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优化方案 精品课件】鲁教版 地理 必修2 第三单元第三节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优化方案 精品课件】鲁教版 地理 必修2 第三单元第三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0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1-10-07 17:16: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第三节 旅游业与地理环境(选学)
课标领航
课程标准
旅游业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旅游业及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
2.通过学习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因素,理解地理环境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3.学会通过案例说明旅游业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旅游区环境保护的措施。
核心要点突破
基础知识梳理
教材深化透析
第三节 旅游业与地理环境(选学)
学业水平达标
一、旅游业
1.概念:旅游业是一种具有强烈文化性质的经济行业。主要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旅游资源以及各种旅游设施,为旅游者提供服务,并获得________收益,是一个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文化和科技、教育等内容在内的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综合性产业,现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础知识梳理
风景名胜
文物古迹
风土民情
经济
政治
经济
劳务
服务
地域性
季节性
综合性
2.特征:出售_______和提供______获得收入。
3.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师点拔
(1)旅游业的特点
特点 特点解读
地域性 不同地区,旅游活动的内容、旅游业的发展程度不同
季节性 受旅游资源季节变化以及人们闲暇时间的影响,旅游活动有淡季、旺季之分
综合性 旅游业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教育等内容在内的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综合性产业
(2)旅游活动的三个组成部分
范围 地位和作用
旅游者 指离开常住地到异国他乡旅行和访问的人,一般分海外游客和国内游客等基本类型 旅游活动的主体,没有旅游者就无法形成旅游活动
旅游
资源 能满足旅游者审美、娱乐、享受以及其他方面的需求,实现旅游目的的一切事物和现象 旅游活动的客体,是吸引旅游者的基础条件
旅游业 主要包括旅游交通、食宿、通信、购物、娱乐等方面的服务 旅游活动的媒介,是通过服务联系主体和客体的纽带
4.意义
(1)是许多国家和地区重要的经济来源:发展国际旅游可增加________收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国内旅游可刺激消费需求,加快货币流通。
(2)促进和繁荣旅游地的经济发展。
(3)利于旅游区__________。
(4)利于落后地区的_______开发。
(5)吸纳大量_____者,扩大就业机会。
(6)调整和优化_______结构,带动相关_________的发展。
外汇
吸引外资
市场
劳动
产业
产业
知识拓展
(1)旅游活动与旅游业的关系
旅游活动和旅游业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旅游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的物质文化生活,既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历史、地理等方面的活动,也包括体育、疗养、探险、宗教等方面的活动。旅游业是旅游的媒介,是为旅游提供服务的部门,主要包括旅游交通、住宿、饮食、通信、购物、摄影、录像等各个方面,不仅仅包括旅行社,还包括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的全过程提供服务的所有行业,是一个综合性的行业,如果一个地区旅游高度发展,也必将带动这些相关行业的发展。
(2)旅游业对经济的影响旅游产业
季节
收入
二、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地理因素
1.自然地理环境
不同环境形成不同景观,旅游的价值也不同;同一旅游区的旅游价值因________变化而有淡旺季的区别。
2.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距离
只有_______高的人才能产生旅游_______和具备外出旅游的条件;市场距离______、途中耗时_______也会制约旅游动机的产生。
动机
过远
过长
3.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
资源质量:是否有较高的_______价值或_________价值;资源的集群状况;地域组合状况:同一区域内各景观要有不同的景观特征。
4.旅游地交通的通达性:旅游地的______状况直接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
5.旅游地的接待能力及环境承载量
审美
历史文化
交通
治安
方法规律
三、旅游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合理发展旅游业,有利于促进______及______保护,弘扬民族______,更新人们的______观念,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2.旅游业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
环境
文物
文化
思想
(3)各种“建设性”破坏,造成了严重的“视觉污染”。
3.加强环境保护和文物保护工作
(1)对于自然景观,应在治理生活污水和垃圾等污染物的同时,加强___________、_________、保护景观生态系统等工作。
(2)对于古代建筑景观,在外观上要保持原貌、修复文物古迹应_____________,并慎重处理扩建、重建建筑物与原有文物古迹的关系,其风格、规模都应与旅游区环境协调。
封山育林
涵养水源
“修旧如旧”
方法规律
旅游业的发展与旅游环境问题
核心要点突破
旅游资源的开发
1.开发条件评价
地理环境对旅游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要协调旅游业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需要充分考虑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地理因素,特别是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评价。对一个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评价主要有五个方面:游览价值、市场距离、交通的通达性、地区接待能力和旅游环境承载量,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
