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0-23 11:50: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测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
A.?Al2O3具有两性,可用作耐高温材料???????????????????B.?NaHCO3溶液呈碱性,可用于制备纯碱
C.?铝具有良好导热性,可用作贮运浓硝酸???????????????D.?FeCl3溶液具有氧化性,可用作蚀刻铜电路板
2.关于铝的性质,错误的说法是(?? )
A.?铝的表面能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因此铝难腐蚀????B.?铝能溶解于冷的浓硝酸氧化成为硝酸铝
C.?铝能溶解于NaOH溶液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D.?铝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铝
3.以下有关焊锡(锡和铅)的结论正确的是(??? )
A.?焊锡的熔点比锡和铅的熔点低?????????????????????????????B.?焊锡的熔点比锡和镉的熔点低
C.?焊锡的熔点比锡和铋熔点低????????????????????????????????D.?焊锡的熔点比铅、锡的熔点都高
4.向盛有Fe2(SO4)3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后,溶液呈:( ??)
A.?无色????????????????????????????????????B.?黄色????????????????????????????????????C.?红色????????????????????????????????????D.?浅绿色
5.在含有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仍有固体存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加入KSCN溶液可能变红色??????????????????????????????????B.?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C.?溶液中一定不含Cu2+?????????????????????????????????????????D.?剩余固体中一定含有Fe21·cn·jy·com
6.等物质的量且足量的两份铝分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的HCl与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所得相同条件气体的体积比(??? ) www.21-cn-jy.com
A.?1:1????????????????????????????????????B.?1:3????????????????????????????????????C.?3:1????????????????????????????????????D.?1:2
7.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硫酸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
①NaHCO3②(NH4)2SO3③Al2O3④Al(OH)3⑤Al
A.?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8.某混合溶液中,可能大量含有的离子如下表:
阳离子 H+、K+、Al3+、NH 、Mg2+
阴离子 OH-、SO42-、CO32-、AlO2-
将Na2O2逐渐加入上述混合溶液中并微热,产生沉淀和气体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上述混合溶液中一定_?¤§é????????H???_、NH4+、Al3+、Mg2+、SO42-
B.?图中a=4
C.?b=7,c=9
D.?此溶液还需要用焰色反应继续检验,才能确定溶液准确组成2·1·c·n·j·y
9.常温下,将足量CO2通_?????????é?±??????_液中,①Na2CO3溶液②CaCl2溶液③Ba(OH)2溶液④NaAlO2溶液⑤NaCl和NH3的混合溶液,最终溶液变浑浊的有(?? ) 【版权所有:21教育】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⑤?????????????????????????????D.?①②③④⑤.
10.下表中的各组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
编号 a b c d
① Na2O Na2O2 Na NaOH
② Al2O3 NaAlO2 Al Al(OH)3
③ FeCl2 FeCl3 Fe CuCl2
④ MgO MgCl2 Mg Mg(OH)2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二、填空题
11.有下列几_??????????????????_NaAlO2溶液中滴加盐酸;②向盐酸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③向NaOH溶液中滴加AlCl3溶液; www-2-1-cnjy-com
(1)符合反应①的图象是________,符合反应②的图象是________,符合反应③的图象是________;
(2)写出③步骤中的二个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12.向含硫酸铝和氯化铝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的体积和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21*cnjy*com

(1)氢氧化钡溶液浓度为________。
(2)原混合溶液中SO42-和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三、综合题
13.??????????????
