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30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6.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0-23 13:09: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吉鸿昌
杨靖宇
张学良 杨虎城
佟麟阁
赵登禹
李宗仁
彭德怀
十四年抗战,艰苦卓绝。北起松花江,南到珠江两岸,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打败了中国近代史上最凶恶的敌人,迎来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全民坚持抗战
二、中共七大
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
1.日本对华政策的转变:
(1)对国民党:
一、全民族坚持抗战
(2)对中共:
(3)对占领区:
政治诱降,辅之军事打击
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
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原因:广州、武汉沦陷后,日军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和国内资源紧张。
策略:
侵华日军疯狂掠夺物资
1931至1945年14年间日本在中国掠夺的资源、财物、粮食、榨取的劳动和蓄意破坏等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总值即在当时的二千亿美元以上。
2.各方抗战态度:
(1)国民党:
(2)中共:
(3)各民族各党派各政治派别:
汪精卫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
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
坚持抗战,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大生产运动。
求同存异,共同抗战
皖南事变
皖南事变发生于1941年1月6日,是国民党顽固派在新四军军部和所属部队决定北撤到长江以北苏皖敌后地区时精心策划的聚歼新四军部队于泾县茂林地区的一个极其险恶的反动阴谋,也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所发动的反共高潮中所犯下的最大的一次罪行。此次事变中,军长叶挺被囚,先后被囚于江西上饶、湖北恩施、广西桂林等地,最后被移禁于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集中营。在狱中叶挺受尽各种苦刑,仍坚贞不屈。
囚歌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着自由,
但也深知道--
人的躯体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
我只能期待着,
那一天--
地下的火冲腾,
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南泥湾
大生产运动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始终牵制着大量日本侵华兵力。据资料记载,根据地军民抗击日本兵力占侵华日军总兵力的比例,1938年为58%,1942年为63%,1944年为64%,为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中共坚持抗战,是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3、全民族抗战的表现
国民党
共产党
青年学生
广大妇女
工人
华侨
文艺界
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
在反“扫荡”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
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
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
成立抗战协会,宣传抗战,振奋士气
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
左权将军
妇女在上海街头宣传抗日
抗战期间,各界妇女缝制衣物支援前线
兵工厂工人正在制造弹药
旅美华侨在纽约唐人街上举行筹款救国大会,劝募献金支援祖国抗战
影响:
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1945年5月在延安召开。
七大会场
背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胜利,中国面临历史转折关头。
刘少奇在七大上作
《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时间
地点
主要
内容
政治上:
组织上:
思想上:
意义
二、中共七大
1945年5月
延安
总结了抗日战争的丰富经验;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规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 中国 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 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中共七大对统一全党的思想,指导全党的行动有重要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作
《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教材106页,材料研读: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共产党在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中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共产党最早举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旗;中国共产党开辟了敌后战场,坚持了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中共为抗战制定了正确的政治路线和军事战略;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了准备。
为什么说中共七大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是指全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形成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是为中国抗日战争和新民主民主革命的胜利指明了道路,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
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1.抗战胜利前的国际国内形势
(1)国际:德国在欧洲战场处于劣势败局已定;美国在日本投下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
(2)国内:中国军队对日寇发动全面反攻。
遭原子弹袭击后的广岛
苏联红军进入哈尔滨
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战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
广州人民欢庆抗日战争胜利
延安军民庆祝抗日战争胜利
日本天皇颁布投降诏书
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2.日本投降
抗战胜利的标志
日本向反法西斯同盟投降签字仪式
  1945年9月2日,在停泊在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了日本向反法西斯同盟投降的签字仪式。至此,中国14年抗战胜利结束,台湾也回到祖国的怀抱,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中国代表徐永昌代表中国
政府在受降书上签字
参加中国战区台湾省受
降典礼的中国代表合影
结合图片思考归纳抗战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国民党之正面战场
中共之敌后战场
爱国华侨之捐助
1945年8月8日苏联正式宣布对日作战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枚原子弹。
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
1.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① 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决定性因素(全民族抗战是胜利的根本原因);
②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作用;
③ 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外因)。
结论
中国抗战之胜利是正义的胜利,是团结的胜利,是中共领导的胜利。
中英《南京条约》签字仪式
《辛丑条约》签订
材料一:
材料二: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 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一直冲向中东…… 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吞并埃及,斩断通往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
——美国总统罗斯福
抗战胜利有何重大意义?
材料二:抗击时间最长、付出代价最大、牵制和消灭日军最多,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为欧洲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做出的历史性贡献。 ——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
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人;中国损失财产达1000余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5000亿美。
2.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1)国内意义: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2)国际意义: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团结才能御辱。
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牢记历史,以史为鉴
抗日战争留给你哪些感悟和启示呢?
吉鸿昌
杨靖宇
张学良 杨虎城
佟麟阁
赵登禹
李宗仁
彭德怀
民族之魂:爱国主义
当硝烟散尽,回望历史,抗战精神永恒。
抗日战争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什么呢?
1、“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这首童谣反映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
A.实行了全民族的抗战
B.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C.进行了正面战场抵抗
D.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2、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 )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中共“七大”
A
D
3.“这里本是黄土高原上一片贫瘠的土地,自从红军长征来到这里,它就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地名逐渐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思想制高点。”下列各项能体现材料观点的是( )
A.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B.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D.召开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
4、1945年8月,《新华日报》的一篇社论中写道:“八年间的死亡留徙,苦难艰辛,在今天获得了报酬了……接受了他们的无条件投降。”材料中的“这一天”是 ( )
A.8月5日 B.8月10日
C.8月12日 D.8月15日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