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
第四章
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1)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会分析地球的形状对气候的影响。
2.学会分析地球自转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3.了解地球公转运动对气候的影响,并能举例说明。
【重点、难点】
重点:地球的形状、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难点:球公转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方法】
读图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展示法等方法。
【教具使用】
太阳东升西落、地球公转的视频,以及教材图文等。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世界各地的气候千差万别,主要是由于
的差异所致。
2.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
????,太阳辐射??
????。
3.地球自转,每时每刻在改变着一个地方的
。
4.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
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
之间移动,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地变化。
二、探究展示
(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
1.阅读教材78页“活动”:探究太阳直射与斜射下的温度差异.
将两个温度计分别插入甲、乙两个盒子中的沙土,同时在阳光照射20分钟后,两个温度计的显示的温度会一样吗?为什么?
2.探究地球形状与太阳辐射的关系
(1)读图4—19,如果地球表面不是一个球面,而是一个平面,A、B、C三地的太阳高度会有不同吗?
(2)读图4—20,A、B两处中哪一处的太阳高度大?哪一处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光热多?
(3)在希腊语中,“气候”一词原义为倾斜,指的是由于太阳对在地面的投射角度不同而造成各地冷暖的差异。议一议,夏季温度高,冬季温度低,这与太阳高度有什么关系?
3.请你说出:
地球的形状对太阳辐射和气候的影响?
(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
1.地球的自转与气候
(1)地球自转的特点【结合图示回答】
自转中心:
自转方向:
周
期:
影
响:
【新知探究】
①用手拨动地球仪,从南北两极看地球自转方向,一样吗?
【巧学妙记】简记:自西向东
北“逆”南“顺”
②讨论一下,为什么地球有昼夜之分?为什么有昼夜更替现象?
(2)请你说一说,地球自转如何影响天气的?
2.地球的公转与气候
(1)地球公转的特点【读图4-14,完成问题】
公转中心:
公转方向:
周
期:
影
响:
(2)地球公转与四季【读图4-14,结合教材地80页,完成表格】
节气
日期
直射点
昼夜长短(北半球)
春分日
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
(3)地球公转与五带【读图4-23,结合教材地80页,完成表格】
五带名称
范围
太阳直射情况
极昼极夜现象
热带
南、北回归线之间
无极昼、极夜
南、北温带
无太阳直射
南、北寒带
【活动】
读图4-21,完成1-3题。
1.说出太阳光线分别直射赤道、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上的日期。
赤道:
;
北回归线:
;
南回归线:
。
2.哪一天北极圈内全部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是?
3.你所居住的地区5月1日和10月1日的昼夜长短情况如何?
读图4-23,完成4-5题。
4.五带中,非洲大部分位于哪一个带?欧洲大部分位于哪一个带?大部分位于南寒带的是哪一个洲?
5.在地球五带中,你所居住的地方属于哪一个带?那里有太阳直射现象吗?哪一个时间段昼长夜短?
