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张PPT)
第二十六课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课程标准
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史料探究研读
速效提能演练
课外视野拓展
第二十六课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教材研读学案
要点轻巧突破
教材研读学案
一、电脑与网络
1.电脑
(1)诞生: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 _____正式诞生。
(2)发展方向
①存储量更大,_____________更快。
②体积更小,更轻便实用。
美国
运行速度
(3)功能
①能够存储________和进行计算。
②可以代替________进行高水平的脑力劳动。
(4)应用:广泛应用于________、办公等各个领域,也走进了_______。
信息
人脑
生产
家庭
2.网络
(1)出现:国际互联网利用通信技术把独立的计算机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__________信息网络。
(2)影响
①打破常规的空间与时间的界限,将_______联系在一起。
全球性
世界
②改变了传统的______________方式。
③推动了“_____________”的诞生,大大提高了__________________。
④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__________、思维方式和__________。
信息传播
新经济
劳动生产率
思想观念
生活方式
图文探究
仔细观察图片,你知道此界面是在什么屏幕上出现的吗,这项发明最早出现在哪个国家?
提示:电子计算机;美国。
二、探索生命的奥秘
1.形成:20世纪70年代,由于得到化学、_______等领域技术进步的支持,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来研究________原理的生物工程技术正式形成。
2.应用:被应用于实际,在农业、医药等行业中生产出______制品。
计算机
生命
生物
3.核心:______________ (或称基因工程)是生物工程的核心技术。
(1)1990年,被誉为生命科学“登月计划”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式启动,我国于_________加入这项计划。
遗传工程
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
1999年
(2)进入21世纪,该计划取得重大成果,完成了人类基因组的_________和对人类基因图谱的初步分析。
(3)1997年,人类第一次用哺乳动物已分化的体细胞进行__________成功。
框架图
克隆
三、登上太空
1.成就
(1)1957年,_______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创造了宇航事业伟大的开端;1961年,苏联发射“东方一号”载人__________,_______成为人类第一个飞上太空的人。
苏联
宇宙飞船
加加林
(2)美国于1969年发射的“阿波罗-11”号登月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_______________和奥尔德林登上月球;_______________的出现是宇航事业的又一个里程碑。
2.意义:航天事业的发展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
阿姆斯特朗
航天飞机
思考探究
俄罗斯把每年的4月12日定为宇航节,历年都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你知道这是纪念什么重大事件吗?
提示:为了纪念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乘坐“东方一号”宇宙飞船首次飞上太空。
要点轻巧突破
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宇航技术产生的时间、国家及成就
领域 时间 国家 成就
信息技术 1946年 美国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
生物技术 21世纪 — 完成人类基因组的框架图和对人类基因组图谱的初步分析
1997年 英国 克隆技术
宇航技术 1957年 苏联 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61年 苏联 发射“东方一号”载人宇宙飞船
1969年 美国 “阿波罗—11”号登月飞船成功登陆月球
1981年 美国 第一架航天飞机试飞成功
针对训练1 人类第一个飞上太空的人是( )
A.阿姆斯特朗
B.加加林
C.杨利伟
D.儒勒·凡尔纳
解析:选B。加加林于1961年乘坐“东方一号”载人宇宙飞船登上太空,是世界第一人。
20世纪中期人类飞天梦想实现的原因
1.科学技术的发展,如现代物理学和天文学不断发展、现代火箭技术不断成熟。
2.工业社会的种种弊端制约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人类希望向宇宙寻求解决矛盾的方案。
3.大国之间的竞争更加快了人类飞向宇宙的步伐。如:继苏联飞上太空后,美国奋起直追,于1969年登月成功。
4.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
针对训练2 人类实现飞天梦想的原因有( )
①科学技术发展 ②物理学理论的重大突破 ③天文学不断发展 ④工业社会弊端的刺激 ⑤苏联、美国的科技、军事技术竞争 ⑥古代“飞天”技术的借鉴 ⑦科学家们的努力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③⑥
C.①②③④⑤⑦
D.①③④⑤⑥⑦
解析:选C。本题可用排除法,通过审读选项,知道⑥是错误的,因为古代没有飞天的相关技术,故排除含⑥的选项。
互联网的背景、特点及评价
1.背景
(1)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互联网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2)20世纪60年代,在美苏争霸的“冷战”期间,美国出于和苏联争夺世界霸权的需要,加紧了对信息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直接推动了互联网的产生。
2.特点:界面直观、音色兼备、链接灵活和高速传输。
3.评价
(1)积极影响:①引起了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变化,人类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②引起了人们工作和生活方式的革命,同时也引起了一场学习的革命。
(2)消极影响:①青少年沉迷于网络,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②垃圾信息、网络病毒等影响了经济安全与社会稳定。
针对训练3 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下列哪些是网络给我们带来的问题( )
①信息泛滥、垃圾信息 ②网络犯罪 ③过分沉迷、不能自拔 ④环境污染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B。网络把人们带入信息时代的同时,也为不健康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方便;网络化游戏,易让青少年沉迷其中;网络安全、网络犯罪等随之出现,给学校、家庭和社会带来诸多问题。环境污染并不是网络带来的危害。
归纳综合
一个核心:当代高科技概况及其与人们的生活的密切联系。
多个领域:主要是计算机、生物技术和航天事业发展。
影响:高科技使人类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人类生活产生了重要作用和影响。
史料探究研读
【史料★文本】
1.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教材P110)
