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复习课练习(解析与试题未分开)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复习课练习(解析与试题未分开)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10-22 11:17: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章复习课
             
1  1969年,美国一个天文小组在宇宙星云中发现了甲醛(CH2O)。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B)
A. 甲醛属于无机化合物
B. 星际空间存在有机物
C. 甲醛是由碳和水组成的混合物
D. 食用被甲醛水溶液浸泡过的水产品对人体无害
2  下表中1、2、3各项之间能构成如图包含关系的是(D)
,(第2题))  
编号 选项   1 2 3
A 金属 水银 合金
B 单质 化合物 纯净物
C 溶液 乳浊液 悬浊液
D 水 氧化物 化合物
3  “暖宝宝”的发热原理可看作是铁粉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相互作用,生成氢氧化亚铁[Fe(OH)2],最终转化为氢氧化铁[Fe(OH)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A. 总反应为2Fe+3H2O===2Fe(OH)3
B. 使用“暖宝宝”的过程中存在放热反应
C. 上述含铁的物质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有3种
D. “暖宝宝”在使用前必须密封保存
4  (杭州模拟)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D)
A. 除去N2中的少量O2,可以通过灼热的CuO粉末,收集气体
B. 除去CaO中的少量CaCO3,可以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
C. 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可以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
D. 除去Cu(NO3)2溶液中的少量AgNO3,可以加入足量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5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能一步达成的是(A)
①CuO→CuSO4→Cu ②CaO→Ca(OH)2→Ca(NO3)2 ③Fe→Fe2O3→Fe2(SO4)3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第6题)
6  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 取a点溶液,滴加稀盐酸,无白色沉淀
B. c点溶液中溶质为Zn(NO3)2
C. 若取b~c段固体,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D. 取d点的固体有2种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Zn>Cu>Ag,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与两种溶质依次发生反应:
Zn+2AgNO3===Zn(NO3)2+2Ag
65      216
所以析出银的过程是溶液质量减少的过程。
Zn+Cu(NO3)2===Zn(NO3)2+Cu
65     64
所以析出铜的过程是溶液质量增加的过程。
在a点时,硝酸银没有全部参加反应,溶液中含有硝酸银,滴加稀盐酸,会生成白色沉淀,故A错误;c点时硝酸铜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只有硝酸锌,故B正确;b~c段是硝酸银全部参加反应完后锌和硝酸铜反应的过程,生成的固体为银和铜,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故C错误;d点时锌过量,因此固体为银、铜、锌3种,故D错误。
7  目前我国的管道燃气有三种, 即“管道煤气”“管道液化石油气”“管道天然气”。管道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 它具毒性, 这属于__化学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为了让人们在煤气泄漏时能及时发现,所以添加了少量硫化氢;管道天然气是西气东输工程中从新疆输送过来的天然气,写出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为了防止它泄漏造成危险,家中往往装一个报警器。当报警器接触一定量的气体,就会发出警报,报警器应该装在室内上方,理由是__甲烷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__。
8  如图所示为某同学设计的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微型实验装置,微型滴管内装稀硫酸。
(第8题)
(1)实验时应先挤压微型滴管,还是先点燃微型酒精灯?__先挤压微型滴管__。
(2)写出CuO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__CuO+H2Cu+H2O__。
 (1)微型滴管内装有稀硫酸,挤压滴管,稀硫酸与锌反应生成氢气,加热氢气与空气的混合物容易引起爆炸,因此需要先挤压微型滴管,使稀硫酸与锌反应产生的氢气排出装置中的空气,再点燃微型酒精灯。
9  (嘉兴中考)科学探究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思维。某兴趣小组进行了金属燃烧实验:
实验 1 2 3
步骤 将一片铝箔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 将另一片相同铝箔伸入到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引燃 将一段镁条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
现象 铝箔不燃烧,熔化后也不滴下,外面立即形成一层薄膜 铝箔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进行实验1、2的目的是为研究铝和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是否与氧气的__浓度(或纯度、含量)__有关。
(2)某同学分析实验2、3后就得出了如下结论:不同金属的活动性是不同的。其他同学认为这个结论不可靠,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__只用镁、铝金属做实验,选择的金属样本种类太少(或实验中存在氧气浓度和金属种类两个变量没有控制)__。
(3)小组同学认为镁和铝的活动性可以通过与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来比较,你认为还可以通过__镁、铝与酸反应产生气泡的快慢(或镁是否与可溶性铝盐反应等)__的实验来比较。
(4)在实验1中,有同学用细针去刺破液态铝外面的薄膜,观察到里面的液态铝依然没有流出来。实验后,同学们查阅资料获知该薄膜是氧化铝,其熔点明显高于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由此推断,刺破薄膜后液态铝会迅速和__氧气__反应又会形成致密的氧化膜,所以液态铝不会流出来。