(1)Ⅰ.已知A为常见的金属单质,各物质之间有下图所示的关系:
确定A,B,C,D,E,F的化学式:
A为________,
B为________,
C为________,
D为________,
E为________,
F为________。
(2)写出③、④、⑤的离子方程式: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⑤________。
(3)Ⅱ.如图装置,用来制取_???è§????Fe???_OH)2在空气中被氧化的颜 色变化。实验时必须使用铁屑和6mol·L-1的硫酸,其他试剂任选。填写下列空白: 【出处:21教育名师】
B中盛有一定量的NaOH溶液,A中应预先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4)实验开始时应先将活塞a________(填“打开”或“关闭”)。
(5)简述生成Fe(OH)2的操作过程:________。
(6)实验完毕,打开b处活塞,放入一部分空气,此时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14.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Fe2+、Fe3+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取一定量氯化铁、氯_??????é???????????_均配制成0.1 mol/L 的溶液。在FeCl2溶液中需加入少量铁屑,其目的是________。 21cnjy.com
(2)甲组同学取_2_mLFe_Cl2溶液,加入几滴氯水,再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Cl2可将Fe2+氧化。FeCl2溶液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3)乙组同学认为甲组_??????é??????¤????_谨,该组同学在2 mL FeCl2溶液中先加入0.5 mL 煤油,再于液面下依次加入1滴KSCN溶液和几滴氯水,溶液开始不变红,后来变红,其中煤油的作用是:________。
(4)丙组同学_???10_ml_ 0.1 mol·L-1KI溶液,加入6 mL 0.1 mol·L-1 FeCl3溶液混合。分别取 2 mL 此溶液于3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支试管中加入1 mL CCl4充分振荡、静置,CCl4层显紫色;
②第二支试管中加入1滴K3[Fe(CN)6]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③第三支试管中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
实验②检验的离子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
实验①和③说明:在I-过量的情况下,溶液中仍含有________(填离子符号),由此可以证明该氧化还原反应为________。
15.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 , 含SiO2、Fe2O3、MgO等杂质)中提取氧化铝的两种工艺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流程甲加入盐酸后生成Al3+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2)流程乙加入烧碱后生成SiO3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3)验证滤液B含Fe3+ , 可取少量滤液并加入________(填试剂名称)。
(4)滤液E、K中均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该溶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_。
16.现有常_è§????A???J???_质存在如下转化关系示意图(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通常情况下A为固态金属单质,B、D为气态非金属单质,E为淡黄色固体,F为无色液体,J为红褐色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H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①E+F→D+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②G+I→C+J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3)若要检验I物质的阳离子所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实验现象为:__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
17.某研究小组同学_????????????è?????_口放置一段时间的名为“硫酸亚铁家庭园艺精品肥料”的化肥的主要成分及相关性质。首先对该化肥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假设: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只含有FeSO4
b.含有FeSO4和Fe2(SO4)3
c.只含有Fe2(SO4)3
将化肥固体粉末溶于水中得到溶液(记为X),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序号 操作 现象
ⅰ 取2 mL溶液X,加入1 mL 1 mol·L-1 NaOH溶液 产生红褐色沉淀
ⅱ 取2 mL溶液X,加入1滴KSCN 溶液显红色
(1)请用文字表述做出假设b的依据是________。
(2)对实验ⅰ的预期现象是产_??????è??????·????_变为灰绿色、最后出现红褐色沉淀,预期产生该现象的依据是(用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表达)________、________。 21教育网
(3)由实验ⅱ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结合实验ⅰ、ⅱ,推测实验ⅰ实际现象与预期现象不符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为进一步验证假设,小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21·世纪*教育网
实验序号 操作 现象
ⅲ 取2 mL溶液X,加入1滴KSCN,再加入1 mL水 溶液显红色
ⅳ 取2 mL溶液X,加入1滴KSCN,再加入1 mL氯水 溶液显红色,颜色比ⅲ深
(4)实验ⅳ中氯水参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5)通过以上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请完整表达该结论是如何得出的________。
1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请你参与“研究铁与水反应利用”实验,并检验产物的性质:

(1)B中与水蒸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D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
(3)E中实验现象是________.
