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的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阿尔修勒博士的研究发现,色彩对于儿童来说有其固定的意义。例如:喜欢红色的孩子,他的性格往往较为刚烈、调皮而感情丰富……色彩在儿童的心理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重视课堂中的色彩知识教学,关注色彩在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影响。
本课与第七课《黄色和蓝色的画》有着紧密的联系,都是以练习生活实际,学习、认识和了解三原色为主的课程。本课旨在让学生认识和了解三原色中红色及其邻近色,并学习用这些色彩进行表现。
本课教学使学生从低年级盲目、随意地涂抹颜色,转变为有意识地了解色彩、运用色彩,培养学生的色彩美感,让学生了解到,红色代表着吉祥、喜气、热烈、奔放和激情。通过欣赏、分析和小练习等体验式的认知活动,使学生体会到红色特有的魅力,并能够快乐地运用所学技法,大胆尝试表现一幅以红色为主色调的画,激发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能力及表现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识:认识三原色,感受和认识红色特有的美感。
技能:能以红色为主色调画一幅画,表达自己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利用美术教学的直观性,为学生创设中国节日颜色情境,练习学生生活实际,引领学生走入“红色的画”,感受、体验三原色中的红色。
通过展示自然界中红色的实物和图片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合适其视觉感受和心理特点的空间。
引导学生欣赏、观察、分析和表现,启发学生感知红色带给人喜庆、欢快的美感。激发学生学习色彩表现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共同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色彩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画色彩画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表现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三原色,感知红色特有的美感及其在画面上的运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用红色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发散思维。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范画、绘画工具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用水粉画画。你们知道吗?在水粉色中有三种神奇的颜色,它们是无法调和出来的。他们就是被称为三原色的红、黄、蓝。(课件展示)
提问:通过观察课件上老师给你们展示的三原色,你们能告诉老师,是不是所有的红、黄、蓝都是三原色吗?
(原色是最鲜艳最纯净的颜色,所以呢,并不是所有的红、黄、蓝都是三原色。而红、黄、蓝具体指的是大红、柠檬黄和湖蓝)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原色中的红色!(板书:红色的画)
新授新课
感受红色。
欣赏过春节的MV及图片,请学生边看边思考:
过年给你什么感受?
b、过年的时候什么色彩见得最多?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小结:红色给人一种喜庆、吉祥、快乐。在中国庆祝节日和重大喜事上都会选择喜庆热烈的红色。
继续欣赏图片,谈感受。
红色的果实。b、自然界中的阳光、秋天的树林等。
(学生谈感受,板书:红色——喜庆、成熟、温暖)
小组看书、讨论。
你喜欢哪幅作品?上面画了什么?(学生欣赏并回答)
学生思考课件中展示的红色都一样吗?红色的画是否是一种红?
小组汇报,教师总结:
表现内容:生活中常见的红色物品。
色彩:以红色调为主,其他颜色要非常的少。
教师示范。
采用生活中常见的花朵或者果实表现画面(可以用油画棒勾轮廓)
用笔尖吸一点水,与红色混合成浆糊状,沿轮廓勾边后,一笔一笔平涂在画面中。
用红色调出不同红色的方法:
调出深一点的红,可以加一点深蓝或深绿等深色在红色中调和出暗红。(要注意调完深色之后要把笔清洗干净,再用抹布或纸擦干)
调处浅一点的红,可以加白色,红色会渐渐变成粉色,加柠檬黄会变成橘红等。
红色加入不同的水量,颜色会变得透明。
红色为主色调,可以有少量的其它颜色。
欣赏学生作品。
艺术实践
作业要求:a、红色是否为主。b、涂色是否均匀。C、画面的内容是否清晰等。
注意绘画过程中用笔和卫生的要求。
学生实践,教师指导。
作品评价
根据作业要求自我评价。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鼓励性评价。
课外拓展
今天我们认识了三原色中的红色,下面我们再来看几幅黄色和蓝色的画。
如果你感兴趣,在课下业余时间可以继续画一画红色的画。
板书设计:
红色的画
红色(大红) 红色: 喜庆
三原色 黄色(柠檬黄) 成熟
蓝色(湖蓝) 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