项目 内容 开发条件评价
游览价值 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首先取决于资源质量(即自身审美价值或历史文化价值的高低),还与资源的集群状况、地域组合状况有关 资源质量高、集群状况好、地域组合好的旅游资源价值大,开发条件好;反之开发条件差
项目 内容 开发条件评价
市场距离 市场距离指旅游地与消费市场(一般为经济发达地区)的距离。经济距离指游客从出发地到目的地再返回出发地所用的时间和费用。经济距离越长,旅游需求越低;旅游者的经济收入越高,出游的经济距离越大 位于或者靠近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价值大;反之开发利用价值小
交通的通达性 交通的通达性通过影响经济距离和游客心理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 交通闭塞,进出不畅,开发条件差;反之开发条件好
项目 内容 开发条件评价
地区接待能力 旅游资源的开发既要考虑当地现有的接待能力,也要修建相应的配套服务设施 地区接待能力强,开发条件好;反之开发条件差
旅游环境承载量 指在一定时间的条件下,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旅游活动的容纳能力,可用容人量度量。容人量是指在满足游人游览心理要求的基础上,景区旅游单位面积内所容纳的游人数(单位:人/平方米),它反映用地、设施、投资规模以及景区的旅程、内容、景象和布局等 旅游活动的规模应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2.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与游览价值
价值 含义 制约因素 关系
游览价值 旅游资源本身的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的高低及其集群状况、地域组合状况 资源的质量(即审美价值或历史文化价值) 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是其经济价值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游览价值就不会有经济价值。但是,游览价值高的旅游资源并不意味着它的经济价值就高,因为旅游的开发利用价值还受到其他四个因素的制约
资源的集群状况
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经济价值 指的是旅游资源在旅游市场上能获得的经济收入 游览价值
市场距离
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
地区接待能力
旅游的环境承载量
(2011年高考课标全国文综卷)读下图,分析图示地区发展自驾车旅游的优势条件。
例1
【解析】 图示地区经济发达,有杭州、宁波、温州等大城市。城市居民收入高,有较强的旅游欲望,交通发达,有铁路、公路连接各大城市,缩短了旅游距离;图示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有双龙洞、六洞山等自然旅游资源,横店影视城、长乐村民居等人文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分布集中。
【答案】 距主要客源地(杭州、宁波、温州等城市)路程适中,有高速公路连接;客源地居民收入高,私家车拥有量多,出游率高;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地域组合好,分布集中。
学以致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2010年5月1日至10月1日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起到了促进我国,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材料2: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旅游城市分布图。
(1)世博会期间,国外观光游客将大批涌入长江三角洲地区。假如你是某旅行社的业务经理,请根据游客的需求,拟定三个不同类型、具有代表性的、体现中国文化特点的主题旅游活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地理位置、交通与客源市场等方面,分析苏州与宁波相比所具有的旅游优势。
(3)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最主要的消费市场是________(填“区域内”或“区域外”)。这说明旅游资源的________是有限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的类型、旅游条件评价等知识,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结合长三角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来回答。
答案:(1)古典园林观赏游 水乡古镇民俗游 普陀山佛教游(其他内容正确也可) (2)位于长三角中心,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靠近上海,客源地距离近;客源范围广。 (3)区域内 最优吸引半径
图表解读
教材图3-3-1 中国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1978~2005年)
国民收入状况是决定旅游人次、出游远近、消费水平高低的基本条件之一。发展中国家则因经济收入水平低,具备旅游条件的人数较少,因此利用发达国家发展国际旅游业的机会优先发展入境旅游业,以吸引更多的外汇收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从图中可以看出,1978~2005年,入境旅游人数大幅度上升,相应的旅游外汇收入也大幅度增长,说明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特别是入境旅游业迅速发展。
教材深化透析
活动点拨
1.教材P74问题索引
旅游者出游除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外,还受旅游者的空闲时间的影响。旅游地位置及交通通达度直接影响着旅游地的吸引范围。
2.教材P76活动提示
首先发展国际旅游业,接待入境旅游可以增加外汇收入。
其次,接待国际旅游可以弥补贸易逆差,平衡国际收支。
第三,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低,旅游市场狭小,国内旅游市场小。
3.教材P77~78活动提示
(1)北京新开发的旅游景点由于与原来的旅游景点在地域上相距不远,景观的集群状况较好,自然景观与原有的人文景观相互补充,故游览价值较高。
(2)雍和宫虽然历史文化价值很高,但是与故宫、颐和园等距离很近,特征又相似,所以游览价值大大降低。
4.教材P79活动提示
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有高度的环境责任心,自觉地保护旅游资源与旅游环境;充分地理解和尊重旅游地的社会文化、宗教信仰和民俗习惯;讲究文明礼貌;注意旅游安全。
学业水平达标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