(4)上述实验结束后,取出B中铁粉反应后的少量固体继续进行如下实验:

①B中产物与稀硫酸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②试剂A是________(选填字母)。
a.NaOH溶液????? b酸性KMnO4溶液???? c.酚酞??? d.氯水
③若用电子天平称取铁粉_è?¨é?????0.1_527g,测得生成氢气体积为73.50mL(实验室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4.5L/mol).则参加反应的铁粉占称取铁粉的百分数为________(精确到0.1%)。
④有同学认为:即使得到了现象1和现象2的实验现象,也不能确定所得固体成分为Fe3O4。你认为该同学持此看法的理由是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解析:A.耐高温是由于,氧化铝的熔点高,故A不符合题意
B.能制备纯碱是由于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故B不符合题意
C.能运送浓硝酸是由于,铝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故C不符合题意
D.三价铁能刻蚀铜板是由于三价铁离子的氧化性,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需要注意,性质和用途是否有关。
2.答案: B
解析:A_.é?????é???±????_,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对内层金属可以起到保护作用,因此铝难腐蚀,选项正确,A不符合题意;
B.浓硝酸具有氧化性,常温下,能使铝发生钝化,因此铝不能溶于冷的浓硝酸,选项错误,B符合题意;
C.金属铝具有两性,能溶于NaOH溶液,生成NaAlO2和H2 , 选项正确,C不符合题意;
D.铝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铝,选项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此题是对铝性质的考查, 结合铝的性质进行分析即可。
3.答案: A
解析:A.焊锡是锡、铅的合金,焊锡的熔点比锡和铅的熔点低,故A符合题意;
B.焊锡是锡、铅的合金,无法比较焊锡的熔点与镉的熔点的高低,故B不符合题意;
C.焊锡是锡、铅的合金,无法比较焊锡的熔点与铋的熔点的高低,故B不符合题意;
D.焊锡是锡、铅的合金,焊锡的熔点比锡和铅的熔点低,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焊锡是一种合金,与单独的金属单质相比,该物质属于混合物,具有熔点低,强度高,耐高温等优良特点。
4.答案: C
解析:三价铁离子和硫氰根离子形成硫氰化铁络合物,溶液呈红色或血红色,故C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检验三价铁离子,用的是硫氰根离子。现象:溶液呈红色
5.答案: B
解析:①当_?????????é?????é??_时,溶液中的Fe3+、Cu2+全部参加反应生成Fe2+和Cu,所以溶液中一定没有Fe3+、Cu2+ , 一定含有Fe2+;
②当固体为铜时,_??????????????????_有Fe3+ , Cu2+恰好全部参加反应或部分反应生成Fe2+和Cu,所以溶液中一定没有Fe3+ , 可能含有Cu2+ , 一定含有Fe2+;
A.由于金属有剩余,溶液中一定不存在Fe3+ , 所以加入KSCN溶液一定不变红色,故A不符合题意;
B.固体有剩余,Fe3+、Cu2+的氧化性强弱为:Fe3+>Cu2+ , Fe3+优先反应,溶液中一定存在Fe2+ , 故B符合题意;
C.若Fe不足,溶液中可能有Cu2+ , 故C不符合题意;
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如果铁不足,剩余的固体没有铁,故D不符合题意;
故故答案为B。
Fe3+、Cu_2+????°§?????§_强弱为:Fe3+>Cu2+ , Fe3+优先反应,固体有剩余,则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不存在Fe3+ , 据此进行判断。
6.答案: B
解析:A_l???HCl???_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6HCl=2AlCl3+3H2↑,Al与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铝足量,则HCl、NaOH完全反应,令n(HCl)=n(NaOH)=6mol,则反应生成H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mol、9mol;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因此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比为1:3,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分析。
