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4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1.下列有关美国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农业生产多使用小型机械,以适应耕地少、地块小的特点
B.主要农作物有咖啡、可可、香蕉和天然橡胶等热带作物
C.农业现代化程度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都比较高
D.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不占重要地位
解析: A项是对日本农业现代化的叙述;美国热带面积小,热带经济作物产量少,需大量进口,故B项错;美国工农业并重,又由于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高,农业投入劳动力少,故D项错。
答案: C
2.关于商品粮基地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自然条件地区差异的影响,东北商品粮种植范围仅在南部地区
B.三江平原提供的商品粮比重在全国最大
C.东北商品粮基地生产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玉米、棉花
D.大豆、甜菜是东北最具特色的农产品,也是最主要的商品粮食作物
答案: B
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美国历史上曾有过破坏植被、滥用化肥、农药的时期
B.农业地区专门化生产,可发挥农业自然资源优势
C.美国的小麦都是春小麦,质量优良
D.美国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农业产值居世界首位
解析: 美国小麦种植区有冬小麦带和春小麦带两个区,其中冬小麦质量优于春小麦质量。
答案: C
下图为某国地形剖面图,回答4~5题。
4.③地的气候对当地农业的有利影响是( )
A.水热条件好,宜于发展种植业 B.水热条件好,宜于发展畜牧业
C.降水充沛,适合水稻生产 D.光热充足,宜发展亚热带水果
解析: ③地为密西西比河平原,地势平坦开阔,降水适量,光热条件优越,适合种植业发展。
答案: A
5.该国20世纪30年代曾爆发“黑风暴”灾害,其成因是( )
A.风速过大、空气寒冷造成 B.台风、(飓风)引起
C.过度垦荒和植被破坏 D.发展生态农业、节水农业引起
解析: 由于人为过度开垦大草原,破坏植被,冬春季节发生沙尘暴灾害,土壤受风蚀严重。
答案: C
读下图,回答6~7题。
6.C区域农作物播种时间大约在( )
A.三、四月 B.七、八月
C.十二、一月 D.九、十月
7.B地区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 )
A.小麦 B.水稻
C.棉花 D.玉米
解析: 由于中部和北部气候上的差异,中部生长期较长,北部生长期较短,所以中部种植冬小麦,北部种植春小麦。春小麦的播种时间宜在春季。
答案: 6.A 7.D
8.关于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和消费者的安全
B.是为了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C.大力开发生物资源,开垦草原、垦殖荒地
D.制定一系列保护耕地的法规,推广农业新技术
解析: 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依赖于科学的适宜的生产方式和技术,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
答案: C
9.读下图,回答问题。
(1)A主要属于______农业带,这里有大面积的______气候区。
(2)B区种植的作物主要是______和______,该区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其农业的新增产值中,60%以上是靠______的投入转化来的。
(4)美国农业带中的乳畜带,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地区,其发展生产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图中画出棉花带、小麦带、水果和灌溉农业带分布的大致范围。
(6)美国突破的“处方”农业有什么好处?
答案: (1)畜牧和灌溉 高山
(2)玉米 小麦 自然条件优越,地广人稀,农业科技发达
(3)科技
(4)五大湖和东北部 气候湿冷,土地较贫瘠,适合多汁牧草生长;接近城市消费区
(5)略
(6)杜绝了化肥、农药的滥用,保护环境,节省成本,食品卫生得到提高。
一、单项选择题
根据下图,回答1~2题。
1.下列四幅图中,与M地农业地域类型相同的是( )
2.与M区域农业发展的背景关系最小的因素是( )
A.工业化的发展 B.城市化的进程
C.世界经济全球化 D.国际局势多极化
解析: 第1题,M地为美国中部平原的商品谷物农业,A为我国东北地区,也是商品谷物农业。第2题,影响美国中部平原农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是社会经济因素。
答案: 1.A 2.D
读图,完成3~5题。
3.关于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区是我国油料作物的主要产区
B.②区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棉花、花生等
C.①、②两地区发展农业都具有的有利条件是雨热同期
D.①、②两地区均为我国的粮食主产区
4.关于图示地区发展农业生产面临的突出问题和解决措施,正确的是( )
a.①区土层薄,②区土地盐碱化严重
b.①区水资源不足,②区春旱严重
c.①区改良土壤的主要措施是施加适量的熟石灰
d.②区应加强水利建设,综合治理旱涝灾害
A.ac B.bd
C.ad D.bc
5.有关该地区生态环境或产业结构调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
B.②区水土流失严重
C.①区应退耕还林、还草,维护生态平衡
D.②区在纬度较低的区域应大力发展林业,提高森林覆盖率
解析: 第3题,①为黄土高原,②为华北平原,两区均为温带季风气候。第4题,影响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缺水严重。第5题,①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②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沙尘暴;①区应退耕还林、还草,维护生态平衡;②区在纬度较高的区域应大力发展林业,提高森林覆盖率。
答案: 3.C 4.B 5.C
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回答6~8题。
6.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围垦 D.过度养殖
解析: 对比地形结构图和农业用地结构图可以看出,该地种植业比重远远大于平原的比重,说明该地存在着严重的过度开垦现象。
答案: A
