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9课 弯弯的小路 浙美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9课 弯弯的小路 浙美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10-22 23:20: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弯弯的小路
一、教学内容:弯弯的小路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物体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运用透视的方法画一条符合透视规律的小路。
2.在理解透视规律的基础上欣赏并评价美术作品。通过画路提高绘画的技能,逐步发展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3.通过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通过图片欣赏,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并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应用于绘画中,使描绘的物象更真实。
难点: 正确表现物体的前后透视关系。
四、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砂纸,色粉笔
学具:砂纸,色粉笔
五、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了解透视现象。
1.区别两幅图片,你发现有什么变化?

板书:近 大 远 小
2. 我们再来看一张照片,这是什么?它展示在你眼中的情景是怎样的?(越远的地方就越 ,最后 )。
3.这是一排同样大小的风筝,它高高的飞翔在天空中,看这些风筝,你又发现了什么?
小结:同学们,像刚才看到的图片,铁路、风筝,同样的一个物体,离我们近了,感觉就大一点,而离我们远了,感觉就小一点,这种近大远小的现象在美术学里叫做透视。
4.下面两条路,.哪条路比较有纵深感?

板书:近 宽 远 窄
5.透视现象能让物体产生强烈的纵深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画一条弯弯的小路。(板书——《弯弯的小路》)
二.深入探究,初次尝试
图片比较,找两条弯弯的小路的共同点。
小结:这两条路最后都消失于一点,这个点所在的直线我们叫做视平线,也就是消失线。
2.展示两张学校里的弯弯的小路,让学生和老师一起从远处与近处两个不同点在比划学校的这两条弯弯的小路。
3.师示范三种不同视平线的弯弯的小路,一边示范一边讲解。早画纸上先画出视平线,并在线上定一个点作为视线的消失点,然后在纸的底边上画路的两个点,这两个点的宽窄、前后发生变化,就会出现不同视觉效果的路边。请你也来画一条和老师不一样的弯弯的小路。(用白色的色粉笔在砂纸上画一条弯弯的小路)
4.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适当的点评。
三.感受路边的风景
你走过的小路旁都有些什么风景呢?
找茬游戏。(总结:所有画的路边的风景都是要与视平线垂直的)

欣赏几张路边的风景图,始终强调近宽远窄,近高远低,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板书:近高远低 近宽远窄)
5.欣赏同龄人作品 激发想象。(对于作品的有点进行讲评,激发学生)
(这位同学画的是乡间小路,旁边有农田,小屋,花花草草,景色真迷人)
(秋天,到公园里去走走,走累了还能到亭子里休息下,真是别有一番情趣。)
(这幅图画的很有想法,小作者的视角在天上,小路有遮蔽,是被云雾给挡住了,很有意境。)
6.教师示范在小路旁添加树木等风景,学生第二次作业,添加景物。
四.展示作业
把学生作业展示在黑板上
评价,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的方式进行评价。
五.拓展 名画欣赏
油画作品
《情系故土》 努尔 买买提 这幅油画作品非常朴素,但透露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气氛,这个场景是走在沙漠途中遇见的一条小路,据说之前刚刮过一场沙尘,天空灰蒙蒙的很有意境,正当他走过的时候有一丝微光,所以作者很快的拿笔画下了这个场景。
《林中小路》 列维坦(俄国) 这条小路跟我们平常走的小路非常不同,这条小路是用木桩搭建而成,走过这条小路,远处可能有更美的风景……
总结:今天我们用自己的方式画了一条弯弯的小路,也许路边还有更美的风景,所以我们平时要留心观察身边的透视现象。
板书设计
弯弯的小路
近 大 远 小 透
近 宽 远 窄 视
近 高 远 低 现
近 宽 远 窄 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