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3.2《等高线与地形图》一课一练(粤教版七年级上)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3.2《等高线与地形图》一课一练(粤教版七年级上)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3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1-10-07 23:01: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第二节
等高线与地形图
一、等高线的判读
1.________是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也叫海拔)。
2.________是地球表面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
距离。
3._______是在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点的连线。
4.山地的五种基本形态是山顶、____、山谷、____、陡崖。
绝对高度
相对高度
等高线
山脊
鞍部
二、利用地图认识地势
1.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颜色就可制成__________
地形图,它可以直观地反映出_____的起伏状况。
2.陆地可划分为五种基本地形:平原、____、山地、____、
盆地。
3.平原一般用_____表示,海拔越低的平原,颜色越深。
4.丘陵、高原、山地一般用_____表示,海拔越高,颜色越
深。
5.海洋、湖泊一般用_____表示,水越深,颜色越深。
6.积雪、冰川一般用_____表示。
分层设色
地势
高原
丘陵
绿色
黄色
蓝色
白色
一、地形图的基本概念
1.绝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也
叫海拔)。
2.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3.等高线:在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点的连线。
4.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
线。
5.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叫等高距。同一
幅图上的等高距相同。
【典例 1】读图 3-2-1,回答(1)~(2)题。
图 3-2-1
)
(1)甲地的海拔是(
A.1 000 米
C.3 000 米
B.2 000 米
D.4 000 米
(2)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A.1 000 米
C.3 000 米
)
B.2 000 米
D.4 000 米
【思维点拨】本题只要记准“海拔”与“相对高度”的概念
便不难作答。“海拔”又叫“绝对高度”,是地球表面某一点高
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地球表面某一个地点高出
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此外,要注意海平面的海拔是 0 米。
【答案】(1)C (2)B
二、分层设色地形图
1.概念:为了更明显地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和海底的深浅,
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
地形图。它是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加工而成的。
2.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一般用绿色表示平原,黄、褐等色
表示山地和高原,白色表示雪山冰川;用浅蓝到深蓝的变化表
示海水由浅到深的变化。
地形类型 海拔高低 地表起伏特征
山地 较高, 500 米以上 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平原 很低,一般在 200 米以下 平坦广阔
丘陵 较低,200~500 米左右 起伏不大,坡度和缓
高原 较高,500 米以上 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
缘陡峻
盆地 没有一定标准 四周高,中间低
三、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判断坡度的陡缓
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缓。
2.陆地地形的判读
3.根据等高线形状判断山地地形
(1)山顶:等高线闭合,中心数值高,四周数值低。
(2)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的部位。多分布在中
心是山顶的地形上。
(3)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的部位。
(4)鞍部:两山顶之间的低地部分是鞍部。
(5) 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陡崖,用符号表示为

”。







线



况 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 说 明

顶 山顶和盆地的判读
等高线闭合,中心高四周
低是山顶,反之是盆地

脊 山脊的判读
等高线向海拔较低的方
向凸出,为山脊,也称分水岭。
也可用图中画切线方法判断,
大小关系为 A>B=C

谷 山谷的判读
等高线向海拔较高的方
向凸出,为山谷,也称汇水线。
也可用图中画切线的方法判
断,大小关系为 A






线



况 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 说 明

部 鞍部的判读
由一对山脊等高线和一
对山谷等高线组成,它位于相
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形分
布。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山
脊线最低处

崖 陡崖的判读
等高线相交会,交会处是
陡崖。陡崖的相对高度 H 为:
(n-1)h≤H<(n+1)h
n:相交会等高线的条数
h:等高距
续表
【典例 2】图 3-2-2 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2)
题。
图 3-2-2
(1)图中表示山谷的地方是(
A.甲地
C.丙地
)
B.乙地
D.丁地
(2)图中①与②的相对高度为(
A.1 100 米
C.800 米
)
B.1 400 米
D.500 米
【思维点拨】本题组考查地形图的判读。第(1)题,山谷的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即由图可看出,为乙地。第(2)题,
据图可知,①的海拔高度为 800 米, ②的海拔高度为 300 米,
两者的相对高度为 800-300=500 米。
【答案】(1)B (2)D
等高线地形图运用
1.选“点” 设计:
水库的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峡谷上游
要有蓄水库区。
港口应考虑: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
航道淤塞)。
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地方。
2.选“线”设计:
如公路、铁路线的设计、其基本要求是:
(1)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考虑路线短、坡度平缓、少过河
建桥,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
(2)避免通过高寒区、沙漠区、沼泽地、永久冻土区、地下
溶洞区等。
引水线路的选“线”,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
大河等。
3.选“面” 设计:包括城市规划、居民区、农业、工业
区、各种开发区等。
如工业区宜建在地形较为平坦开阔的地形区,且交通便利,
水源充足,资源丰富。
居民区应考虑:(1)依山傍水,靠近水源;
(2)地势平坦开阔地向阳地带;
(3)交通便利,远离污染源等。
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山地、丘陵发展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