 (1)实验1、2是铝箔在空气中与氧气中反应时的不同现象,说明反应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或纯度、含量)有关。(2)实验2、3分别是铝箔和镁条在氧气与空气中燃烧的反应,只用镁、铝金属做实验,选择的金属样本种类太少且实验中存在氧气浓度和金属种类两个变量没有控制,无法说明不同金属的活动性是不同的。(3)镁和铝的活动性可以通过与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来比较,也可以通过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泡的快慢来比较,还可以用镁是否与可溶性铝盐反应来判断。(4)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会形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阻止了膜内的液态铝流出。
(第10题)
10 为了比较甲、乙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和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小吴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他取两种金属(表面积相同)各m克,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相同质量和质量分数)进行反应,在相同条件下测定不同时间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反应时间/秒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毫升 甲金属 25 60 95 130 160 170 170
乙金属 30 75 120 150 150 150 150
(1)由实验结果可知:金属活动性较强的是__乙__。
(2)为了使得到的实验数据准确,小吴开始收集气体的时间点应该是__A__(填字母)。
A. 导管口一有气泡冒出时
B. 冒出气泡连续且均匀时
C. 检验产生的气体纯净时
(3)根据已有实验数据,要比较甲、乙两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还需知道__B__(填字母)。
A. 参加反应的硫酸质量
B. 生成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
 (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相同时间内金属乙产生的气体比甲多,因此乙的活动性比甲强。(2)因为要测定金属产生氢气的快慢,因此应该是收集金属反应产生的所有气体,因为反应生成的气体最终仍有部分滞留在反应装置中,因此可以不考虑装置中空气的影响,故在导管口一有气泡冒出时就要收集。(3)已知金属的质量、产生氢气的质量,要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还缺少金属的化合价来书写化学方程式。
11 (杭州模拟)现有含杂质的氧化铁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为了测定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某同学称取该样品10克,并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得到如下两组数据:
(第11题)
反应前 氧化铁完全反应后
A组 玻璃管和氧化铁样品的质量43.7克 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质量41.3克
B组 烧杯和澄清石灰水的质量180克 烧杯和烧杯中物质的质量186.2克
(1)你认为:应当选择__A__的实验数据来计算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计算的结果为__80%__。
(2)这位同学所用实验装置的不足之处是__缺少尾气处理装置__。
 (1)应该用A组数据计算,不用B组数据,是因为不知氢氧化钙溶液是否足量,即无法确定反应过程中生成的二氧化碳是否被石灰水完全吸收,也就不知道二氧化碳的质量,此外石灰水还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所以无法计算。反应前后固体物质质量减少43.7克-41.3克=2.4克,根据反应的原理可知,减少的质量为参加反应的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据此计算。
设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 Fe2O3的质量为x。
3CO+Fe2O32Fe+3CO2 固体减少的质量Δm
160   112    160-112=48
x     2.4克
= x=8克
所以样品中Fe2O3的质量分数=×100%=80%。
(2)由于CO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否则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故需要尾气处理装置,而该实验没有。
12 (衢州中考)整理实验器材时,小柯将还在反应的锌和稀硫酸的残留物,倒入盛有少量硫酸铜溶液的废液缸中,观察到锌粒表面产生气泡的速率大大加快。对此,他十分好奇:与硫酸铜溶液混合怎么会加快锌和稀硫酸的反应速率呢?
查阅资料:①相互接触的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同时放入酸中,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会大大加快;②硫酸铜对锌和稀硫酸反应没有催化作用。
小柯根据下表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现象。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A B C D
金属 锌片 绑有铜片的锌片 铁片 绑有铜片的铁片
30%硫酸溶液/毫升 20 ? 20 20
产生气泡快慢 快 明显加快 慢 明显加快
(1)第一组实验中“?”处的数据应为__20__。
(2)为了定量比较产生气体的快慢,可以测量收集相同体积的氢气所需的时间或测量__相同时间内收集的气体体积__,然后进行比较。
(3)请推测与废液缸中少量硫酸铜溶液混合后,锌粒与稀硫酸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硫酸铜与锌发生置换反应产生的铜附着在锌粒表面,加快了锌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
 (1)在进行对比实验时,相同条件可以多个,但不同条件只有一个,该对比实验中的不同条件是锌片和绑有铜片的锌片,其他条件应相同,所以稀硫酸的量应是相同的。(2)定量比较产生气体的快慢,可以测量收集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的时间或测量相同时间内收集的气体体积,然后进行比较。(3)由资料可知,相互接触的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同时放入酸中,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会大大加快。本实验中,与废液缸中少量硫酸铜溶液混合后,硫酸铜与锌发生置换反应产生的铜附着在锌粒表面,加快了锌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