7.答案: D
解析:①NaH_CO3????¨????_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CO2↑+H2O,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OH-=CO32-+H2O,①符合题意;
②(NH4)2SO3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32-+2H+=SO2↑+H2O,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OH-=NH3·H2O,②符合题意;
③Al2O3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2O3+6H+=2Al3++3H2O,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2O3+2OH-=2AlO2-+H2O,③符合题意;
④Al(OH)3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3H+=Al3++3H2O,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④符合题意;
⑤Al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6H+=2Al3++3H2↑,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⑤符合题意;
综上,上述物质中既能与稀硫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有①②③④⑤,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既能与稀硫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物质为弱酸的酸式盐、弱酸弱碱盐、Al、Al2O3和Al(OH)3;据此分析。
8.答案: B
解析: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混合溶液中一定大量含有H+、NH4+、Al3+、Mg2+、SO42- , 故不A符合题意;
B、含有2mol的H+需要消耗2mol NaOH,则需要1mol Na2O2来生成,所以a=1,故B符合题意;
C、溶液中含有Mg2_??????Al3???_一共5mol,生成沉淀共消耗12mol NaOH,所以消耗6mol Na2O2 , 再加上a=1,则b=7;Al3+的物质的量是2mol,所以Al(OH)3的物质的量是2mol,完全将Al(OH)3溶解,消耗2mol NaOH,即需要1mol Na2O2来生成,所以c=9,故C不符合题意;
D、不能确定溶液中是否含有K+ , 检验K+常用焰色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Na2O2+_2H2O=4_NaOH+O2↑,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先看气体图象,当Na2O2为8 mol时,产生气体为6mol,根据反应计量关系可知生成4mol O2和2mol NH?3 , 则NH4+有2 mol,其结合NaOH为2mol,?即需要1mol Na2O2 , 则b点对应的值为7。再看沉淀曲线,最终沉淀为3mol Mg(OH)2 , 利用原子守恒得出Mg2+为3mol,沉淀最大值为5mol,则b点的沉淀中有2mol Al(OH)3 , 故溶液中有2mol Al3+ , 当沉淀达到最大值时消耗OH-为3mol×2+2mol×3=12mol,需要6mol Na2O2 , 但当沉淀达到最大值时消耗7mol Na2O2 , 说明有1mol Na2O2与H2O反应生成的OH-被H+消耗,H+的物质的量为2mol。根据离子的性质确定不含有CO32-、AlO2-和OH- , 根据电中性原则可知一定含有?SO42-;不能确定溶液中是否含有K?+。
9.答案: C
解析:①碳酸钠能和水、_????°§????????????_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的溶解性小于碳酸钠的溶解性,所以该溶液中会有碳酸氢钠析出,最终溶液变浑浊,故①符合题意;
②盐酸是强酸,碳酸是弱酸,所以碳酸不能制取盐酸,即二氧化碳和氯化钙不反应,最终没有沉淀析出,故②不符合题意;
③足量二氧化碳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最终溶液中没有沉淀生成,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足量二氧化碳通入偏铝酸钠溶液中生成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铝沉淀,最终溶液变浑浊,故④符合题意;
⑤将足量CO2通入饱和NaCl和NH3的混合溶液会生成碳酸氢钠析出,最终溶液变浑浊,故⑤符合题意;
最终溶液变浑浊的有①④⑤,