7.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解析: 一个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江南丘陵地区水热资源丰富,但水土流失严重,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可以扬长避短,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答案: D
8.关于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目的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消费者的安全
B.是为了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C.大力开发生物资源,开垦草原、垦殖荒地
D.制定一系列保护耕地的法规,推广农业新技术
答案: C
读图,完成9~11问题。
9.图示阴影地区的土壤是( )
①黑土 ②黑钙土 ③褐土 ④灰化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0.图示阴影地区都种植的农作物是( )
①小麦 ②玉米 ③甜菜 ④亚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图示阴影地区相似的自然条件是( )
①自然带类型 ②植被类型 ③气候类型 ④农业地域类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9.首先对两图所示区域进行空间定位判断,a图所示区域为我国东北松辽平原地区,b图所示区域为美国中部平原(密西西比河平原)地区。两个区域都是世界著名的黑土、黑钙土分布区。10.松辽平原的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大豆、甜菜、亚麻等。美国中部平原有著名的小麦区和玉米带。11.两地区的自然条件中,自然带与植被有相似之处,但气候类型不同:前者为温带季风气候,后者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答案: 9.A 10.A 11.A
12.下列有关影响美国农业生产的因素,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美国平原辽阔,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机械化耕作和大规模经营
B.美国本土气候温暖湿润,加之地形因素,农业基本不受自然灾害的影响
C.美国中部平原地广人稀,为商品谷物农业提供有利条件
D.发达的商品经济,先进的科技,便利的交通和国家优惠的政策都是美国农业发展的条件
解析: 美国本土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加之地形南北纵列,中部开阔的平原使冬季冷空气长驱南下,因此冬季极易产生暴雪、寒潮、霜冻等灾害天气;夏季暖湿气流可沿中部北上,造成大部分地区高温,同时飓风影响也可深入内陆。
答案: B
二、综合题
13.读安徽省和河南省地图,结合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安徽省是我国农业生产大省,2008年粮食产量突破600亿斤吨,是继河南省、山东省、江苏省、黑龙江省之外的又一个粮食总产超600亿斤的产粮大省,从自给不足到“中部粮仓”——安徽粮食30年增产300亿斤。
材料二 河南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肉类食品、速冻食品、方便面、饼干、调味品生产加工基地,拥有“双汇”“思念”“三全”等众多知名品牌,其速冻食品更占据了全国60%的市场。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不断升级和产品更新,河南已从“中国粮仓”变成了“国人厨房”。
(1)与河南相比,安徽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主要有哪些?
(2)分析河南省发展食品加工业的主要优势条件。
(3)根据材料概括河南由农业大省转变为农业强省的措施。
(4)安徽、河南两个农业主产省近年来受旱灾影响较大,试分析原因与对策。
答案: (1)纬度较低,水热条件好,农作物复种指数高;水稻播种面积大,单产较高。
(2)地处我国小麦主产区,原料充足;(京广、陇海)铁路干线连接南北、贯通东西,交通便利;劳动力资源丰富。
(3)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或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4)原因:全球气候异常,导致季风区降水变率增大,降水较常年偏少,加之人为破坏生态,地表涵养水源能力降低,干旱灾害加剧。对策:兴修水利;改善生态环境;科学调整种植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合理布局;大力推广高效节水农业。
14.读材料及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14年由于国际市场上小麦涨价,美国人疯狂地跑到大草原开垦土地,种植小麦,进行西部大开发。1930年后,由于连续几年的干旱,一场风暴卷走了大草原上亿万吨的表土,连大西洋沿岸的纽约市内也落下厚厚的一层尘土,这就是美国的“黑风暴”。怀俄明州和蒙大拿州的几十万农民破产,全美国150万人离开家园,到加利福尼亚州的难民达30万人。
材料二 2009~2010年的两年间,北京遭遇到8次较大的沙尘暴天气,沙尘暴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
根据材料一提供的情况,读甲图回答。
(1)美国20世纪30年代“黑风暴”发生在图中的______部分(字母代表)。
(2)甲图中B有两处,试说明两处农作物有何不同之处。
根据材料二提供的情况,读乙图回答。
(3)北京市遭沙尘暴侵袭的原因有哪些?
(4)美国“黑风暴”近些年再未出现,原因是什么?
(5)我国应从美国的这一事件中吸取哪些教训和经验?
解析: 沙尘暴是大风扬起沙尘,使空气混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 000米的恶劣天气。沙尘暴多发区主要位于沙漠、沙地和干燥的沙质地表,中亚、北美、中非及澳大利亚是世界四大沙尘暴区,中国西北及蒙古中西部地区是中亚沙尘暴区的一部分。沙尘暴天气的发生一般需三个条件:一是有丰富的沙尘源;二是有强风作用;三是大气层结构不稳定。即由于沙漠、沙地、干燥的沙质地表及无植被的裸露地表吸热快,其上的空气相对较冷,造成暖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把被大风刮起的沙尘吹到空中。沙尘暴的形成与干旱荒漠化地区的不合理开发有直接关系。
答案: (1)E
(2)北部是春小麦产区,南部是冬小麦产区。
(3)①春季气候干旱,亚洲高压仍强盛,北京等北方地区风力较大;②多年来植被破坏严重,乱砍滥伐森林、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致使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严重。
(4)美国接受了“黑风暴”的教训,退耕还牧、还林,西部地区主要发展畜牧业,国家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5)我国在西部大开发中,一定要把保护环境放在首位,加大对环境治理的投资,植树种草,治理沙漠,并通过立法保护环境,不能以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