(1)属性:实物图片。反映的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2)信息:反映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体积比较大,反映了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产生。深层信息结合当今的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反映了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方向:储量更大,运行速度更快;体积更小、更轻便实用。
(3)价值:对学习和研究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有很重要价值。
2.美国“阿波罗”号登月成功(教材P112)
(1)属性:实物图片,太空拍摄。
(2)信息:反映了美国宇航员登上了月球,反映了美国航天技术的进步,是登月现场的真实再现。
(3)方法:注意宇航员的装束和月球表面等信息。
(4)价值:对学习和研究美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
【史料★应用】 第三次科技革命(电子计算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新科学技术革命,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还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这次科技革命被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现,既是由于科学理论出现重大突破,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的形成,也是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各国对高科技迫切需要的结果。美国1946年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于计算炮弹弹道的。
材料2:新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代表电子计算机问世以后,仅仅三十年就经历了五代。平均每六年其运转速度就提高10倍,存储量增加20倍。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相比,20世纪80年代生产的电子计算机的运转速度增加了30万倍,体积却大为缩小,有天壤之别。
请回答:
(1)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与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什么关系?
(2)电子计算机的发明最初是为了满足什么需要?
(3)材料2反映出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高科技的发展有什么特点?
【全解全析】
审材料 材料反映的主要是电子计算机的相关内容
审设问 解答本题要注意结合材料的内容进行回答。材料1给出了电子计算机出现的原因,材料2最关键的内容为“新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
扣教材 电子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
条理作答 (1)电子计算机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大成果,也是其重要标志和内容
(2)电子计算机的发明最初是为了满足战争和军事的需要
(3)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高科技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新技术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大为缩短
速效提能演练
课外视野拓展
中国三次登上太空
2003年10月15日至16日,中国成功进行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中国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太空运行十四圈,历时21小时23分,顺利完成各项预定操作任务后,安全返回主着陆场。
2005年10月12日至16日,中国成功进行了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中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太空运行七十六圈,历时四天十九小时三十三分,实现多人多天飞行并安全返回主着陆场。
2008年9月25日至28日,中国成功进行了第三次载人航天飞行,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乘坐“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太空运行45圈,历时约68个小时,航天员翟志刚首次在太空进行了太空行走,为后来中国建立空间站做出贡献。在飞行中,“神舟”七号还放出伴飞小卫星来拍摄神舟七号的图片。“神舟”七号最终在2008年9月28日下午成功在主着陆场回收。
附:课内答疑站
一、阅读与思考(教材P113)
为什么要制定和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提示:非常有必要制定和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这是因为互联网的发展为青少年的全面健康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但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互联网使垃圾信息、网络安全、网络犯罪等问题随之出现。同时,互联网创造了一个虚拟的社会,使一些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久而久之,可能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产生消极影响。特别是一些腐朽落后的文化和信息通过网络传播,更易于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
二、解析与探究(教材P113)
我们应该怎样认识信息网络化发展带来的机遇?
提示:信息网络化的迅速发展,使各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联系更为便捷,相互影响也更加直接。信息网络化直接导致了军事领域的革命性变革,空前地提高了军队的信息战、网络战能力,数字化部队建设已成为发达国家军队建设的重点。
信息网络化还为各种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便捷的渠道,成为当今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手段等。这是信息网络化发展给我们带来的机遇。但我们也要看到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利用信息网络化刺探军情、窃取经济情报、进行思想腐蚀等给国家带来的危害。我们要抓住信息网络化给我们带来的好的机遇,同时又要提高自身对信息网络化的负面影响的防卫能力。
三、自我测评(教材P113)
概括说明现代信息技术等高新科技的发展对人类产生的影响。
提示:20世纪,电子计算机、遗传工程、航天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着整个世界。
计算机的出现,把人类社会引入信息时代;网络使地球缩小成为一个村;知识经济兴起,人类的交往和交流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生命奥秘的不断探索,在农业生产、动物饲养和医药研究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航天科学的发展为人类开辟了更广阔的活动和生存空间。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