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月球表面周围没有空气,它对物体的引力仅为地球上的1/6,月球表面没有磁场,根据这些特征,在月球上,图中的四种情况能够做到的是( D )
解析:既然月球表面没有磁场,那么在月球上就不能用指南针定向,所以A错误;月球表面周围没有空气,所以无法使用电风扇吹风,而声音也无法传播,所以B、C均不对,只有选项D正确.
2.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铁球,将弹簧测力计自左向右逐渐移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C )
A.不变
B.逐渐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解析:磁体上磁极的磁性最强,对铁球的吸引力最大,所以铁球自左向右逐渐移动时,所受磁体的引力先减小后增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随之先减小后增大.
3.如图①、②、③、④四幅图中,四个相同的磁体都处于平衡状态,且弹簧处于伸长状态,则( D )
A.对地面压力最大的是④
B.对地面压力最大的是①
C.对地面压力最大的是①、③、④
D.对地面压力最大的是③、④
解析:对①、②图中两磁铁分别为研究对象,由弹簧处于伸长状态,所以地面对磁铁的作用力:①图中小于地面上磁体的重力,②图中地面对磁铁的作用力小于两个磁铁的重力;对③、④图中的两个磁铁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地面对磁铁的作用力等于两磁铁的重力.所以选项D正确.
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回形针系在细线下端被磁铁吸引保持静止,此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回形针静止时受到的磁铁对它的磁力大小为mgtanθ
B.回形针静止时受到的细线的拉力大小为mgcosθ
C.现用点燃的火柴对回形针加热,过一会发现回形针不被磁铁吸引了,原因是回形针加热后,分子电流排列无序了
D.现用点燃的火柴对回形针加热,过一会发现回形针不被磁铁吸引了,原因是回形针加热后,分子电流消失了
解析:回形针静止时受到的磁铁对它的磁力大小和方向都不确定,拉力大小也不能确定,故A、B错误;对回形针加热,回形针磁性消失是因为分子电流排列无序了,所以选项C正确,D错误.
5.如图所示,两根垂直纸面平行放置的直导线a和b,通有等值电流.在纸面上距a、b等远处有一点P,若P点合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水平向左,则导线a、b中的电流方向是( A )
A.a中向纸里,b中向纸外 B.a中向纸外,b中向纸里
C.a、b中均向纸外 D.a、b中均向纸里
解析:因为通电直导线周围磁场的磁感线是一簇以导线上各点为圆心的同心圆,所以直导线a中电流在P处激发的磁场方向垂直于a、P连线,直导线b中电流在P处激发的磁场方向垂直于b、P连线.又因为P点合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水平向左,所以由矢量合成法则可知,a中电流在P处激发的磁场方向垂直aP向下,b中电流在P处激发的磁场方向垂直bP向上,再根据安培定则很容易判断a、b中的电流方向,a中向纸里,b中向纸外,故选A.
6.如图所示,三条长直导线都通有垂直于纸面向外的电流,且I1=I2=I3,则距三导线等距的A点的磁场方向为( B )
A.向上 B.向右
C.向左 D.向下
解析:I2与I3在A点产生的合磁场为0,A处磁场方向与I1在该处产生磁场相同,故答案为B.
二、多项选择题
7.下图表示磁场的磁感线,依图分析磁场中a点的磁感应强度比b点的磁感应强度大的是( AC )
解析:磁感线的疏密可表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8.如图所示,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上方有一根长直导线,开始时二者在纸面内平行放置.当导线中通以如图所示电流I时,发现小磁针的N极向里,S极向外,停留在与纸面垂直的位置上.这一现象说明( AB )
A.小磁针感知到了电流的磁场
B.小磁针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C.小磁针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D.若把小磁针移走,该处就没有磁场了
解析:小磁针可以检验磁场的存在,当导线中通入电流时,在导线的周围就产生了磁场.在小磁针位置处的磁场方向为N极的受力方向,即垂直纸面向里,故A、B正确,C错误;电流的磁场是客观存在的特殊物质,不会随小磁针的移走而消失,只要导线中有电流存在,磁场就会存在,故D不正确.
