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4节 升华和凝华
学习内容
凝华
02
升华
01
水循环中的物态变化
03
回顾:物态变化
气态
液态
固态
汽化(吸热)
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
液化(放热)
(?)
(?)
想想做做
想想做做
锤型试管中有少量碘颗粒,放入盛热水的烧杯中加热,观察碘的状态变化。
锤形试管放入热水中
碘颗粒
想想做做
当试管中充满紫红色气体后,再将试管取出放入凉水中,观察有什么现象。
在热水中
在冷水中
重新形成碘颗粒
想想做做
升华和凝华
凝华:物质直接由气态变成固态的现象,凝华需要放热。
升华:物质直接由固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升华需要吸热。
碘颗粒
在热水中
升华成碘蒸气
在冷水中
凝华形成碘颗粒
冰 成水蒸气
固态樟脑 为气态
生活中的升华现象
北方冬天,冰冻着的衣服也可以晾干
升华
升华
衣柜里的樟脑球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了
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在玻璃内侧
成冰花
凝华
空气中水蒸气遇到冷的树枝, 成雾凇
凝华
树枝上的雾凇
玻璃上的冰花
想想议议
用久了的灯泡,钨丝变细,灯泡内壁发黑,其中发生了哪些物态变化?
钨丝在高温下 形成钨蒸气,
遇冷后在内壁 形成钨的粉末
升华
凝华
升华吸热的应用
干冰是在一个大气压下以-78.5oC存在的固体二氧化碳。在室温下可以直接升华变成二氧化碳气体。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干冰能进行制造舞台云雾效果、人工降雨、为食物保鲜等.
想想议议
干冰造雾的过程,发生了哪些物态变化?
1、干冰吸热升华,变成
无色透明的二氧化碳气体
2、空气降温,空气中的水蒸气
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大量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产生白色的云雾效果。
干冰造雾原理:干冰吸热升华,水蒸气遇冷液化
升华吸热的应用
(多选)文艺演出时,舞台上使用干冰制造弥漫的白雾营造若隐若现的舞台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
A.利用了干冰汽化吸热
B.白雾是气态的二氧化碳
C.白雾是水蒸气
D.白雾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ABC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蒸发
降水
海上内循环
蒸发、蒸腾
降水
陆地内循环
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海陆间循环
水循环示意图
下渗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海水、地表水蒸发(汽化)成为水蒸气。
两极冰川地表积雪可升华成为水蒸气。
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
大量的小水滴悬浮在空中,便形成了云。
小水滴聚集形成大水滴,下落成为雨。
小水滴可能凝固成小冰珠,下落成为冰雹。
冬天或者高海拔地区,空中水蒸气遇冷急剧降温,凝华成小冰晶,下落成为雪
雪山积雪熔化,汇成河流
想想议议
自然界中与水有关的物态变化,都形成了哪些自然现象?
气态
(水蒸气)
液态
(水)
固态
(冰、雪等)
汽化
熔化
凝固
液化
凝华
水蒸气凝华:雪、霜、雾凇、冰花
升华
水蒸气液化:雨、雾、白气、露珠、云
水凝固:河水结冰、冰挂、冰雹
水汽化:烧开水、洒水降温
冰晶熔化:冰雪熔化、高空小冰晶熔化成小雨滴
冰晶升华:冻衣服变干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下列关于自然现象中霜、云、露、雾等的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霜是大量的小水滴遇冷凝固形成的小冰晶
B.云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水滴及凝华成的冰晶组成的
C.露是大量的小冰晶吸热熔化成的小水滴
D.雾就是空气中大量的水蒸气汇聚形成的
B
本课小结
固态
气态
升华、吸热
凝华、放热
1、
2、生活中的升华现象:
碘升华、樟脑丸变小、冻衣服变干、干冰升华
3、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冰花、霜、雾凇
4、自然界水循环中的物态变化:
水蒸气凝华:雪、霜、雾凇、冰花
水蒸气液化:雨、雾、白气、露珠、云
水凝固:河水结冰、冰挂、冰雹
水汽化:烧开水、洒水降温
冰晶熔化:冰雪熔化、高空小冰晶熔化成小雨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