故答案为:C。
本题的易错点为③,要注意过量的二氧化碳能够与碳酸钡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碳酸氢钡溶液。
10.答案: D
解析:① NaOH_?????????è?????è§?_,NaOH不能一步转化为Na2O,故不选①;Al2O3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AlO2 , NaAlO2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Al(OH)3 , Al(OH)3加热分解为Al2O3 , Al与氧气反应生成Al2O3 , Al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AlO2 ,
故答案为:②;FeCl2与_?°??°?????????????_FeCl3 , Fe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Fe与氯气反应生成FeCl3;FeCl3与Cu反应生成CuCl2 , CuCl2与铁反应生成FeCl2和铜,
故答案为:③;MgO与盐酸_????????????Mg_Cl2 , 单质Mg与氧气反应生成MgO,单质Mg与盐酸反应生成MgCl2 , MgCl2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Mg(OH)2 , 加热Mg(OH)2分解为MgO,
故答案为:④;
故答案为:D。

①NaOH不能一步制取Na2O,其他各组物质可根据物质间的转化判断符合条件。
二、填空题
11.答案: (1)D_???B???C
???_2)Al3++ 4OH-= AlO2-+ 2H2O;Al3++ 3AlO2-+ 6H2O = 4Al(OH)3↓
解析:(1_?????????NaA_lO2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至过量,偏铝酸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NaAlO2+HCl+H2O=Al(OH)3↓,然后氢氧化铝再与盐酸发生酸碱中和生成氯化铝,Al(OH)3+3HCl=AlCl3+3H2O,沉淀完全溶解,产生最大量沉淀消耗盐酸的量和沉淀完全溶解消耗盐酸的量之比是1:3,
故答案为:D。②向含有盐酸_???AlCl3_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先是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HCl+NaOH=NaCl+H2O,然后氢氧化钠和氯化铝反应产生沉淀,AlCl3+3NaOH=Al(OH)3+3NaCl,最后,沉淀完全消失Al(OH)3+NaOH=NaAlO2+2H2O,B图象符合过程量的情况,
故答案为:B;③向NaOH溶_????????????Al_Cl3溶液,开始没有沉淀,Al3+ + 4OH- = AlO2- + 2H2O,然后,偏铝酸钠和氯化铝生成沉淀Al3+ + 3AlO2- + 6H2O = 4Al(OH)3 ↓,C图象符合过程量的情况,
故答案为:C;(2_??????NaOH_溶液中滴加AlCl3溶液,开始没有沉淀,离子方程式为:Al3+ + 4OH- = AlO2- + 2H2O,然后,偏铝酸钠和氯化铝生成沉淀离子方程式为:Al3+ + 3AlO2- + 6H2O = 4Al(OH)3 ↓。
(1)①向_NaAlO2_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至过量,偏铝酸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然后氢氧化铝再与盐酸发生酸碱中和生成氯化铝,沉淀完全溶解;②向含有盐酸的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先是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然后氢氧化钠和氯化铝反应产生沉淀,最后,沉淀完全消失;③向NaOH溶液中滴加AlCl3溶液,开始没有沉淀,然后,偏铝酸钠和氯化铝生成沉淀;
12.答案: (1)1mol/L
(2)1:2
解析:(1)向含硫酸铝_????°????é??????··_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Ba2++SO42-=BaSO4↓、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假设1mol硫酸铝中硫酸根完全被沉淀需要氢氧化钡是3mol,3mol氢氧化钡提供6mol氢氧根,1mol硫酸铝中含有2mol铝离子,二者恰好沉淀生成氢氧化铝。从起点到A点可以认为是硫酸铝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3mol硫酸钡和2mol氢氧化铝。A到B是氯化铝和氢氧化钡反应,B点时溶液中铝离子完全沉淀,产生沉淀达最大值,溶液中溶质为BaCl2;B到C是氢氧化铝溶解在氢氧化钡中,C点时氢氧化铝完全溶解。根据图像可知溶解氢氧化铝消耗氢氧化钡8L-6L=2L,消耗氢氧化铝是7mol-3mol=4mol,所以需要氢氧化钡是2mol,则氢氧化钡溶液浓度为2mol÷2L=1mol/L;
