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太阳》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我心中的太阳》是岭南美术出版社发行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课,教学领域定位“造型.表现”课型,本单元共四课,均以“自然”为媒介,以学生熟悉和客观存在的自然事物进行联想,探究学习。教材四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分别以欣赏、评述为主的“走进大自然”、造型、表现兼设计、应用并存的认识和运用点线色、造型,表现为主的用泥巴制作以及设计.应用为主的用五彩纸制作。教材旨在让一年级的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初步认识了美术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的美术知识。本课也为本单元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太阳这一熟悉的事物学生在成长中并不陌生,在一些童谣、诗歌中也感受到他人对太阳的描述,但是学生自身的思维里对太阳的特点、意义认识还是有所局限,所以在涂鸦期绘画太阳,会产生一定的思维定势。这对本课教学内容有一定负迁移作用,主要表现如“创作中,太阳只是陪衬”这一思维定势。而在本课中,太阳成为了“主人”,学生需要通过学习激发新的想象力,并在奇思妙想中,并学习用点、线、色表达心中美好的世界,陶冶美的情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用点、线、色和不同材质创作有特色的太阳。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风格各异的太阳增强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和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用点、线、色创作出有特色的太阳。
难点:发挥想象力,运用多种材料表现独特的太阳形象。
【教学策略和设计理念】
1、情境教学策略
通过律动、互动游戏创设情境,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激发探究学习的兴趣。
2、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探讨以用其他形态为主题装饰太阳的方法,自主发现学习,增强合作能力,同时直观接触作品感受作品的魅力,激发创作热情。
3、思维散发策略
尝试感受多种太阳的创作方法,激发学生对不同的造型方法和制作方法的尝试和探索。
【教学用具】
教具:PPT、太阳造型的示范作品
学具:画纸、剪刀、双面胶、轻粘土、各种综合材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课堂
导入
走近
太阳
1、歌曲律动《种太阳》。师:同学们,现在已经第六节课了,同学们都有点累了吧?老师和你们跟着歌曲运动一下,补充能量,好不好?(好)歌曲《种太阳》
2、师:哪个聪明孩子说说,这首歌曲是讲什么?(小朋友有个愿望,种出很多太阳,送到有需要的地方去)
3、师:同学们心中的太阳会是怎样的呢?你们想把这太阳送给哪些有需要的人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心中的太阳》,出示课题
跟老师做律动,放松身心,进入情境。
说一说歌曲讲了什么。
走进主题。
以熟悉的歌曲做律动导入,引起学生的课堂兴趣。让学生走近太阳,对太阳的科学知识有初步的认识。
二
课堂
发展
感受
太阳
(一)高空中的太阳
1、航拍的太阳:
师:(同学们天天都看到高高挂在天空的太阳,你们想看看宇航员拍摄的太阳吗?(出示太阳图片)太阳是一颗发光、发热的恒星,是一个怎样的形状?(球体),光芒从中心向四周放射。
2、感受到的太阳:
师:同学们,万物生长靠太阳!它对我们的生命多么重要。你知道太阳给了我们哪些帮助吗?(帮助动物植物生长;给我们热量;给我们光明;为我们消毒杀菌……)
点评:是啊,生命不能没有阳光!
师:太阳那么美好,人们对太阳充满感恩和向往。因此许多画家也喜欢运用艺术来表现太阳,请翻开课本38页,我们去瞧一瞧。我们首先来欣赏一下书本上艺术家创作的太阳作品(出示图片)
感受、探究:
欣赏太阳的照片,感受太阳的伟大。
2、唤起日常对太阳的印象,初步感受太阳的特点。
本环节通过“现实中的太阳——画家笔下的太阳——小朋友想象中的太阳”三个层次认识太阳,形成从观察——想象——创作的思维过程,激发个性化绘制太阳的情感动机。在欣赏艺术家作品过程中,初步感知点线色创作作品,不同色彩表现的情感不同。
艺术家眼里的太阳
师:这两个太阳跟你所见过的太阳有什么不同?你发现了什么?(从外形、图案、色彩分析)
师:除了圆形的太阳,艺术家从多个角度思考,创作了千奇百怪的太阳。(出示图片)(从外形分析)
师:今天老师要向艺术家学习,创作一个特别的太阳。(老师实物投影示范)先把太阳主体部分画出来,老师是画了什么(眼睛)?对,用眼睛做太阳的主体,再用各种点线画出向四周放射的光芒。你们也来向艺术家学习,把图片上物品用点线添画成太阳,可以吗?
