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极了”与“糟透了”

文档属性

名称 “美极了”与“糟透了”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3-14 12:1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美极了”与“糟透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给与了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的人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了父母的爱。
学习目标:
1.认识1个正字,会写9 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段落。
3.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和联系。
重难点:认识两种不同评价方式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借题激取。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了解什么?或者产生了哪些疑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字读准,把句子读通顺;也可以师生轮读,互相评价,通过激发兴趣,展开竞赛等形式鼓励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
三、仔细品读,读中体会情感
(一)、学习“童年的故事”这部分内容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童年的故事”这部分内容,并勾划出感受最深句,想想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全班交流,各抒己见。
教师适时点拨,进行“学法指导”。
a.读了第一自然段,我体会到母亲很兴奋。
师:你体会得多好,能不能把你的经验向同学们介绍一下,是怎么体会到母亲的兴奋?
(从“眼睛发亮、兴奋地嚷、赞扬、拥抱”体会到的)
师:原来你是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的。你能不能学着母亲的语气,兴奋地嚷着——
(生有感情地朗读)
引导:要知道,当时“我”才几岁?——是啊!七八岁就能写诗,多了不起啊,作为一个母亲,看到自己的孩子七八岁就能写诗,该是何等地兴奋、激动呢?
小结:这一段短短几句话,通过母亲的神态、语言、动作,把母亲看到“我”写了第一首诗的那种兴奋、欣喜和自豪表现得淋漓尽致。全班同学齐读一遍,读出母亲的那种兴奋、自豪。
b.“我”的心情是既腼腆又得意洋洋。
师:“腼腆”是什么意思?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回答。)
师: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体会,你对课文的理解会更透彻。生活中,大家肯定有过被人赞扬的时候,所以,这种既腼腆又得意洋洋的感受相信对每个同学都不会陌生。
c.“迫不及待”——我想早点让父亲看到我写的诗。
师:我巴不得立刻与父亲分享这份喜悦。因此,朗读这段话的速度应该稍快一点。(生朗读这段话)
师: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一个七八岁的小孩正满怀信心地期待父亲的到来。
3、分角色朗读父母亲的对话。
师:同学们掌声是对你们朗读的最好评价。
找出父母亲对话过程中,“我”的神态变化的语句。
根据同学的回答打出相应课件。
①我把头埋得低低的, 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很长的时间。
②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
③我再也受不了了,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痛哭起来。
这几句话准确地写出了作者当时的心里感受。体会“我”神态的变化,并通过朗读表现出这种变化。
通过反复朗读,大部分同学此时已能够体会到“美极了”是母亲赞赏“我”八岁能写诗,是为了鼓励“我”;“糟透了”是父亲对诗本身的批语,是为了警告“我”别太骄傲了。
【评析:以生为本,自由表达。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不是看教师讲授给学生多少,而要通过教师的点拨,学生自己真正悟到了多少,体验了多少。即使孩子理解得不够准确、深刻、丰富,但其意义却完全不一样。这里突出了孩子的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以读为本,读中感悟。通过朗读,加深感情的表达,深刻体会人物心感情变化,同时,还加强了朗读指导,重视朗读的过程。学生在品词析句、分角色朗读、联系生活经验中,将无声的语言转化声情并茂的有声语言,将枯燥的文字变成立体的形象,是文章的情趣与学生的感悟融为一体,使朗读变成一种享受。一遍又一遍体会亲切、动情。】
(二)学习“长大的认识”这部分内容
师:默读“长大的认识”这一部分。读完后,有疑难的提出来在小组里讨论交流,能解决的小组里自行解决,小组里解决不了的,小组长做好记录,提出来,全班同学一起来探讨。
估计学生提出的主要问题有:
①长大后,作者为什么体会到自己当初是多么幸运?
②单凭母亲的这种爱,为什么会把人引入歧途?
③为什么说“美极了”也好,“糟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1、自由读书,小组讨论。
2、交流汇报,互相启发。
小结:母亲的鼓励使我一如既往地写作,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父亲经常用“糟透了”来评价我的作品,是他这种警告的力量,使我保持清醒的认识,让我得以不断地提高。
3、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段,进一步深化阅读感受。
【评析:读议结合,畅所欲言,教师辅以适当地点拨,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丰富了学生的认识,激发了学生爱的情感。】
四、总结提高,升华认识
师:作者长大后,越发体会到自己是多么幸运,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既有母亲慈祥、赞赏的爱;又有父亲严厉、深沉的爱。我们班每个同学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生活中你都感受到哪些不同的爱,谈一谈,让大家和你一起分享。
1、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感悟生活中不同的爱。
(慈祥的爱 鼓励的爱 宽容的爱 深沉的爱 期待的爱 严厉的爱 “恨铁不成钢”的爱……)
2、交流分享。
师:大家谈很好,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体会。一个人的生活中,既需要有人用鼓励的话语来为你增强信心,也需要有人用警告的言辞来鞭策你进步,你才能不断进取。
【评析: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发表自己的见解,互相启发,取长补短,把语文教学和学生生活经验及情感体验沟通起来,做到既学语文,又学做人。】
五、积累词语,欣赏佳句
1、这篇课文写得很美,你一定很喜欢文中的一些语句、段落,喜欢它,就多读几遍,把它背下来。
2、课后找一找描写“父爱”或“母爱”的文章,读一读。
【评析:课文内容的延伸,再次激活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板 书 设 计:
“美极了”与“糟透了”
鼓励 赞扬 严格 批评 爱
PAGE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