(2)根据图像可知硫酸钡是3mol,所以硫酸铝是1mol,氯化铝产生的氢氧化铝是2mol,因此氯化铝是2mol,所以原混合溶液中SO42-和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mol:6mol=1:2。
滴加Ba(OH)2的过程中,发生反应:Ba2++SO42-=BaSO4↓、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根据图像数据,结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进行计算。
三、综合题
13.答案: (_1???Fe???F_e 3O4;FeCl2;FeCl3;Fe(OH)2;Fe(OH)3
(2)Fe3O4+8H+=Fe2++2Fe3++4H2O;2Fe2++Cl2═2Fe3++2Cl-;2Fe3++Fe=3Fe2+
(3)铁屑;Fe+2H+=Fe2++H2↑
(4)打开
(5)先将活塞a打开,A中反应发生一段时间后关闭a,使得A中溶液流入B中发生反应
(6)4Fe(OH)2+O2+2H2O=4Fe(OH)3 21*cnjy*com
解析:【解答_??????._???1_)、根据分析的推断,可以确定A为Fe,B为Fe 3 O 4 ,C为FeCl 2 ,D为FeCl 3 ,E为Fe(OH) 2 ,F为Fe(OH) 3 。
本题答案: Fe; _Fe_3_O_ 4;FeCl 2;FeCl 3 ;Fe(OH) 2;Fe(OH) 3 。(2)、根据上述的推断③的离子方程式为Fe3O4+8H+=Fe2++2Fe3++4H2O;④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⑤是由氯化铁到氯化亚铁,应该加入还原剂,但是不能加铜等,因为产物只有氯化亚铁,则只能选择Fe,离子方程式2Fe3++Fe=3Fe2+
本题答案: Fe3O_4+8H+=_Fe2++2Fe3++4H2O; 2Fe2++Cl2═2Fe3++2Cl-; 2Fe3++Fe=3Fe2+;
Ⅱ.制取氢氧化亚铁使用_???è???????????é??_亚铁和氢氧化钠溶液,但是一定要注意隔绝空气,防止氢氧化亚铁被氧气氧化,所以B装置中是氢氧化钠,A是产生硫酸亚铁的装置,可以用金属铁和稀硫酸之间的反应来获得,为保证硫酸亚铁进入B中和氢氧化钠混合,要借助氢气产生的压强将装置中反应生成的液体排入B中;(3)A中应预先加入的试剂是铁,再滴入酸即可,发生反应为:Fe+2H+=Fe2++H2↑。
本题答案:铁屑;Fe+2H+=Fe2++H2↑;(4)为保证酸顺利滴下且利用产生的氢气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出,在实验开始时应先将活塞a打开。
本题答案:打开;__???5?????¨???_验开始时应先将活塞a打开,A中反应发生一段时间后关闭a,生成的氢气使得A中压强增大,将生成的硫酸亚铁溶液压入B瓶中进行反应进而生成Fe(OH)2。
本题答案:先将_??????a?????????_A中反应发生一段时间后关闭a,使得A中溶液流入B中发生反应。(6)氢氧化亚铁可以被氧气氧化为氢氧化铁, 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Fe(OH)2+O2+2H2O=4Fe(OH)3
本题答案:4Fe(OH)2+O2+2H2O=4Fe(OH)3
红褐色沉淀说明_F????°??°§???é??_,E在氧气条件下转化为氢氧化铁,说明E是氢氧化亚铁,同时也说明A是铁,B是黑色晶体,与盐酸反应生成亚铁和铁离子,说明B是四氧化三铁,C是氯化亚铁,D是氯化铁。
14.答案: (1)防_???Fe2+è??_氧化
(2)2Fe2++Cl2=2Fe3++2Cl?
(3)隔绝空气
(4)Fe2+;Fe3+;可逆反应
解析:(1)FeCl2_????????????Fe_2+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故需加入少量的铁屑,则答案为:防止Fe2+被氧化;(2)FeCl2溶液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3)煤油起隔绝空气的作用,故答案为:隔绝空气(排除氧气对实验的影响);(4)因Fe2+能与Fe(CN)63-反应生成蓝色沉淀,则可用K3[Fe(CN)6]溶液检验Fe2+ , 而在第三支试管中溶液变红说明其中含有Fe3+ , 故答案为:Fe2+、Fe3+、可逆反应。
(1)配制 FeCl_2??????_???é??_要考虑Fe2+具有还原性,加入铁粉或铁钉防止Fe2+被氧化,还需考虑Fe2+为弱离子会水解,将氯化亚铁溶解在盐酸中,并加蒸馏水稀释。
(2)Fe2+的检验,先加KSCN不变色,再加氯水,溶液变成血红色;或用 K3[Fe(CN)6]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也可用氢氧化钠,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3) Fe3+具有氧化性,能将I-氧化为I2,被 CCl4 萃取,得到紫红色的I2的CCl4溶液。
