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台上的指示

文档属性

名称 手术台上的指示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3-14 11:5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手术台上的指示》教学设计之一
日晖新村小学 张黎敏
教材分析:
1975年,总理的病情急剧恶化。本文记叙的是手术后的周总理念念不忘云南锡矿工人,指示医务人员去矿区为矿工防治矽肺的故事。课文通过总理和李大夫的对话展开,总理的语言和神态描写表现了总理热爱人民的伟大胸怀和无私精神,李大夫的表现间接突出了总理的品格。
学情简介:
这篇课文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基本都能通过预习读懂:躺在病床上的周总理想到的不是自己的病情,而是战斗在第一线的锡矿工人。但是学生对周总理这个人物的了解还是比较缺乏的。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6个。注意“肺“的右半部分是竖,读准“千里迢迢”,借助地图理解词意。
2、抓住描写总理的语句,体会他一心为人民的崇高品德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用上描写周总理神态、动作的词语,复述课文
教学设计:
根据教学目标我制定了以下五个教学板块
一、从“指示”入手,揭示课题
1、出示“指示”一词,让学生借助字典说说什么是“指示”
2、一般指示都是在哪里发出来的?
   3、出示课题
     说明:“指示“的意思是上级为指导下级工作,发出的口头或书面建议。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所想到的发出指示的地点可能会是办公室或是施工现场,而课题却是“手术台上的指示”。通过两者的对比,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整体感知课文
    自由读文,说说周恩来总理在手术台上发出了什么指示?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发出这个指示的?
    说明:本文情节比较简单,学生能通过预习自己读懂内容。但是三年级学生概括能力还比较差,教师要引导他们整体、简要、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抓住描写总理的语句,体会他一心为人民的崇高品德
   1、默读课文,划出描写总理怎么说的句子。
   2、出示三句句子并联系上下文讨论,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
     手术以后,周总理躺在手术台上,慢慢地睁开眼睛,发出微弱的声音:“请把李大夫请来。”
     周总理轻轻地喘了一口气,吃力地动着嘴唇:“云南锡矿工人……矽肺的情况……你知道吗?”
     周总理躺在手术台上,慢慢地睁开眼睛,吃力地动着嘴唇:“你们要去解决……解决这个问题……现在就去!”周总理说得很慢、很轻,但很坚决。
   3、抓住周总理神态、动作,联系上下文品读句子。
    1)体会总理病重
    2)抓住“千里迢迢”,先指导读准字音;再出示地图体会北京和云南之间路途遥远;病重的总理身在北京,心系云南,从而体会他无私、崇高的品格。
   4、指导读好句子
     说明:故事内容较为简单,但是教学要求是要让学生用上描写周总理神态、动作的词语,把这个故事有声有色地讲给别人听。那就必须指导学生关注主人公的具体表现。文中对总理的描写主要是通过语言展开的,教学时无需过多的讲解,指导学生借助周总理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读出语气,通过学生的反复朗读,老师的引读,体会总理热爱人民的伟大胸怀和无私精神。
     这里还可以适当补充一些总理病重的资料。
     学生讨论交流时要适时板书描写总理神态的词句,以便复述课文和积累词句。
  四、复述课文。
    借助周总理神态、动作的词语,复述课文
    说明:在前面反复读句的基础上,借助板书进行复述,应该是水到渠成。
五、课外拓展:
周总理深受人民爱戴,大家可以在课后找找有关资料,对我们敬爱的总理做进一步的了解。
说明: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人们对周总理的爱戴,更好的体会周总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品格。就有必要让学生更贴近人物,对人物的生平有一定的认识。课后可以布置学生们搜集有关总理的资料(图片、故事、生平、名言等)。当这些资料汇到一处时,这些多个角度的不同信息,让学生们更完整地认识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伟大人物的形象。
《手术台上的指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执教:姚剑春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带动字词学习,了解周总理在手术台上念念不忘边区广大矿工健康的小故事。
   2、通过朗读体会人物的品质,通过对标点的理解加深这种情感体验,深切感受周总理生前对人民无比热爱的高尚情怀,激发学生对周总理的敬爱和缅怀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品析人物品质,感受周总理生前对人民无比热爱的高尚情怀,激发学生对周总理的敬爱和缅怀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以多媒体《十里长街送总理》引入课文:
    2、人们为什么如此爱戴他,那还得从他生前的一桩桩小事说起,今天我们就学习其中的一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
    1、注意这些生字词语在课文中的读音:(出示生字词语)
    2、多媒体填空:课文讲的是____________(谁)在______________(哪里)发出__________________(什么)指示。
      (检查交流)
  三、精读课文
    周总理长年担负着处理党和国家日常事务的繁重任务,往往一天要工作20甚至20多个小时,身体超负荷工作,1972年查出患有严重疾病,直到1975年不能再拖了才进行手术。手术后身体十分——(虚弱)
   1、请你读读课文,用“——”划出说明总理当时身体虚弱的句子,想一想怎么读?
     ● 品析句子(出示多媒体)
     ● 手术以后,周总理躺在手术台上,慢慢地睁开眼睛,发出微弱的声音:“请把李大夫请来。”
     ● 周总理轻轻地喘了口气,吃力地动着嘴唇:“云南锡矿工人……矽肺的情况……你知道吗?”
     ● “你们要去解决……解决这个问题……现在就去!”
     ● 周总理说得很慢、很轻、但很坚决。
       一读,体会“虚弱”,师——李大夫,生——总理
   2、周总理在病重时一心想着的是谁?你怎么知道的,用浪线划出有关句子。
     ● 品析句子(出示多媒体)
     ● 正在同癌症作斗争的总理,一点也没有想到自己,想到的却是边疆地区的广大矿工。
     ● “你们要去解决……解决这个问题……现在就去!”(结合练习,深化——时时刻刻牵挂着广大矿工的健康。)周总理说得很慢、很轻、但很坚决。
     ● 周总理轻轻地喘了口气,吃力地动着嘴唇:“云南锡矿工人……矽肺的情况……你知道吗?”
     ● 矿工兄弟的病痛在煎熬着他的心啊!
      用你的朗读来再现当时手术室里感人的一幕。
      二读,体会“对人民无比的爱”
      师——李大夫,生——总理
     ● 听着你的朗读,眼前仿佛出现了那催人泪下的情景,虽然周总理身材并不高大,但此时此刻我觉得周总理是那么高大,那是什么——((出示多媒体)一颗爱人民的心)。
   3、他的心牵挂着人民,他整个心都被人民的幸福、健康占据着,惟独没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他这种全身心地关怀无不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全文朗读)
     三读,情感深化
     角色朗读,师——总理,生——李大夫
  四、总结
    周总理生前像这样的小事举不胜举,他那无私的爱深入我们的心,让我们怀着敬意结束我们今天的学习。
    (朗读《十里长街送总理》)
PAG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