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七年级1259967014272895 第四章 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1)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会分析地球的形状对气候的影响。
2.学会分析地球自转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3.了解地球公转运动对气候的影响,并能举例说明。
【重点、难点】
重点:地球的形状、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难点:球公转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方法】
读图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展示法等方法。
【教具使用】
太阳东升西落、地球公转的视频,以及教材图文等。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世界各地的气候千差万别,主要是由于 的差异所致。
2.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 ????,太阳辐射?? ????。
3.地球自转,每时每刻在改变着一个地方的 。
4.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 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 之间移动,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地变化。
二、探究展示
(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
1.阅读教材78页“活动”:探究太阳直射与斜射下的温度差异.
将两个温度计分别插入甲、乙两个盒子中的沙土,同时在阳光照射20分钟后,两个温度计的显示的温度会一样吗?为什么?
2.探究地球形状与太阳辐射的关系
(1)读图4—19,如果地球表面不是一个球面,而是一个平面,A、B、C三地的太阳高度会有不同吗?
(2)读图4—20,A、B两处中哪一处的太阳高度大?哪一处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光热多?
(3)在希腊语中,“气候”一词原义为倾斜,指的是由于太阳对在地面的投射角度不同而造成各地冷暖的差异。议一议,夏季温度高,冬季温度低,这与太阳高度有什么关系?
3.请你说出: 地球的形状对太阳辐射和气候的影响?
(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
1.地球的自转与气候
(1)地球自转的特点【结合图示回答】
自转中心:
自转方向:
周 期:
影 响:
【新知探究】
①用手拨动地球仪,从南北两极看地球自转方向,一样吗?
【巧学妙记】简记:自西向东 北“逆”南“顺”
②讨论一下,为什么地球有昼夜之分?为什么有昼夜更替现象?
(2)请你说一说,地球自转如何影响天气的?
2.地球的公转与气候
(1)地球公转的特点【读图4-14,完成问题】
公转中心:
公转方向:
周 期:
影 响:
(2)地球公转与四季【读图4-14,结合教材地80页,完成表格】
节气
日期
直射点
昼夜长短(北半球)
春分日
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
(3)地球公转与五带【读图4-23,结合教材地80页,完成表格】
五带名称
范围
太阳直射情况
极昼极夜现象
热带
南、北回归线之间
无极昼、极夜
南、北温带
无太阳直射
南、北寒带
【活动】
读图4-21,完成1-3题。
1.说出太阳光线分别直射赤道、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上的日期。
赤道: ;
北回归线: ;
南回归线: 。
2.哪一天北极圈内全部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是?
3.你所居住的地区5月1日和10月1日的昼夜长短情况如何?
读图4-23,完成4-5题。
4.五带中,非洲大部分位于哪一个带?欧洲大部分位于哪一个带?大部分位于南寒带的是哪一个洲?
5.在地球五带中,你所居住的地方属于哪一个带?那里有太阳直射现象吗?哪一个时间段昼长夜短?
【疑难点拨】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五带划分的联系。
三、提升反馈:
踩影子游戏(比赛谁先踩到对方的影子)你玩过吗?某天,烟台的小明和同学在室外玩踩影子游戏。据此回答1-2题。
1.仅从影子长短考虑,下列时间中最容易被对方踩到影子的是( )
A.上午8:00 B.上午10:00 C.中午12:00 D.午后14:00
2.一天中身影长短变化现象与( )
A.地球公转有关 B.地球自转有关 C.四季更替有关 D.二十四节气有关
3.在探究地球运动的时候,同学们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进行演示,得到左图所示的结果。左图所示日期地球大致运行在右图中的(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4.在地球上,一年内只有一次阳光直射现象的地方是( )
A.赤道 B.南回归线 C.北极点 D.极圈
5.在地球上,一年内都昼夜平分的地方是( )
A.赤道 B.南回归线 C.北极点 D.极圈
6.“亚洲文化嘉年华”活动于2019年5月15日亮相国家体育场“鸟巢”。如图,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沿A→B→C→D绕着太阳公转。
(1)地球公转产生了 (填“四季更替”或“昼夜交替”)现象。
(2)这一天,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随后的几天,北京的白昼会越来越 (长/短)。
(3)未来一段时间内,北京气温的变化趋势是逐渐 。(升高/降低)
【归纳小结】
参考答案:
一、自主学习:
1.太阳辐射 2,最大 最强 3.太阳辐射强度 4.66.5° 南北回归线
二、探究展示
(一)
不一样。左图阳光直射沙土,获得光热多,温度高,右图阳光斜射,温度低。
(1) A、B、C三地的太阳高度是相同的。(2)A处太阳高度大,A处获得的太阳光热多。(3)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大,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小。
3.由于地球是个球体,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赤道时,随着纬度的升高,太阳高度变小,太阳辐射强度也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逐渐降低,从而导致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逐渐降低。
(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
1.(1)地轴 自西向东 一天(24小时) 昼夜更替、天气变化
①从北极俯视,逆时针自转; 从南极俯视,顺时针自转。 ②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因此地球有了昼夜之分。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因此地球有了昼夜更替现象。2.由于地球自转,早晚太阳高度不同,太阳辐射不同。
(1)太阳 自西向东 一年(365天) 四季更替、五带划分
(2)
节气
日期
直射点
昼夜长短(北半球)
春分日
3月21日前后
赤道
昼夜平分
夏至日
6月22日前后
北回归线
昼长夜短
秋分日
9月23日前后
赤道
昼夜平分
冬至日
12月22日前后
南回归线
昼短夜长
(3)
五带名称
范围
太阳直射情况
极昼极夜现象
热带
南、北回归线之间
有太阳直射
无极昼、极夜
南、北温带
回归线与极圈之间
无太阳直射
无极昼、极夜
南、北寒带
南、北极圈以内
无太阳直射
有极昼、极夜
活动
1.3月21日或9月23日 6月22日 12月22日
6月22日前后。
3.5月1日地球位于春分日和夏至日之间,北半球昼长夜短;10月1日地球位于秋分日和冬至日之间,昼短夜长。
4.五带中,非洲大部分位于热带;欧洲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极洲大部分位于南寒带。
5.在地球五带中,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北温带,没有太阳直射现象,自春分日至秋分日之间的夏半年,昼长夜短。
三、提升反馈:
1.A 2.B 3.C 4.B 5.A
6.(1)四季更替 (2)昼长夜短 长 (3)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