15.答案: (1)Al_2O3???6H_+ =2Al3++3H2O
(2)SiO2+20H-=SiO32-+H2O
(3)硫氰化钾溶液
(4)NaHCO3;治疗胃酸过多 【来源:21cnj*y.co*m】
解析:根_??????????????????_知A为SiO2 , 滤液B含有氯化铝、氯化铁、氯化镁等,C为氢氧化铁、氢氧化镁,D含有氢氧化钠、偏铝酸钠、氯化钠,E中含有NaCl、NaHCO3 , F为Al(OH)3 , X为Fe2O3、MgO等,Y为氢氧化钠、偏铝酸钠,Z为Al(OH)3 , K中含有NaHCO3 , 则:(1)Al2O3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氧化物不能拆,离子方程式为:Al2O3+6H+ =2Al3++3H2O;(2)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二氧化硅不能拆,故离子反应方程式为:SiO2+20H-=SiO32-+H2O;(3)Fe3+与硫氰化钾溶液反应,使溶液变红色,检验滤液B中是否含Fe3+离子的方法为:取少量滤液B,向其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滤液中含Fe3+ , 溶液不变红色,说明滤液中不含Fe3+;(4)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滤液E、K中均含有的溶质是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制纯碱或做发酵粉等。
由工艺流程甲可_??????é???????????_盐酸反应得固体A和滤液B,则固体A为SiO2 , 滤液B含有氯化铝、氯化铁、氯化镁等,滤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可推知沉淀C为氢氧化铁、氢氧化镁,滤液D含有氢氧化钠、偏铝酸钠、氯化钠,所以向滤液D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与碳酸氢钠,沉淀F为Al(OH)3 , 滤液E中含有NaCl、NaHCO3;根据工艺流程乙可知,铝土矿中的Al2O3、SiO2能和氢氧化钠反应,可知固体X为Fe2O3、MgO等,滤液Y为氢氧化钠、偏铝酸钠,滤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沉淀Z为Al(OH)3 , 滤液K中含有NaHCO3 , 据此判断。
16.【答案_???_???1???F_eCl2;O2
(2)2Na2O2+2 H2O=4NaOH+O2↑;Fe3++3OH-=Fe(OH)3↓
(3)KSCN或NaOH;溶液变红或产生红褐色沉淀
解析:由上述转化关系_????????????????·?_知通常情况下A为固态金属单质,B、D为气态非金属单质,E为淡黄色固体,F为无色液体,J为红褐色沉淀,推断J为Fe(OH)3 , F为H2O,E为Na2O2 , G为NaOH,D为O2 , 判断A为Na,B为Cl2 , C为NaCl,I为FeCl3 , H为FeCl2 , (1)H的化学式为FeCl2; D的化学式为O2;(2)①E+F→D+G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②G+I→C+J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OH—=Fe(OH)3↓;(3)I为FeCl3 , 若要检验I物质的阳离子所加入的试剂是KSCN或NaOH,实验现象为: 溶液变红或产生红褐色沉淀。
已知通_????????????A???_固态金属单质,B、D为气态非金属单质,E为淡黄色固体,F为无色液体,J为红褐色沉淀,推断J为Fe(OH)3 , F为H2O,E为Na2O2 , G为NaOH,D为O2 , 判断A为Na,B为Cl2 , C为NaCl,I为FeCl3 , H为FeCl2 , 据此分析回答问题。
四、实验探究题
17.答案: (_1???FeSO_4具有还原性,露置在空气中,容易被氧气氧化为Fe2(SO4)3
(2);
(3)化肥中肯定有Fe2(SO4)3(假设a不成立);溶液中存在Fe3+ , 遇NaOH产生红褐色沉淀,因此看不到Fe2+与NaOH反应生成沉淀的颜色变化(现象被遮盖等)或Fe2+已全部被氧化为Fe3+ , 溶液中无Fe2+ , 因此看不到预期现象
(4)