9.在隧道工程以及矿山爆破作业中,部分未爆炸的炸药若残留在爆破孔内,则很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为此科学家制造了一种磁性炸药,即在炸药中掺入了10%的磁性材料——钡铁氧体,然后放入磁化机磁化.磁性炸药一旦爆炸,即可安全消磁,而遇到不爆炸的情况可使用磁性探测器测出未爆炸的炸药,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已知掺入的钡铁氧体的消磁温度约为400 ℃,炸药的爆炸温度为2 240~3 100 ℃,一般炸药引爆温度最高为140 ℃左右.以上材料表明( AD )
A.磁性材料在低温下容易被磁化
B.磁性材料在高温下容易被磁化
C.磁性材料在低温下容易被消磁
D.磁性材料在高温下容易被消磁
10.明永乐三年(1405年)的一天,江苏太仓城外刘家港的港湾里,一支庞大的船队正准备起锚远航,“宝舟体势巍然,巨无匹敌,棚帆锚舵,非二三百人莫能举动.”整个船队有官兵、水手、工匠、医生、翻译等两万多人……以上是对郑和统帅船队将要“下西洋”时的描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D )
A.我国是最早在航海上使用指南针的国家
B.郑和下西洋的宝船上装着罗盘,导航时兼用罗盘和观星,二者互相补充、互相修正
C.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是世界上第一个观测到磁偏角的人
D.中国的沈括观测到磁偏角比哥伦布早约四百年
解析: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对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宋代学者沈括最早准确记录了磁针所指的南北方向不是地理上的正南正北的现象,意即发现了地磁偏角.西方直到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航行美洲时才发现了地磁偏角,比沈括的发现晚了约四百年,所以选项A、B、D正确.
三、非选择题
11.两个完全相同的条形磁铁,放在平板AB上,磁铁的N、S极如图所示,开始时平板及磁铁皆处于水平位置,且静止不动.
a.现将AB突然竖直向上平移(平板与磁铁之间始终接触),并使之停在A″B″处,结果发现两个条形磁铁吸在了一起.
b.如果将AB从原来位置突然竖直向下平移,并使之停在位置A′B′处,结果发现两条形磁铁也吸在了一起,请回答下列问题:
(1)开始时两磁铁静止不动,磁铁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吸引力;右侧的磁铁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向右.
(2)在a过程中磁铁开始滑动时,平板正在向上加速还是减速呢?答:减速.
(3)在b过程中磁铁开始滑动时,平板正在向下加速还是减速呢?答:加速.
解析:本题是一道综合性题目,主要考查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受力分析、牛顿第二定律.磁铁静止时,二者间的相互吸引力与静摩擦力大小相等,对右侧的磁铁来说,吸引力向左静摩擦力向右.当平板向上运动而磁铁吸在一起时,说明摩擦力减小,磁铁所受支持力减小,磁铁应处于失重状态,所以平板应向上减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下.当平板向下运动而两磁铁吸在一起时,磁铁应处于失重状态,所以加速度仍向下,故是向下加速运动.
12.如果你看过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围棋讲座就会发现,棋子在竖直放置的棋盘上可以移动,但不会掉下来.原来,棋盘和棋子都是由磁性材料制成的.棋子不会掉落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受到棋盘对它向上的摩擦力
解析:
棋子受力如图所示,磁性棋子受到棋盘的吸引力而对棋盘产生压力,棋盘对棋子有向外的弹力.重力使得棋子有向下滑动的趋势,因此棋子受到棋盘向上的静摩擦力,此力和重力平衡,使得棋子不会掉下来.由于空气浮力远小于重力,故可以忽略不计.
13.已知山东地面处的地磁场水平分量约为3×10-5 T,某校物理兴趣小组做估测磁体附近磁感应强度的实验.他们将一小罗盘磁针放在一个水平放置的螺线管的轴线上,如图所示.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y轴正方向,当接通电源后,发现小磁针N极指向与y轴正方向成60°角的方向.请在图上标明螺线管导线的绕向,并求出该通电螺线管在小磁针处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答案:5×10-5 T
解析:接通电源后,小磁针N极指向是地磁场和螺线管的磁场的叠加磁场的方向,由此可判定螺线管的磁场在小磁针处方向水平向右,由安培定则判定螺线管导线绕向如图甲所示.
由题意知地磁场水平分量By=3×10-5 T,设通电螺线管产生的磁场为Bx.由图乙知=tan60°得
Bx=3×10-5× T≈5×10-5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