【疑难点拨】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五带划分的联系。
三、提升反馈:
踩影子游戏(比赛谁先踩到对方的影子)你玩过吗?某天,烟台的小明和同学在室外玩踩影子游戏。据此回答1-2题。
1.仅从影子长短考虑,下列时间中最容易被对方踩到影子的是(
)
A.上午8:00
B.上午10:00
C.中午12:00
D.午后14:00
2.一天中身影长短变化现象与(
)
A.地球公转有关
B.地球自转有关
C.四季更替有关
D.二十四节气有关
3.在探究地球运动的时候,同学们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进行演示,得到左图所示的结果。左图所示日期地球大致运行在右图中的(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4.在地球上,一年内只有一次阳光直射现象的地方是(
)
A.赤道
B.南回归线 C.北极点 D.极圈
5.在地球上,一年内都昼夜平分的地方是(
)
A.赤道
B.南回归线
C.北极点 D.极圈
6.“亚洲文化嘉年华”活动于2019年5月15日亮相国家体育场“鸟巢”。如图,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沿A→B→C→D绕着太阳公转。
(1)地球公转产生了
(填“四季更替”或“昼夜交替”)现象。
(2)这一天,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随后的几天,北京的白昼会越来越
(长/短)。
(3)未来一段时间内,北京气温的变化趋势是逐渐
。(升高/降低)
【归纳小结】
参考答案:
一、自主学习:
1.太阳辐射
2,最大
最强
3.太阳辐射强度
4.66.5°
南北回归线
二、探究展示
(一)
不一样。左图阳光直射沙土,获得光热多,温度高,右图阳光斜射,温度低。
(1)
A、B、C三地的太阳高度是相同的。(2)A处太阳高度大,A处获得的太阳光热多。(3)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大,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小。
3.由于地球是个球体,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赤道时,随着纬度的升高,太阳高度变小,太阳辐射强度也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逐渐降低,从而导致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逐渐降低。
(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
1.(1)地轴
自西向东
一天(24小时)
昼夜更替、天气变化
①从北极俯视,逆时针自转;
从南极俯视,顺时针自转。
②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因此地球有了昼夜之分。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因此地球有了昼夜更替现象。2.由于地球自转,早晚太阳高度不同,太阳辐射不同。
(1)太阳
自西向东
一年(365天)
四季更替、五带划分
(2)
节气
日期
直射点
昼夜长短(北半球)
春分日
3月21日前后
赤道
昼夜平分
夏至日
6月22日前后
北回归线
昼长夜短
秋分日
9月23日前后
赤道
昼夜平分
冬至日
12月22日前后
南回归线
昼短夜长
(3)
五带名称
范围
太阳直射情况
极昼极夜现象
热带
南、北回归线之间
有太阳直射
无极昼、极夜
南、北温带
回归线与极圈之间
无太阳直射
无极昼、极夜
南、北寒带
南、北极圈以内
无太阳直射
有极昼、极夜
活动
1.3月21日或9月23日
6月22日
12月22日
6月22日前后。
3.5月1日地球位于春分日和夏至日之间,北半球昼长夜短;10月1日地球位于秋分日和冬至日之间,昼短夜长。
4.五带中,非洲大部分位于热带;欧洲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极洲大部分位于南寒带。
5.在地球五带中,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北温带,没有太阳直射现象,自春分日至秋分日之间的夏半年,昼长夜短。
三、提升反馈:
1.A
2.B
3.C
4.B
5.A
6.(1)四季更替
(2)昼长夜短
长
(3)升高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教学设计
课题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1)
单元
四
学科
地理
年级
七
学习目标
1.学会分析地球的形状对气候的影响。2.学会分析地球自转运动对气候的影响.3.了解地球公转运动对气候的影响,并能举例说明。
重点
地球的形状、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难点
难点:球公转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观看两组图片,感受世界各地气候的不同,一个地方,四季气候的变化。师:为什么?
学生看视频,感受暴雨对与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威胁!
