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 春 舞 曲
教学理念: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体验到音乐的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青春舞曲》一课的教学中,主要是体验新疆民歌的风格特点,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相互合作,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歌曲练习和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欣赏维吾尔族民歌,使学生对维族音乐有初步的认识,了解和熟悉维吾尔族音乐特点,并可结合维吾尔族乐器、舞蹈动作,体会音乐与舞蹈的结合。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引导学生,学会节奏型练习,能用简单的维族动作进行歌曲表演,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及合作精神,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培养节奏感和创造力,训练协调性,加深对歌曲风格的理解。
2、在浓郁的音乐意境和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歌曲风格体验和表达歌曲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唱《青春舞曲》一歌。让学生了解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风格,并从中领悟青春易逝的道理,从而更加珍惜时间、爱惜时间,个个争做勤奋向上的好学生。
教学重点:
通过不同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和了解新疆民歌的音乐风格特点,并激发学生对青春的更深层次的理解,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演唱《青春舞曲》。
教学难点:
1、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掌握应学的知识。使课堂气氛活跃,充满青春气息。
2、歌舞表演活动
学情分析:学生所在年级是七年级年龄大约在12至14岁左右思维活跃,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对音乐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学生已具备初步识谱能力。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以解决问题为主的教学策略。学生通过基本节奏型的练习在老师的提示下解决问题
教具:多媒体课件、铃鼓
课型:新授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呢,老师先请大家欣赏一段舞蹈。请同学们猜一猜是哪个民族的歌舞呢?
多媒体播放舞蹈《掀起你的盖头来》
2、引导学生说出这是哪个民族的舞蹈?
那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
你们去过新疆吗?你们了解新疆吗?
那么我想请大家说一说你所了解的新疆。
3、请学生回答对新疆风土人情的了解。教师概括总结
师:原来新疆这么的引人入胜,那么大家想不想去新疆旅行呢?
今天我就要带着大家去新疆旅行,感受一下那里别样的风情。
(课件播放新疆风景图片)
师:我们一路领略了新疆的风光,民俗风情,那么现在我们的目的地到了,新疆吐峪沟村,
出示图片
它是新疆维吾尔族的历史文化名村,到了这里,我们的新疆之旅就正式开始了。到了一个新的地方我们应该怎样?
出示课件——“入乡随俗”
二、新课教学
1、出示图片
师:既然说到要入乡随俗,我们要看一看他们都有哪些民俗风情的。
2、介绍新疆的语言、服饰、风俗
3、出示节奏图式
讲授附点音符及其含义
学生通过附点八分音符举一反三理解附点四分音符
4、师:维吾尔族的朋友,个个能歌善舞,自古以来就有歌舞之乡的盛誉。
既然入乡随俗,那么我们到了维吾尔族不会唱他们维吾尔族的歌,不会跳维吾尔族的舞蹈行不行呀?
不着急,我们先来听一听维吾尔族的民歌,
5、播放歌曲,《青春舞曲》
引导学生讨论听了这首歌维吾尔族民歌之后有什么样的感受你觉得这个新疆维吾尔族的民歌有什么样的特点?
学生讨论回答
好的,那么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维吾尔族的民歌。
跟随音乐学唱歌曲
6、教师检查,并就困难之处进行指导,重点教唱。注意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三,拓展延伸
1、播放《青春舞曲》舞蹈视频
请学生仔细欣赏说出你最喜欢哪些新疆舞的典型动作。
2、跟老师一同学习新疆舞蹈的典型动作(翻腕、动脖子、托帽……)
小结:
美丽富饶的新疆令我们神往,优美、欢快的新疆歌舞令我们陶醉,让我们感受到青春的活力,也让我们感悟到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青春的脚步如行云流水,真正的光阴稍纵即逝,让我们把握青春,珍惜时光,刻苦学习,积极进取吧,因为只有在充实的人生中青春才会流光溢彩。
教学反思:
《青春舞曲》是一首少数民族音乐。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地区,素有“歌舞之乡”的美称,具有多元文化的鲜明特点,所以在这节课中,重点以歌曲教学为主,主要通过三个环节来完成:
第一环节导入部分,通过舞蹈欣赏以及优美的风景图片为歌曲学习做好铺垫。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将学生尽快的带入到歌曲的学习氛围中来。
第二环节歌曲的学习,通过学生自主参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会音乐的无穷魅力,懂得青春一去不复返,珍惜时光。从而得到感情的升华
第三环节是拓展环节,让学生充分感受维吾尔族音乐的节奏型。让学生结合肢体语言使气氛活跃起来,而且和本首歌曲的活泼欢快的气氛也很相符,在愉快的气氛中解决本节课难点。
但不足之处在于,歌曲学习中个别学生的节奏表现不够准确。延伸拓展环节舞蹈动作的表现中,学生略显羞涩不敢大胆表现自己。今后应在此方面多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