(5)化肥成分含有FeSO4和Fe2(SO4)3(假设b成立);实验ⅲ证明了溶液中有Fe3+;实验ⅳ中加入氯水后溶液颜色变深,说明Fe3+增加,证明原溶液中有Fe2+ , 所以溶液中既有Fe3+ , 也有Fe2+ , 即假设b成立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解析:(_1)?????????è??_b的依据是FeSO4具有还原性,露置在空气中,容易被氧气氧化为Fe2(SO4)3;故答案为:FeSO4具有还原性,露置在空气中,容易被氧气氧化为Fe2(SO4)3;(2)根据实验ⅰ的预期现象,白色沉淀、变为灰绿色、最后出现红褐色沉淀可知相应的方程式为 , ;故答案为: ; ;(3) 由实验ⅱ的现象溶液变红色可得出的结论,化肥中肯定有Fe2(SO4)3(假设a不成立); 根据实验现象,推测实验ⅰ实际现象与预期现象不符的原因可能为溶液中存在Fe3+ , 遇NaOH产生红褐色沉淀,因此看不到Fe2+与NaOH反应生成沉淀的颜色变化(现象被遮盖等)或 已全部被氧化为Fe3+ , 溶液中无Fe2+ , 因此看不到预期现象;故答案为:化肥中肯定有Fe2(SO4)3(假设a不成立);溶液中存在Fe3+ , 遇NaOH产生红褐色沉淀,因此看不到Fe2+与NaOH反应生成沉淀的颜色变化(现象被遮盖等)或Fe2+已全部被氧化为Fe3+ , 溶液中无Fe2+ , 因此看不到预期现象;(4) 实验ⅳ中氯水参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故答案为: ;(5) 由实验现象可推知化肥成分含有FeSO4和Fe2(SO4)3(假设b成立);实验ⅲ证明了溶液中有Fe3+;实验ⅳ中加入氯水后溶液颜色变深,说明Fe3+增加,证明原溶液中有Fe2+ , 所以溶液中既有Fe3+ , 也有Fe2+ , 即假设b成立;
故答案为:化肥成分含有F_eSO4???F_e2(SO4)3(假设b成立);实验ⅲ证明了溶液中有Fe3+;实验ⅳ中加入氯水后溶液颜色变深,说明 增加,证明原溶液中有Fe2+ , 所以溶液中既有 ,也有Fe2+ , 即假设b成立;
(1)FeSO4具_???è???????§??????_被氧气氧化为Fe2(SO4),据此分析;(2)根据白色沉淀、变为灰绿色、最后出现红褐色沉淀的现象可推断出该反应为氢氧化亚铁转化为氢氧化铁的反应,据此解答;(3)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可推断含有Fe2(SO4)3;实验ⅰ实际现象与预期现象不符的原因可能为溶液中的Fe3+遇NaOH产生红褐色沉淀,红褐色沉淀遮盖了白色的氢氧化亚铁沉淀,也可能为Fe2+已全部被氧化为Fe3+ , 溶液中无Fe2+ , 因此看不到预期现象,据此解答; (4)氯水中氯气氧化了亚铁离子,据此写出离子反应式; (5) 由实验现象可推知化肥成分含有FeSO4和Fe2(SO4)3(假设b成立);实验ⅳ:溶液X中加入1滴KSCN,再加入1 mL氯水,颜色比ⅲ深,说明含有Fe2+ , 且Fe2+被氯水氧化为Fe3+,实验ⅲ,溶液X,加入1滴KSCN,再加入1 mL水,溶液显红色,说明含有Fe3+ , 综合实验ⅲ、ⅳ得出结论;
18.答案: (1)3Fe+4H2O(g) Fe3O4+4H2
(2)吸收水蒸气,干燥氢气
(3)黑色固体变红,右端管壁有水珠
(4)Fe3O4+8H+=2Fe3++Fe2++4H2O;b;82.5%;答案一:铁粉也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二价铁。答案二:产物是FeO和Fe2O3的混合物也能得到现象1和现象2
解析:(1)_B???é??????°?è??_气发生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g) Fe3O4+4H2;
(2)生成的氢气中含有水蒸气,与氧化铜反应之前需要除去,则D中碱石灰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干燥氢气;
(3)在加热的条件下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则E中实验现象是黑色固体变红,右端管壁有水珠;
(4)①B中产物是四氧化三铁,与稀硫酸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Fe3O4+8H+=2Fe3++Fe2++4H2O。
②由于溶液中含有铁离子和亚铁离子,要检验亚铁离子,可以利用气还原性,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检验,则试剂A是酸性KMnO4溶液,【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故答案为:b;③生成氢_?°???????è?¨???é??_是0.0735L÷24.5L/mol=0.003mol,根据方程式3Fe+4H2O(g) Fe3O4+4H2可知消耗铁是0.003mol×3/4=0.00225mol,质量是0.00225mol×56g/mol=0.126g,则参加反应的铁粉占称取铁粉的百分数为0.126g/0.1527g×100%≈82.5%;2-1-c-n-j-y
④由于铁粉也_??????????¨????é??_反应生成二价铁,另外如果产物是FeO和Fe2O3的混合物也能得到现象1和现象2,所以即使得到了现象1和现象2的实验现象,也不能确定所得固体成分为Fe3O4。

(1)铁与水_è???°?????????????_四氧化三铁和氢气;
(2)碱石灰可吸收水蒸气;
(4)①四氧化三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硫酸亚铁和水;
②证明含有亚铁离子可利用亚铁离子的还原性来进行;
③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百分含量。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