用两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现实感。
讲授新课
(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1.探究太阳直射与斜射下的温度差异如下图,将两个温度计分别插入甲、乙两个盒子中的沙土,同时在阳光照射20分钟后,两个温度计的显示的温度会一样吗?为什么?2.探究地球形状与太阳辐射的关系(1)读图4—19,如果地球表面不是一个球面,而是一个平面,A、B、C三地的太阳高度会有不同吗?(2)读图4—20,A、B两处中哪一处的太阳高度大?哪一处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光热多?(3)在希腊语中,“气候”一词原义为倾斜,指的是由于太阳对在地面的投射角度不同而造成各地冷暖的差异。议一议,夏季温度高,冬季温度低,这与太阳高度有什么关系?3.请你说出:
地球的形状对太阳辐射和气候的影响?(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1.地球的自转与气候(1)地球自转的特点【结合图示回答】自转中心:自转方向:周
期:影
响:【新知探究】①用手拨动地球仪,从南北两极看地球自转方向,一样吗?【巧学妙记】简记:自西向东
北“逆”南“顺”②讨论一下,为什么地球有昼夜之分?为什么有昼夜更替现象?(2)请你说一说,地球自转如何影响天气的?2.地球的公转与气候(1)地球公转的特点【读图4-14,完成问题】公转中心:公转方向:周
期:影
响:(2)地球公转与四季【读图4-14,结合教材地80页,完成表格】节气日期直射点昼夜长短(北半球)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师:整理展示【新知拓展】
你能解释为什么夏天热?冬天冷?(4)地球公转与五带
地球表面划分“五带”的依据?【活动】1.读图4-21,说出太阳光线分别直射赤道、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上的日期。赤道: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2.哪一天北极圈内全部出现极昼现象?3.你所居住的地区5月1日和10月1日的昼夜长短情况如何?4.地球公转与五带【读图4-23,结合教材地80页,完成表格】五带名称范围太阳直射情况极昼极夜现象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无极昼、极夜南、北温带无太阳直射南、北寒带师:整理展示6.五带中,非洲大部分位于哪一个带?欧洲大部分位于哪一个带?大部分位于南寒带的是哪一个洲?7.在地球五带中,你所居住的地方属于哪一个带?那里有太阳直射现象吗?哪一个时间段昼长夜短?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不一样。左图阳光直射沙土,获得光热多,温度高,右图阳光斜射,温度低。B、C三地的太阳高度是相同的。A处太阳高度大,A处获得的太阳光热多。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大,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小。学生读教材,结合图示回答:由于地球是个球体,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赤道时,随着纬度的升高,太阳高度变小,太阳辐射强度也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逐渐降低,从而导致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逐渐降低。学生教师演示,思考回答:地轴自西向东
一天(24小时)昼夜更替天气变化学生动手演示,总结回答:从北极俯视,逆时针自转;
从南极俯视,顺时针自转。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因此地球有了昼夜之分。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因此地球有了昼夜更替现象。由于地球自转,早晨、中午太阳高度
不同,太阳辐射强度不同。学生读图,总结回答:太阳自西向东一年(365天)四季更替五带划分学生根据教师演示,总结回答:学生归类记忆学生读图思考,总结回答: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白昼长,接受太阳辐射时间长,得到的太阳热量多。因此,夏天热。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小,太阳辐射弱;白昼短,接受太阳辐射时间短,得到的太阳热量少。因此,冬天冷。学生读图回答:习惯上,人们根据各地获得的太阳光热的多少,以及是否有太阳光线的垂直照射、是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学生读图回答:3月21日或9月23日
6月22日
12月22日
6月22日前后5月1日地球位于春分日和夏至日之间,北半球昼长夜短;
10月1日地球位于秋分日和冬至日之间,昼短夜长。学生读图回答:五带中,非洲大部分位于热带;欧洲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极洲大部分位于南寒带。学生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地球五带中,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北温带,没有太阳直射现象,自春分日至秋分日之间的夏半年,昼长夜短。
本环节,让学生通过实验,建立“太阳直射与斜射下的温度差异”的感性认识。一组探究问题,帮学生理解:地球形状影响太阳辐射的知识。本环节,让读图说出:
地球的形状对太阳辐射和气候的影响?强化学习效果。本环节,教师“地球自转”的视频,便于学生建立“地球自转”的感性认识,获取地球自转的知识。新知探究:让学生动手演示“地球的自转”,加深对地球自转方向的理解。本问题设计,让学生讨论,加深对:“地球自转引起昼夜更替”的理解。本环节让学生读图,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本环节教师演示“地球公转”,帮学生明确四至点:日期、直射点、昼夜长短的知识。师:整理展示,让知识更系统。“新知拓展”环节,引导学生明确:夏天热、冬天冷的原因,培养学生运用新学的知识,解决身边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利用教材图片,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获取知识的能力。“活动”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整理展示,让知识更系统。本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家乡、关注国家,思考家国的自然现象,及时巩固知识,增强学习的有效性!
