基本的操作方法,如放大、缩小、漫游、查询、距离量算等。
学业水平达标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