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2-4 光的折射
青岛第57中学 张贤胜
空气
水
(玻璃)
入射光线
反射光线
N
B
A
O
入射角
反射角
入射点
反射面
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
入射光线
折射光线
N
O
入射角
折射角
入射点
界面
水
空气
特例:
光垂直于界面入射
水
空气
空气
玻璃
特例:
光垂直于界面入射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水
空气
空气
玻璃
折射 概念:
光从一种介质 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斜
光的反射定律
(1)三线共面
(2)两线分居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折射规律
回顾实验: 1.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都在同一个平面内
实验探究1: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都在同一个平面内?
水
空气
水
空气
初步结论1: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
回顾实验: 2.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 分居法线两侧
N
O
A
B
实验探究2:
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是否
分居法线两侧?
水
空气
水
空气
初步结论2:
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水
空气
水
空气
N
O
A
B
回顾实验: 3.反射角跟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N
O
A
B
回顾实验: 3.反射角跟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N
O
A
B
回顾实验: 3.反射角跟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实验探究3:
光从空气进入水或玻璃时,折射角 跟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水
空气
(玻璃)
初步结论3: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水
空气
实验探究4:
光从水或其他介质进入空气中时,光线将向哪个方向偏折
水
空气
初步结论4:
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水
空气
玻璃
空气
反射时光路可逆
在折射现象中
——光路是可逆的
光的折射 定律:
(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
(2)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 ●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质中时:
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 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
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1.下列折射光路图中,正确表示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是( )
B
【反馈练习一】
A B C D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其传播方向都会改变
B.光从玻璃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不会改变
C.光在水面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一定偏向法线
D. 光从空气垂直射向水中时,折射角为0°
D
水中的鱼看起来变浅是由于光的 现象造成的。人眼在空气中看水中的鱼时,水中鱼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折射光线
法线进入人眼,人逆着折射光看到的是由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的变
的 像,真正的鱼在像的下方。
折射
远离
浅
虚
池水“浅”吗?
折射 使池水看起来“变浅”
1.用枪射击水中的鱼,应瞄准( )
A.看到的鱼 B.看到的鱼的上方
C.看到的鱼的下方 D.看到的鱼的左边
【反馈练习二】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下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
B. 池水看起来变浅
C. 透过不平整的窗玻璃看到室外的高楼变形了
D. 平静的水面映出桥的“倒影”
D
C
3.为什么筷子看起来“折断”了?
P/
水
空气
P
答: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弯折,这是由于从水面下筷子上射出的光,进入空气中时发生___现象,折射光线 (填“远离”或“靠近”)法线造成的。
折射
远离
小 结
知识——
方法——
1.下列现象不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 )
钢笔“错位” 小孔成像 见鱼“变浅” 筷子“弯折”
A B C D
B
【课堂检测】
2.为什么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
答:这是由于光的 现象造成的。池底反射的光从水斜射向空气中,折射光线 (填“靠近”或“远离”)法线进入人眼,眼睛逆着折射光看到的是由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的变
(填“深”或“浅”)的 (填“实”或“虚”)像,看起来池底抬高了,所以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
折射
远离
浅
虚
【课堂检测】
3.在探究光折射时光路是否可逆的实验中,想到——折射时三线共面、两线分居,反射时也是三线共面、两线分居,进而推测光在折射时也像反射时一样,光路可逆。这种科学研究方法是 法。
类比
【课堂检测】
作业:
《课本》P49 第1、2、3、4题
a
N
N’
O
A
B
C
四线共面
A
N
O
C
A
O
N
C
大
大
水
空气
入射角
折射角
小
小课题 §2-4光的折射 课型 新授课 授课人 青岛57中 张贤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光的折射、折射光线和折射角②理解光的折射定律
过程与方法 ①经历光的折射定律的探究②领会“类比-实验探究”的科学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同学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的理想;认识到小组合作的意义。
重点 光的折射定律
难点 实验方案的设计
教法学法 “类比——实验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媒体 多媒体课件、激光笔、水槽、水、蚊香、玻璃砖
主 要 教 学 过 程
教学程序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新课 光的折射现象 演示:让一束激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引导学生观察现象。 观察、思考
进行新课 一、光的折射概念二、光的折射定律1.折射时的几个名称。2.探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1)回顾反射实验(2)类比得出探究折射时三线是否共面的方案(3)进行探究实验(4)初步结论3.探究: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1)回顾反射实验(2)类比得出探究折射时两线是否分居的方案(3)进行探究实验(4)初步结论4.探究:折射角跟入射角的大小关系。(1)回顾反射实验(2)类比得出探究折射时折射角跟入射角大小关系的方案(3)进行探究实验(4)初步结论【反馈练习一】 利用演示实验结合课件得出光的折射概念引导学生类比反射给出折射的有关名称引导学生类比反射探究实验,设计折射探究实验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初步结论引导学生类比反射探究实验,设计折射探究实验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初步结论引导学生类比反射探究实验,设计折射探究实验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初步结论 理解观察、思考回顾思考、设计方案进行实验、观察现象思考、分析归纳 回顾思考、设计方案进行实验、观察现象思考、分析归纳回顾思考、设计方案进行实验、观察现象思考、分析归纳完成反馈练习一
进行新课 三、折射现象1.见鱼“变浅”2.池水“变浅”3.筷子“弯折”【反馈练习二】 引导学生找生活中折射的实例 小组讨论、交流回答完成反馈练习二
小结 知识和方法 利用板书进行知识小结利用课件进行方法小结 思考回顾
检测 课堂检测 给出检测题 当堂完成
布置作 业 《课本》P49 第1、2、3、4题 出示作业 课后完成
PAGE
12011-2012学年 第一学期 八年级物理
§2-4 光的折射 习题
【反馈练习一】
1. 下列折射光路图中,正确表示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是( )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其传播方向都会改变
B.光从玻璃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不会改变
C.光在水面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一定偏向法线
D. 光从空气垂直射向水中时,折射角为0°
【反馈练习二】
1.用枪射击水中的鱼,应瞄准( )
A.看到的鱼 B.看到的鱼的上方
C.看到的鱼的下方 D.看到的鱼的左边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下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
B. 池水看起来变浅
C. 透过不平整的窗玻璃看到室外的高楼变形了
D. 平静的水面映出桥的“倒影”
3.为什么筷子看起来“折断”了?
答: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弯折,这是由于从水面下筷子上射出的光,进入空气中时发生 现象,折射光线 (填“远离”或“靠近”)法线造成的。
【课堂检测】
1.下列现象不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 )
钢笔“错位” 小孔成像 见鱼“变浅” 筷子“弯折”
A B C D
2.为什么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
答:这是由于光的 现象造成的。池底反射的光从水斜射向空气中,折射光线 (填“靠近”或“远离”)法线进入人眼,眼睛逆着折射光看到的是由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的变 (填“深”或“浅”)的 (填“实”或“虚”)像,看起来池底抬高了,所以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
3.在探究光折射时光路是否可逆的实验中,想到——折射时三线共面、两线分居,反射时也是三线共面、两线分居,进而推测光在折射时也像反射时一样,光路可逆。这种科学研究方法是 法。
A B C D
P/
水
空气
P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