课堂小结
板书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因素1:
地球的形状
因素2:
地球的
运动
低纬度,太阳辐射强
高纬度,太阳辐射弱
自转:太阳高度日变化
公转——四季、五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4张PPT)
4.3.1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湘教版
初中地理
学习目标
1.学会分析地球的形状对气候的影响。
2.学会分析地球自转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3.了解地球公转运动对气候的影响,并能举例说明。
1.世界各地的气候千差万别,主要是由于
的差异所致。
2.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
????,太阳辐射????
????。
3.地球自转,每时每刻在改变着一个地方的
。
4.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
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
之间移动,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地变化。
自主学习检测
太阳辐射
最大
最强
太阳辐射强度
66.5°
南北回归线
导入
纵横寰球
万里行
亚马孙热带雨林
东非热带草原
撒哈拉沙漠
南极冰原
多彩的世界
冷热干湿大不同
why?
世界各地
景色迥异
导入
北京四季
气象万千
静守京畿山与水
无边风景四时异
why?
多彩的世界
新课教学
地球的形状
影响气候的因素
地球的运动
海陆的分布
地表的起伏
太阳辐射的差异
各地气候的差异
活动
(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
1.探究太阳直射与斜射下的温度差异
如下图,将两个温度计分别插入甲、乙两个盒子中的沙土,同时在阳光照射20分钟后,两个温度计的显示的温度会一样吗?为什么?
不一样。左图阳光直射沙土,获得光热多,温度高,右图阳光斜射,温度低。
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角最大,太阳辐射最强
温馨提示
活动
(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
2.探究地球形状与太阳辐射的关系
(1)读图4—19,如果地球表面不是一个球面,而是一个平面,A、B、C三地的太阳高度会有不同吗?
A、B、C三地的太阳高度是相同的。
A
B
C
太阳光线
大
气
层
活动
(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
2.探究地球形状与太阳辐射的关系
(2)读图4—20,A、B两处中哪一处的太阳高度大?哪一处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光热多?
A处太阳高度大,A处获得的太阳光热多。
活动
(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
2.探究地球形状与太阳辐射的关系
(3)在希腊语中,“气候”一词原义为倾斜,指的是由于太阳对在地面的投射角度不同而造成各地冷暖的差异。议一议,夏季温度高,冬季温度低,这与太阳高度有什么关系?
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大,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小。
新课教学
(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
3.请你说出:
地球的形状对太阳辐射和气候的影响?
由于地球是个球体,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赤道时,随着纬度的升高,太阳高度变小,太阳辐射强度也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逐渐降低,从而导致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逐渐降低。
太
阳
光
线
新课教学
(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
1.地球的自转与气候
(1)地球自转的特点
自转中心:
自转方向:
周
期:
影
响:
地轴
自西向东
一天(24小时)
昼夜更替
天气变化
太
阳
光
线
黑
夜
白
昼
(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
1.从南北两极看地球自转方向,一样吗?
新知探究
N
S
从北极俯视
从南极俯视
逆时针
顺时针
自西向东
简记:自西向东
北“逆”南“顺”
新知探究
(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
2.为什么地球有昼夜之分?为什么有昼夜更替现象?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因此地球有了昼夜之分。
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因此地球有了昼夜更替现象。
黑
夜
白
昼
太
阳
光
线
中午真热啊!
早晨还挺凉的啊!
新课教学
(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
2.请你说一说,地球自转如何影响天气的?
由于地球自转,早晨、中午
不同,
不同。
太阳高度
太阳辐射
新课教学
(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
2.地球的公转与气候
(1)地球公转的特点
公转中心:
公转方向:
周
期:
影
响:
太阳
自西向东
一年(365天)
四季更替
五带划分
南
极
新课教学
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
2.地球的公转与气候
(2)在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5°的固定夹角造成的影响?