师:下面我们玩一个接龙添画游戏,每个小组再分成两个小组,把图片接龙下去添画。你们先分小组讨论怎样画,每个同学负责画什么。老师说开始后,和其他不用画的同学一起数三十下,第一位同学就要停笔,传给下位同学。明白方法了吗?(播放音乐)
师:你们想把太阳送给谁呢?(请个别小组组长讲)
欣赏艺术家创作的太阳作品,感受不同。试着发现外形、图案、色彩的特点。
观看老师的示范。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步骤来创作:
主体——周围
3、认识用点、线、色去创作作品,表达自己的想法。
4、合作游戏
尝试用不同形态的物品添画表现不同的太阳。通过游戏让学生打破对传统太阳形象的思维定势,发挥学生的创作力。突破重难点。
(三)小朋友心中的太阳
师:同学们小组合作创作出那么多太阳,那我们现在来欣赏一下其他小朋友创作的太阳好吗?(打开课件)
师:这些作品小朋友都把太阳画成什么了?(人)(出示课件)
师:这些太阳都是画出来的,那我们可不可以用一些其他的材料创作出特别的太阳,下面看看老师做的作品,是用什么做?一幅用粘土,一幅用综合材料。我们先把底板的双面胶撕掉,用粘土或综合材料做太阳的主体部分,再做出向四周放射的光芒。
3、欣赏、观看身边小朋友的作品,多角度学习,触发灵感,发散想象
创作
实践
绘制
太阳
师:同学们,你们心中的太阳是怎样的呢?想把它创作出来送给谁呢?我们可以用绘画的方法或利用其他材料,发挥想象力表现你心中的太阳。
老师给些小提示,然后小组同学也互相帮助,一起想一想:
1、你心中的太阳是怎样的?
2、你计划用哪种材料来创作你心中的太阳?(绘画或材料制作)
3、绘制完想一想,用心再修改。
2、用绘画或各种材料设计和绘制太阳
明晰创作方法, 制作步骤,为作业做准备。有主题的创作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和兴趣。
评价
发展
交流
提升
师:你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引导学生从点线色去分析)
师:采访小画家,你为什么会画出这样的太阳,想送给谁的呢?
师:我们的同学都很有爱心,心中充满阳光,为那么多有需要的人送上了各种各样的太阳。通过这节课,同学们都学会关爱他人,学会传播阳光和能量!
汇报交流自己创作的作品。相互学习,分享,表达,评价。
介绍画作:为什么绘制这样的太阳?说说想把太阳送给谁
创设情景让学生进行展示和自评、他评,学会欣赏,增添自信,同时加强美术鉴赏的评述能力,积淀美术学科素养。
课后
延伸
热爱
太阳
师:(同学们今天画了那么多太阳)同学们,太阳在你们的眼里是那样的多姿多彩,那你们有没有听过有关“太阳”的歌谣或故事呢?同学们课后找一找,下节课我们开展一个“太阳”故事大会,为你的作品添加有趣的故事,我们一起期待下节课的精彩分享!
1、感受同学们对太阳多姿多彩的认识,收集更多资料。
让孩子进一步了解太阳,增长知识。延续热爱太阳、传递关爱的情感,激发创作热情和更广泛深刻的个性思考,为往后的创作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