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雾和露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C.用久的灯泡钨丝变细是升华现象
D.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的“白气”,是从冰箱里冒出的水蒸气
2.下面对哈尔滨美景描述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初春,太阳岛上冰雷变成涓涓水流
B.盛夏,防洪纪念塔广场花朵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
C.深秋,中央大街的树上挂着洁白的雾凇
D.隆冬,松花江水变成剔透的冰
3、在北方的冬季,常见的几种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
A.?室外冰冻的衣服会变干
B.?房间窗户玻璃的表面会出现冰花
C.?湖面结了厚厚的一层冰
D.?正在跑步的人口中呼出的“白气”
4.下列措施中,能加快蒸发的是(
)
A.晾晒湿衣服时用衣架将衣服撑开
B.将蔬菜用保鲜袋封装后放入冰箱
C.酒精灯不使用时要盖上灯帽
D.春天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塑料地膜
5、某同学取一支示数为39.6
℃的体温计,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就直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他的实际体温是36.6
℃,则测出来的体温是(??
)
A.36.6
℃?
???????B.39.6
℃
C.37℃?????
??
D.76.2
℃
6、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出汗”或结“冰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玻璃窗上的“汗”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
B.
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生成的
C.
“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D.
“汗”出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7、从互联网上查得的信息知道,法国准备生产一种冬暖夏凉的夹克,这种夹克在衣料纤维中添加了一种微胶囊物质。人们穿上这种夹克,当气温升高时,微胶囊物质开始熔化,人体感到凉爽;当气温降低时,微胶囊物质开始凝固,人体倍感温暖。这种夹克能自动调节温度的原理是(
)
A.当气温升高时微胶囊物质熔化从人体吸热,当气温降低时微胶囊物质凝固从人体吸热
B.当气温升高时微胶囊物质熔化向人体放热,当气温降低时微胶囊物质凝固向人体放热
C.当气温升高时微胶囊物质熔化向人体放热,当气温降低时微胶囊物质凝固从人体吸热
D.当气温升高时微胶囊物质熔化从人体吸热,当气温降低时微胶囊物质凝固向人体放热
8.下表为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凝固点和沸点,根据下表为南极科考人员选择一只合适的温度计(
)
水温度计
B.水银温度计
C.酒精温度计
D.乙醚温度计
9.能正确表示水沸腾时杯底气泡向上升的图示是(
)
10.小明将盛有水的烧瓶放在火焰上加热,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迅速塞上瓶塞;再把烧瓶倒置后向瓶底浇上冷水,如图所示,则观察到烧瓶里的水(
)
A.一直沸腾,浇上冷水时,停止沸腾
B.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会再沸腾
C.因没有继续加热,且又浇上冷水,故不会沸
D.从火焰上拿开到向瓶底浇上冷水的整个过程中,始终都会沸腾
11.如图,由于图象撕去了一角,无法判断是熔化图象还是沸腾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一定是某种晶体的熔化图象???????B.?这可能是某种非晶体的熔化图象
C.?这一定是某种液体的沸腾图象???????D.?无论是熔化图象还是沸腾图象,温度不变的时间段内一定吸热
12.如图所示,在两个相同的试管甲和乙中分别装入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然后将沸腾时
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甲的水中,水蒸气在甲中几乎全部液化,待甲中的水面上升一段高度后,停止通入水蒸气。测出此时甲中水的温度为
t,以下能验证水蒸气液化放热的操作是(
)
A.测出乙中的水温并与
t
比较
B.测出烧瓶中的水温并与
t
比较
C.将烧瓶内开水倒入乙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播匀后测出乙中水温并与
t
比较
D.将另一杯开水倒入乙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并与
t
比较
二、填空题
13.自然界中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另外雨、雪、雾、露、雹、霜,其中熔化的有_____________,液化的有_____________,凝华的有____________。
14.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图乙是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曲线,由图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15.有一种“超声波喷雾降温扇”.在风扇转动时还可以喷出水雾.喷雾可以增加空气中的水分,风扇吹风加快了空气中水分的________
,就加快了从周围物体________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16、为缓解旱情,实施人工降雨。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
干冰进入冷云层,就很快____________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空中的水蒸气便_____________成小冰粒,这些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便____________为雨点降落到地面。
17.水银的熔点是-39
℃,它在-38
℃时处于_________态;它在-40
℃时处于_________态;它在-39
℃时处于__________________态.
18.(1)云是由浮在空气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等组成,其中小水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上升到高空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此过程中水蒸气要
热。
(2)冬天,夜晚气温如迅速降到
0℃以下,你家窗户的玻璃上会形成一层冰花,这是水蒸气
而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这层冰花在你家窗户玻璃的
(选填“内侧”或“外侧”)。
(3)今年
3
月底,茂名气象部门实施人工降雨,用飞机在高空喷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后迅速
成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使空气中水蒸气
成小冰晶,这些冰晶逐
渐变大而下降,遇暖气后
吸收热量而成雨滴落到地面。(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三、实验题
19.某同学对温度计的原理进行研究并自制了如图所示的器装置,图中A为一小料瓶,B为一透明细吸管,通过橡皮塞与A连通,管的下端竖直插在大烧杯中,使管内外液面有一高度差,该同学改变装置所处的环境温度,分别测出不同温度下所对应的水柱高度h,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1)装置中的塑料瓶相当于普通液体温度计中的________结构。
(2)根据中的数据可知,此温度计的刻度值自上而下变________.
(3)若要提高此温度计的精确度,对水柱度该装置有何要求?(写出一点可)________
20.在做“冰的熔化”实验时,两个实验小组分别选用图甲、乙两图两个装置进行实验:
(1)哪个实验小组方案好?______;请你说明理由___________。
(2)下表是一个小组的测量数据
由数据可知,冰是_____体(选填“晶”或“非晶”),冰在熔化过程中要_____热(选填“吸”或“放”)。冰的熔化过程共经历了____分钟,第3分钟处于____状态(选填“固”、“液”、“固液共存”)。
(3)细心的同学从数据中还发现:该物质在开始2min比最后2min升温快,这是由于它在固态时的吸热能力比液态时的吸热能力_____造成的。(选填“强”、“弱”)
21、某学校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
(1)在使用温度计前,应该观察它的
,认清它的
。
(2)图甲为某同学实验时测沸水温度的情形.他的错误之处是
(3)该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水的沸腾。从点燃酒精灯加热开始计时,当液体中有气泡上升时,每隔1min记录水的温度如下表所示:
该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况,如图中A、B所示,则图中
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中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②
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水沸点是
,沸腾过程中温度
③
记录数据可得出水的沸点低于水100℃,原因是
。
④实验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八年级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5、DAAAB
6-10、DDCBB
11-12、DC
二、填空题
13、水蒸气液化为小水珠或凝华为小冰晶
雨
雾、露
雪、霜
14、
1
不变
15、汽化
吸热
16、升华
凝华
熔化
17、液
固
固液共存
18、(1)液化
放
(2)凝华
内侧
(3)升华
凝华
熔化
三、实验题
19、(1)玻璃泡
(2)大
(3)水柱要细
20、(1)乙
受热均匀,且散热少
(2)晶
吸
3
固液共存
(3)弱
21、(1)量程
分度值
(2)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底部
(3)①B
A
②98℃
保持不变
③环境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④水的质量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