新课教学
(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
(3)地球公转与四季
节气
日期
直射点
昼夜长短
(北半球)
春分日
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
3.21前后
赤道
昼夜平分
6.22前后
北回归线
昼长夜短
9.23前后
赤道
昼夜平分
12.22前后
南回归线
昼短夜长
新知拓展
(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
你能解释为什么夏天热?冬天冷?
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白昼长,接受太阳辐射时间长,得到的太阳热量多。因此,夏天热。
夏至日
冬至日
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小,太阳辐射弱;白昼短,接受太阳辐射时间短,得到的太阳热量少。因此,冬天冷。
活动
(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
1.读图4-21,说出太阳光线分别直射赤道、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上的日期。
赤道:
;
北回归线:
;
南回归线:
。
3月21日前后;
南
极
6月22日前后;
12月22日前后;
9月23日前后;
活动
(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
2.哪一天北极圈内全部出现极昼?
6月22日前后。
活动
(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
3.你所居住的地区5月1日和10月1日的昼夜长短情况如何?
5月1日地球位于春分日和夏至日之间,北半球昼长夜短;
10月1日地球位于秋分日和冬至日之间,昼短夜长。
南
极
5月1日
10月1日
新课教学
(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
(4)地球公转与五带
地球表面划分“五带”的依据?
习惯上,人们根据各地获得的太阳光热的多少,以及是否有太阳光线的垂直照射、是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
活动
(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
4.读图4-21、4-23,比较地球“五带”的差异。
五带名称
范围
太阳直射情况
极昼极夜
现象
热带
南、北回归线之间
无极昼、
极夜
南、北
温带
无太阳
直射
南、北
寒带
有太阳
直射
回归线与极圈之间
无极昼、
极夜
有极昼、
极夜
无太阳
直射
南、北极圈以内
活动
(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
5.将地球上的五带预期气候特征用直线连接起来。
热
带
北温带和南温带
北寒带和南寒带
气候的四季变化明显
气候终年炎热
气候终年寒冷
活动
(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
6.五带中,非洲大部分位于哪一个带?欧洲大部分位于哪一个带?大部分位于南寒带的是哪一个洲?
五带中,非洲大部分位于热带;
欧洲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南极洲大部分位于南寒带。
活动
(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
7.在地球五带中,你所居住的地方属于哪一个带?那里有太阳直射现象吗?哪一个时间段昼长夜短?
在地球五带中,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北温带,没有太阳直射现象,自春分日至秋分日之间的夏半年,昼长夜短。
踩影子游戏(比赛谁先踩到对方的影子)你玩过吗?某天,烟台的小明和同学在室外玩踩影子游戏。据此回答1-2题。
1.仅从影子长短考虑,下列时间中最容易被对方踩到影子的是(
)
A.上午8:00
B.上午10:00
C.中午12:00
D.午后14:00
2.一天中身影长短变化现象与(
)
A.地球公转有关
B.地球自转有关
C.四季更替有关
D.二十四节气有关
课堂检测
B
A
3.在探究地球运动的时候,同学们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进行演示,得到左图所示的结果。左图所示日期地球大致运行在右图中的(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课堂检测
C
4.在地球上,一年内只有一次阳光直射现象的地方是(
)
A.赤道
B.南回归线
C.北极点
D.极圈
5.在地球上,一年内都昼夜平分的地方是(
)
A.赤道
B.南回归线
C.北回归线 D.极圈
课堂检测
B
A
(1)地球公转产生了
(填“四季更替”或“昼夜交替”)现象。
(2)这一天,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随后的几天,北京的白昼会越来越
(长/短)。
(3)未来一段时间内,北京气温的变化趋势是逐渐
。(升高/降低)
6.“亚洲文化嘉年华”活动于2019年5月15日亮相国家体育场“鸟巢”。如图,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沿A→B→C→D绕着太阳公转。
课堂检测
四季更替
昼长夜短
长
升高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完成课时检测题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