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课件(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课件(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0-23 19:04: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中华民国的创建
孙中山是二十世纪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人物,
被尊称为“国父”。
一.共和建立—中华民国的建立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中华民国建立的背景
武昌起义胜利后全国
各省纷纷宣布独立,
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
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
中华民国建立的时间、地点、
临时大总统、纪年法、意义?




临时大总统
纪年法


1912年1月1日
南京
孙中山
1912年为民国元年
孙中山与临时参议院议员合影
民国纪年法与公元纪年法的换算
1911年
1912年
民国元年
(民国纪年)
(公元纪年)
1913年
1917年
1915年
民国2年
民国4年
民国6年
民国纪年法=公元纪年-1911
1949年换算成民国纪年是?
民国38年
八路军的臂章上的“中华民国27年”,
应是公元纪年的哪一年?
A.1936年
B.1937年
C.1938年
D.1939年
C
贞观4年
康熙14年→民国16年




临时大总统
纪年法


1912年1月1日
南京
孙中山、黎元洪
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
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性质:
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中华民国建立的意义
五色旗
中华民国国旗
中华民国国歌
亚东开化中华早,
揖美追欧,旧邦新造。
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
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临时政府成立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与我友邦益增睦谊,持和平主义,将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材料研读
你怎样看待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
南京临时政府的和平外交是在险恶的国际环境和纷乱的国内政治条件下的无奈之举。
二.共和危机—袁世凯窃取果实
1912年国内权力分布
职业:北洋大臣
私人军队称为“北洋军”
资本:
有军权
有钱
有人脉
好朋友:改良派
旧官僚
日本
德国
美国
英国
梦想:当皇帝
评价:窃国大盗
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
袁世凯
有钱
有军队
有人脉
没钱
没军队
没人脉


南北议和
1912年2月12日
清朝最后一个皇帝
——宣统帝溥仪
退位诏书
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下,
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三.共和遗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3月11日
颁布的时间
颁布的目的
防范袁世凯专制独裁,
确保中国走上民主共和道路。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以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主权在民
平等自由
三权分立
主要内容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
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性质
意义
辛亥革命的三大成果
三大成果:
推翻封建帝制
建立中华民国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阅读鲁迅小说:
《故乡》《风波》《药》《阿Q正传》
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
——巴尔扎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