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1. 光源光的传播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1. 光源光的传播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0-23 12:31: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4.1
光源
光的传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识别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2、了解光的直线传播,能列举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的应用3、认识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4、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的初步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光学的乐趣,乐于参与物理活动
重点
光的直线传播的实验探究
难点
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的应用
教法
探究法,实验法


多媒体课件、激光灯、水、玻璃、易拉罐、蜡烛、火柴




教学内容设计




设计目的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2019年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在黑龙江的大庆举行,让我们欣赏到了有匈牙利影子舞团带给我们眼前一亮,用影子讲述中国的神话“嫦娥奔月”。那么里面的影子利用什么光学知识呢?引入课题:
第一节
光源
光的传播二、出示学习目标三、新课教学(一)、引导学生思考发光体的源泉,引出光源的定义:1观察图片区分光源2概念3思考:举例说出你所知道的光源4观察图片,区分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二)、谈论交流:光是如何传播的?1观察图片,开始猜测,归纳规律。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设计实验,验证结论:(1)将激光束射向水中,观察光束传播径迹。(2)将激光束射向玻璃,观察光束传播径迹。3.画出光的传播路径4展示图片光在空气中,水中,和玻璃中传播的现象。5归纳实验结论:空气、水、玻璃都是同种均匀的介质,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还可以在真空中传播6动手做:学画光线7举一反三:是不是光在同种介质中就是沿直线传播的?
出示图片,光的反射
光经过不均匀大气后的传播方向发生了变化。(三)、谈论交流:光沿直线传播有哪些应用?采用比赛的形式,展示个人风采。采用图片解释现象动手做小孔成像,引导提高学生实验能力讨论与交流:光传播能量和信息(四)、思考:光的传播需要时间吗?对比声速,加强练习:光在空气中1s内传播的距离相当于绕地球几圈?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五、课堂检测
欣赏图片:影子舞蹈《但愿人长久》读学习目标用心观察,用心总结尝试区分搜集资料,激发平时生活兴趣用心,动手实验小组讨论合作动手画图触类旁通请同学们在书上画出光的传播路径学生畅所欲言,谈论交流,
自学课本师生共同归纳,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轻松愉快的进行学习目的性强合作交流查漏补缺,及时弥补生活中知识的匮乏。实验中有思考,思考中有创新,创新中谈收获。物理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物理现象物理原理。综合能力的锻炼提高自学能力及时归整,便于记忆。
作业
课后题
1、2、3、
板书设计
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2、分类(1)天然光源
如:太阳(恒星),萤火虫,水母………(2)人造光源
如:电灯,火把,蜡烛………二、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光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3、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a激光准直b.射击瞄c.列队d.影的形成e.日食和月食f.小孔成像
三、光传播的速度:
1、光在真空中的速度:c=
3×108m/s
2、光在空气中的速度约等于:
3×108m/s
教学反思

1
)学生学会了如何学习
这节课的内容,在以往的教学中常常只是简单介绍了事,但是笔者改变了旧的教学方式,提供大量器材,给学生适当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经历实验过程,并在其中去想,去说,去做,去表达,去感悟,去探索物理实验反映的物理本质。“发现”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通过探究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学生初步体会到了“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解释现象(产生问题的现象)──应用结论”的科学研究方法。这种探究方法,将对今后的实验研究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
)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创新潜能
整节课,学生始终处于积极参与探究的状态之中,他们在思考之后,自己能去选取仪器,设计实验,想到了一些非常有创意的方法。说明学生能独立地去探索、去实践。只要给他们充分发挥的时间和空间,就会激发起他们的创新潜能。

3
)充分展现了物理实验及其教学的魅力。
本课设计的富有创意的物理实验,突破了长期以来的教学难点,成功演示了光在非均匀介质路径发生弯曲的现象,实验效果非常好,让学生在经历实验探究的活动中,领略了光的奇妙(学生过去从来没有亲眼见过光的路径发生弯曲),发展了对科学的好奇心,体验了探索自然规律的喜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