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6课《演唱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6课《演唱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10-22 23:34: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用活泼愉悦的歌声准确地演唱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舞》,自信地为歌曲编创简单的动作,并乐于和小伙伴合作做歌表演或分角色舞蹈。
2、让学生在歌唱与表演中,充分体验舞曲的节奏特点与风格,享受合作表演和编创舞蹈动作带来的美感和愉悦感。
3、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感情,树立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的意识。
教学重点:
1、有表情并准确地演唱歌曲
2、为歌曲编创简单的舞蹈动作
教学难点:
1、“XX X0 ”节奏
2、“13 50”和“13 10”音高的区分与学习
教材分析: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这首歌曲选自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第三册,它是一首旋律优美的外国歌曲,在本册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材在这里安排本课是为了进一步加深、巩固以前所学过的4/2拍的节奏特点,学好本课中的四分音符的节奏,也为学生今后学好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其编写意图是让学生通过歌唱与表演体验音乐带来的乐趣。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头饰、信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收到了一封神秘的邀请信,这会是谁寄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
教师朗读邀请信内容:二(X)班可爱的同学,还有亲爱的秦老师,今天是我的生日,我想邀请你们来参加我的生日舞会,可以吗?和你们一样可爱的洋娃娃
师:哇!洋娃娃邀请我们去参加她的生日舞会哎!老师迫不及待了,你们呢?那我们乘坐小火车出发吧!(小火车课件)
三、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到了!(洋娃娃家课件,洋娃娃:你们好,我是洋娃娃。欢迎你们来参加我的生日舞会!这是我的好朋友小熊,舞会就要开始了,我要和小熊一起表演一段歌舞,你们会认真看吗?)
观看《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视频
师:鼓掌!她们的节目精不精彩?
她们唱的歌叫什么名字?(出示课题《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好听吗?
四、学唱歌曲
1、(课件洋娃娃和小熊:谢谢你们的夸奖,我想邀请你们过一会儿和我们一起表演可以吗?)(生:可以)
2、师:同学们,你们答应的可真快,可我们还没学呢!怎么表演啊!好吧!我相信我们班的同学都很聪明,一会儿就能学会了,是吧!那就要认真了哦!
3、聆听歌曲
思考:歌曲给你怎样的感觉?
A、欢快、活泼
B、沉闷、忧郁
4、一边聆听音乐,一边随音乐拍打节拍,感受歌曲的欢快、活泼(拍手、拍肩),
5、学唱歌曲旋律,用“la”进行模唱(钢伴)
教师先逐句进行教唱,一二句连唱,三四句连唱
6、寻找一二句和三四句旋律不一样的地方(出示图谱)
(一二句的最后“13 50”,三四句最后“13 10”)教师运用肢体语言来指导学生准确演唱音高位置
7、用“la”模唱歌曲旋律(钢伴)
教师提示学生运用肢体语言表示歌曲不一样地方的音高
8、朗读歌词第一段,按照歌曲节奏
复习休止符“0”的概念,解决“XX X0 ”的节奏
9、教师范唱歌曲第一段
10、学生填词演唱歌曲第一段(钢伴)
11、师生合作演唱歌曲第一段
教师演唱一三句,学生演唱二四句
齐唱歌曲第一段(钢伴)
12、学生自学歌曲第二段,教师指导
演唱歌曲第二段(钢伴)
13、跟音乐/钢伴演唱全曲
14、教师提示学生用欢快、活泼地情绪演唱歌曲,站起来唱,注意歌唱力度(录音伴奏)
五、编创与活动
1、为歌曲加上动作,教师带领学生学习
2、请学生上台分角色表演歌曲,头上带着洋娃娃和小熊的帽子,下面的学生唱歌
3、和《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视频一起表演歌曲,两人一组
4、请表演最棒的洋娃娃请下面的一位同学上台跳舞
教师提示歌词改为:洋娃娃和XXX跳舞……
洋娃娃和教师跳舞,教师用改变动作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改编歌词
请学生上台为歌曲改编动作和歌词,一起表演
教师总结
师:同学们,朋友之间相互有爱、相互协作是快乐的,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可以拉近我们的距离,那人与动物能不能也做到和谐相处呢?洋娃娃最好朋友的是谁?能说说你和动物之间的小故事吗?
师:保护动物,人人有责!(课件)
出示课件(洋娃娃:舞会结束了,谢谢你们的参加!今天我和小熊都很开心,再见!)
师:舞会结束了,太阳都下山了,我们也该走了,让我们一起唱着今天学习的歌曲,乘坐小火车回去吧!(播放小火车课件)
组织学生离开教室
师:请同学们唱着歌曲有秩序的离开教室,再见!
在小火车的轱辘滚动声中唱着歌曲离开教室
板书设计: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欢快、活泼地
“0”休止符
教学反思:
课上的比较轻松,环节的精心设计让学生相当的感兴趣,学生基本没有走神,语言相当富有童趣,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对歌曲的重难点有提出来解决,学生通过学习都可以很好的掌握,对歌曲的情感也可以通过歌唱的形式来表达出来。美中不足的是歌曲的音乐伴奏比教师的钢伴速度要快一些,当学生习惯了教师的钢伴后,换成音乐伴奏时速度有些跟不上,或许可以继续选择钢伴形式会好些。本节课教师的教态很自然,同时充分的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