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显微镜和望远镜(学生+教师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讲义(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5显微镜和望远镜(学生+教师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讲义(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0-23 15:16:01

文档简介

【活动一】观察显微镜的结构。
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

【活动二】知道显微镜。
1.
如图5-5-1,用光具座、两个已知焦距(都是10cm)的凸透镜和一个中心贴有微小“F”符号的光屏自制显微镜,调整两透镜的距离,使通过目镜观察“F”符号变得更大一些。
2.观看flash动画,了解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分步成像光路图(图5-5-2)。
被观察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经过物镜后成一个

像。物镜和
(填光学仪器)成像原理一样;物镜成的像.落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目镜像一个普通的
,把经过物镜成的像再放大一次。经过两次放大后,我们就会看到比物体大很多的像。
【活动三】知道望远镜。
1.用普通的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说出你的体验。
2.如图5-5-3,用两个已知焦距(分别是10cm和20cm)
的凸透镜自制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
3.
利用flash动画,了解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分步成像光路图(图5-5-4)。
物体远在望远镜物镜的两倍焦距以外,物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
填光学仪器),使远处的物体成像在物镜的焦点附近,物镜成的像落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再把这个像放大。
4.为什么使用望远镜观察物体会感到物体被放大了呢?
由物体两端射出的两条光线在眼球内交叉而成的角叫视角(图5-5-5)。
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跟

有关。
远处的物体通过物镜所成的像是缩小的,但我们使用望远镜时感到物体被放大了,这是因为:一方面,
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离我们的眼睛很近,使我们眼睛观察物体所成的视角
。另一方面,目镜的
作用,
可以使视角变得更大。
用显微镜和普通天文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你注意过像的正倒吗?如果还没注意过,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光学知识判断,关于像的正倒,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
B.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
C.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
D.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
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对观察者所成的像是(
)
A.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
B.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
C.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显微镜中物镜的焦距是f物=0.3cm,目镜的焦距f目=2.5cm,为了看到尽可能大的清晰的像,物体离显微镜镜头的距离应(
)
A.略小于0.3cm
B.略大于0.3cm
C.略小于2.
5cm
D.略大于2.
5cm
小磊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35cm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甲所示,接着,他将凸透镜A换成凸透镜B并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移动光屏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的焦距小于B的焦距,显微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甲相同
B.
A的焦距小于B的焦距,显微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乙相同
C.
A的焦距大于B的焦距,显微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甲相同
D.
A的焦距大于B的焦距,显微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乙相同
如图为某望远镜内部部分光路图.物镜是凸透镜,O为光心,F为物镜焦点.焦距为500mm.
(1
)在图中画出光线a、
b经物镜折射前的入射光线.
(
2)目镜是
透镜(选填“凹”、“凸”)
.
(3)用此望远镜观测月球时,月球经物镜成一个____(选填“倒立”、“正立”)、___
(选填“放大”、“等大”、“缩小”)的像.
(1)如图所示,CD是发光体AB经凸透镜所成的像,F为凸透镜焦点,0为光心.
①请根据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并确定像点D对应的物点A.
②相对于物体AB,所成的像CD是
立的

