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叶蝴蝶

文档属性

名称 枯叶蝴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3-14 13:2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枯叶蝴蝶》教案设计
潘忠涛
教材分析:
《枯叶蝴蝶》是著名作家徐迟写的一篇文章,内涵丰富、耐人寻味,文章不仅语言美,而且哲理美。作者用鲜明的对比,充分说明了枯叶蝴蝶虽然伪装的彻底,但它并没有因此而逃脱人类的捕捉,从而说明装假作伪的行径瞒不过聪明的人。实际上,文章蕴含着这样的哲理:我们做人要坦诚,要表里如一。
学习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体会作者用词之精妙,描写之细腻;
2、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3、揣摩文中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过程与方法:
1、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2、通过自主思考与小组合作,符合关键语句的含义,探究文章主旨;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珍稀动植物的优良品质。
教学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一提起蝴蝶,我们的心头就会涌起无限的美感,类似于“翩翩起舞”、“飘逸多姿”、“色彩缤纷”、“娴静优雅”等美好的词汇也会随之而来。自古以来人们就喜爱蝴蝶,纷纷将蝴蝶入诗、入画、入音乐、入传说,庄生梦蝶,梁祝化蝶;还有以蝴蝶命名的山、水、花、草,更有用蝴蝶做为人的名字,器物的名字,蝴蝶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随耳可闻。说起蝴蝶文化,每个人都可以滔滔不绝,蝴蝶,成为有些人一生的钟爱,美的化身。蝴蝶家族支系庞大,枯叶蝴蝶便是其中独特的一员。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徐迟的一篇文章《枯叶蝴蝶》,来了解这种蝴蝶的特点、处境以及它带给人们的思考。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整体感知:
(一)检查预习:
读准划线字的读音,并解词:
收敛 翱翔 枯槁 逸出 憔悴 阖上
(二)通过初读,回答下列问题:
1、枯叶蝴蝶的产地在哪里?(娥眉山下,伏虎寺旁)
2、枯叶蝴蝶以枯叶命名的原因是什么?从文中找出句子来回答。
(第2段第一句话)
3、枯叶蝴蝶以枯叶命名的目的是什么?(伪装以保护自己)
四、重点探究:
(一)体会作者用词之精妙,描写之细腻:
1、枯叶蝴蝶是如何装假作伪的?(第三自然段)
2、下面我们仔细来看一看作者是如何描写枯叶蝴蝶的伪装的?在这段话中有些词语作者用的比较贴切,你能找出来吗?(收敛、隐藏、逸出、停止、变成等一系列的动词写出了枯叶蝴蝶伪装的过程,可见作者用词很准确)
3、还有没有哪些词语作者用的好?(枯黄、枯槁等形容词以及死灰颜色)
4、分析枯黄与枯槁的区别从而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枯黄,只是写出了它的色彩;枯槁,不光写出了色彩,更写出了它的神态。)除了比喻外作者在本段中还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
作者在这段话中运用了几个简单的动词、形容词并且加以排比、比喻两种修辞的运用,就写出了枯叶蝴蝶善于伪装的特点,可以说是栩栩如生,妙笔生花,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作文中也能像作者一样,精妙用词,细腻描写。
(二)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1、枯叶蝴蝶如此费心尽力的通过伪装来保护自己的目的达到了吗?(没有)结果怎样?(没有逃脱被捕捉的命运;这种生物已经濒临灭绝了)
2、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结果呢?(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提示:它很美丽,它的伪装更引起了人的注意;人比枯叶蝴蝶更善于装假作伪,枯叶蝴蝶的伪装瞒不过人;捕捉它有利可图;禁令太晚了;国家的禁令更说明了它的珍贵,越禁越捕,价钱越来越高了,人们受到利益的驱动,禁而不止。
以上,作者都是写了枯叶蝴蝶因为装假作伪所带来的凄惨命运,那么,作者对枯叶蝴蝶有没有赞美之词呢?(第一自然段)
3、它在什么时候是美丽的?(展开双翅)
对,是展翅飞翔的时候,看来,飞翔是蝴蝶的本色,失去了本色,也就失去了生命,也就失去了光彩夺目,也就失去了美。
至此,你明白了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用意何在了吗 作者是通过枯叶蝶的遭遇生发出做人的道理思考,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主张?(既然有一对美丽的如真理的翅膀,我们永远也不愿阖上它们;我要我的翅膀两面都光彩夺目;我愿这自然界的一切都显出他们的真相。教师引导学生:追求生活中的真善美,生活就是美,自然就是美,这里是作者对真正的美的呼唤)
4、“我要我的翅膀两面都光彩夺目”这句话如何理解?
提示: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翅膀两面”指人的内心和外在行为。“我要我的翅膀两面都光彩夺目”是指做人要表里如一,不但要有外在美,还要有内在美。这一议论句,总结了全文,形象地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教师总结:作者写作本文正是要告诫我们不要装假作伪,要以真面目示人,坦诚做人。
(三)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提示:分析句子含义应注意抓住关键词去理解
1、但是他还是逃不脱被捕捉的命运,不仅因为它的美丽,更因为他那用来隐蔽它的美丽的枯槁与憔悴。
提示:美丽的蝴蝶不难发现,但会隐蔽自身美丽的蝴蝶却是罕见的,因而它身价不菲,枯叶蝴蝶的“被捕”,就是因为它善于伪装。
2、国家的禁止更增加了它的身价。枯叶蝶真是因此而要绝对的绝灭了。
提示:保护濒危物种就是呵护我们生存家园的完整,一些见利忘义者却置法律于不顾,为金钱铤而走险。“绝对”是没有任何条件,不容置疑的意思。枯叶蝶的下场可想而知。此句表明作者对枯叶蝶命运的担忧,对利欲熏心者的憎恨。
五、拓展延伸:
我们与所有的动植物共同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因此保护珍稀动植物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那么同学们能谈一下具体怎样保护珍稀动植物,保护我们的家园吗 (学生畅所欲言)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枯叶蝴蝶》,懂得了做人要坦诚,要以真面目示人,要表里如一,不要装假作伪的道理,在这里我送给大家一句话:让诚实成为品格,让学习成为习惯。这是本文给我们的启示,也是我们做人的最高境界!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做一个坦诚之人。
七、布置作业:必做题:《伴你学》自主学习和阅读探究题
选做题:描写一种小动物,注意用词准确,200字左右
八、板书设计: 枯叶蝴蝶
徐迟
装假作伪
枯叶蝴蝶———————————濒临灭绝
做人要坦诚 表里如一
九、教学反思:
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坚持在语文课中达到和谐高效的课堂效果,让学生在交流中悟哲理,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反思这节课,我加强了朗读指导,教学生朗读要注意语气、语调、语速、停顿,在朗读中品味语言,学习作者在语言上的写作特点,在不停的朗读中感悟文章所蕴含的哲理。当然,课堂不能仅仅局限于老师的“教”,还需要学生自主的“学”,因此,在设计本节课的过程中,我更注重了“合作探究”这一过程,给学生一个交流的平台,让学生的思想火花在这里得到碰撞,学生在这一节课中,发散思维,张扬个性,学生与课文对话,与老师对话等等,在对话的天空里,情感得到升华,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感受徐迟《枯叶蝴蝶》所蕴含的哲理。不足之处在于,学生在合作探究交流的时候,我没有较好的把握住节奏,导致课堂的拖沓。
PAGE
6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