像.
(2)如图所示,有一种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做
,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
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
(1)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2)蜡烛、光屏和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画出),该像为倒立、___
(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
(填“照相机”、
“投影仪”或“放大镜”)利用了这个成像原理.
(3)保持蜡烛与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不动,应将凸透镜移到光具__cm刻度线处,
光屏上会再次出现清晰倒立、
(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4)将凸透镜重新移回到如图所示位置,在光具座70cm刻度线处又放置一个相同的凸透镜,取走光屏.在这两个凸透镜右侧通过透镜也可以观察到蜡烛所成的像,生活中的
.
(填“显微镜”或“望远镜”)利用了这个成像原理.
使用显微镜时,被观察物体离物镜的距离(
)
A.小于焦距.
B.等于2倍焦距
C.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
D.大于2倍焦距
如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像,仔细观察并分析:从像A变成像B是做了怎样的处理?
(
)
(1)低倍镜换成了高倍镜
(2)高倍镜换成了低倍镜
(3)玻片向右下移动
(4)玻片向左上移动
A.
(1)(3)
B.
(1)(4)
C.
(2)(3)
D.
(2)(4)
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
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虛像
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对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下列阐述正确的是
(
)
A.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因为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B.乙图: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凸透镜矫正,因为凸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C.丙图: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相当于放大镜
D.丁图: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
在玻璃板下放置一个用眼睛看不清楚的小物体,把一滴水滴在小物体正上方的玻璃板上,水滴就是一个放大镜,
如果还看不清小物体,拿一个凸透镜位于水滴正上方,调节镜与水滴间的距离,就能看清玻璃板下的小物体.此时看到的是小物体的
的(选填“正立”或“倒立”)
的(选填“放大”或“缩小”)
像(选填“实”或“虚”),这个组合与____(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的原理相同.
如图F是凸透镜的焦点:
(1)请作出蜡烛A点发两条光线经过透镜的光路;
(2)以下哪个是应用该原理成像的(
)
A.望远镜物镜
B.望远镜目镜
C.显微镜物镜
D.显微镜目镜
(3)如果此时蜡烛距离透镜12cm,
则该透镜焦距可选范围是【活动一】观察显微镜的结构。
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物镜。
【活动二】知道显微镜。
1.
如图5-5-1,用光具座、两个已知焦距(都是10cm)的凸透镜和一个中心贴有微小“F”符号的光屏自制显微镜,调整两透镜的距离,使通过目镜观察“F”符号变得更大一些。
2.观看flash动画,了解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分步成像光路图(图5-5-2)。
被观察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经过物镜后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物镜和投影仪(填光学仪器)成像原理一样;物镜成的像.落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目镜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经过物镜成的像再放大一次。经过两次放大后,我们就会看到比物体大很多的像。
【活动三】知道望远镜。
1.用普通的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说出你的体验。
2.如图5-5-3,用两个已知焦距(分别是10cm和20cm)
的凸透镜自制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
3.
利用flash动画,了解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分步成像光路图(图5-5-4)。
物体远在望远镜物镜的两倍焦距以外,物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照相机(
填光学仪器),使远处的物体成像在物镜的焦点附近,物镜成的像落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再把这个像放大。
4.为什么使用望远镜观察物体会感到物体被放大了呢?
由物体两端射出的两条光线在眼球内交叉而成的角叫视角(图5-5-5)。
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跟物体本身的大小
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
有关。
远处的物体通过物镜所成的像是缩小的,但我们使用望远镜时感到物体被放大了,这是因为:一方面,
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离我们的眼睛很近,使我们眼睛观察物体所成的视角增大。另一方面,目镜的放大作用,
可以使视角变得更大。
用显微镜和普通天文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你注意过像的正倒吗?如果还没注意过,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光学知识判断,关于像的正倒,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
A.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
B.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
C.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
D.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
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对观察者所成的像是(
D
)
A.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
B.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
C.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显微镜中物镜的焦距是f物=0.3cm,目镜的焦距fia=2.5cm,为了看到尽可能大的清晰的像,物体离显微镜镜头的距离应(
B
)
A.略小于0.3cm
B.略大于0.3cm
C.略小于2.
5cm
D.略大于2.
5cm
小磊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35cm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甲所示,接着,他将凸透镜A换成凸透镜B并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移动光屏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A的焦距小于B的焦距,显微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甲相同
B.
A的焦距小于B的焦距,显微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乙相同
C.
A的焦距大于B的焦距,显微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甲相同
D.
A的焦距大于B的焦距,显微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乙相同
如图为某望远镜内部部分光路图.物镜是凸透镜,O为光心,F为物镜焦点.焦距为500mm.
(1
)在图中画出光线a、
b经物镜折射前的入射光线.
(
2)目镜是
透镜(选填“凹”、“凸”)
.
(3)用此望远镜观测月球时,月球经物镜成一个____(选填“倒立”、“正立”)、___
(选填“放大”、“等大”、“缩小”)的像.
参考答案:
(2)凹
(3)倒立;缩小
(1)如图所示,CD是发光体AB经凸透镜所成的像,F为凸透镜焦点,0为光心.
①请根据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并确定像点D对应的物点A.
②相对于物体AB,所成的像CD是
立的

像.
(2)如图所示,有一种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做
,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
参考答案:
②倒;放大;实
(2)目镜;物镜
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
(1)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2)蜡烛、光屏和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画出),该像为倒立、___
(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
(填“照相机”、
“投影仪”或“放大镜”)利用了这个成像原理.
(3)保持蜡烛与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不动,应将凸透镜移到光具__cm刻度线处,
光屏上会再次出现清晰倒立、
(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4)将凸透镜重新移回到如图所示位置,在光具座70cm刻度线处又放置一个相同的凸透镜,取走光屏.在这两个凸透镜右侧通过透镜也可以观察到蜡烛所成的像,生活中的
.
(填“显微镜”或“望远镜”)利用了这个成像原理.
答案:(1)同一高度;(2)缩小;照相机;(3)
35;放大;(4)望远镜
使用显微镜时,被观察物体离物镜的距离(
C
)
A.小于焦距.
B.等于2倍焦距
C.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
D.大于2倍焦距
如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像,仔细观察并分析:从像A变成像B是做了怎样的处理?
(
B
)
(1)低倍镜换成了高倍镜
(2)高倍镜换成了低倍镜
(3)玻片向右下移动
(4)玻片向左上移动
A.
(1)(3)
B.
(1)(4)
C.
(2)(3)
D.
(2)(4)
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
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虛像
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对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下列阐述正确的是
(
A
)
A.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因为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B.乙图: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凸透镜矫正,因为凸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C.丙图: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相当于放大镜
D.丁图: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
在玻璃板下放置一个用眼睛看不清楚的小物体,把一滴水滴在小物体正上方的玻璃板上,水滴就是一个放大镜,
如果还看不清小物体,拿一个凸透镜位于水滴正上方,调节镜与水滴间的距离,就能看清玻璃板下的小物体.此时看到的是小物体的
的(选填“正立”或“倒立”)
的(选填“放大”或“缩小”)
像(选填“实”或“虚”),这个组合与____(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的原理相同.
答案:正立;放大;虚;显微镜
如图F是凸透镜的焦点:
(1)请作出蜡烛A点发两条光线经过透镜的光路;
(2)以下哪个是应用该原理成像的(
)
A.望远镜物镜
B.望远镜目镜
C.显微镜物镜
D.显微镜目镜
(3)如果此时蜡烛距离透镜12cm,
则该透镜焦距可选范围是
参考答案(1)如图所示;(2)C;(3
)
6cm<
f<
12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