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狼》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8《狼》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0-24 21:23: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狼》综合性练习
一、阅读下列文章,完成相关例题。

【清】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缀行甚远( )
(2)顾野有麦场( )
(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
2.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主要告诉我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先作让步,如果其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就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
B.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
C.“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和抱希望。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了狼的狡猾。
二、阅读下列文章,完成相关例题。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1.下面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B.场主\积薪其中
C.其\一犬坐于前
D.乃悟\前狼假寐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1)顾( )
(2)止( )
(3)寐( )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两狼之并驱如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的故事情节:惧狼→(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理解选文内容,具体说说文中是如何刻画屠户的机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列文章,完成相关例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只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 各登一树,相去②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鸣急;狼闻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③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④僵 卧,久之有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注释】:①牧竖:牧童。竖,童仆。②去:距离③跑:同“刨”用足趴地。④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下列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两狼之并驱如故/故令嗥 B.目似瞑,意暇甚/意甚仓皇
C.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乃悟前狼假寐 D.一狼径去/相去数十步
2.用现代汉语表达文中划线句子。
(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和愚蠢。【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了母爱。
B.【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
C.【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写两狼一明一暗“诱敌”。【乙】文开头写“谋分捉之”,以下从狼的侧面处处体现“谋”的结果。
D.【甲】【乙】两文的语言都简练而生动,都运用了描写和议论。
4.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应对方法不一样。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列文章,完成相关例题。

【清】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对“其一犬坐于前”这个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
A.其一犬/坐于前
B.其一/犬坐于前
C.其一犬坐/于前
D.其/一犬坐于前
2.解释加点词语。
A.恐前后受其敌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屠自后断其股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句子。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与狼的较量中,“屠夫”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里的狼有什么性格特征?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文,完成相关习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之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傍有夜耕者所遗①行室②,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③无计可以死之。唯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④吹之。极力吹移时⑤,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屠,乌能作此谋也。(选自《狼》其三)
【注释】①遗:留下。②行室:俗称“窝棚”。③顾:然而,可是。④吹豕之法:豕(shǐ),猪。吹豕之法,猪被杀后,屠户在猪脚下隔开皮吹气,便于去其皮毛。⑤移时:过了一段时间。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顾野有麦场: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狼洞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令不可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股直不能屈: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
A.唯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
B.唯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
C.唯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
D.唯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通过屠户战胜恶狼的过程,揭露了狼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本性;【乙】文屠户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杀死恶狼。
《狼》综合性练习答案
一、阅读下列文章,完成相关例题。

【清】蒲松龄
【答案】
1.(1)连接、紧跟(2)看,视(3)多少
2.(1)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2)一只狼在积薪中打洞,想要从通道进入攻击他的后边。
3.D(A不能先让步,B应“惧狼”后才“御狼”,C没有“怜悯”)
二、阅读下列文章,完成相关例题。
【答案】
1.C
2.(1)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
(2)通“只”,只是
(3)睡,瞌睡
3.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他)
4.御狼;杀狼;
5.文章要是通过屠户的动作来表现其机智。
“顾野有麦场”“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三、阅读下列文章,完成相关例题。
【甲】
【乙】
【答案】
1.B
2.(1)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2)牧童从树上下来看狼,母狼已经断气了。
3.D
4.屠户靠勇,牧童靠谋。我赞同以谋取胜,因为它展示了人类有智慧。
四、阅读下列文章,完成相关例题。

【清】蒲松龄
【答案】
1.B
2.(1)攻击、胁迫(2)大腿
3.(1)骨头已经丢完了,但两只狼仍然像原来一样追赶(他)。
(2)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添笑料罢了
4.开始很害怕,丢骨头给狼,后来镇定下来,跑到柴堆下,拿走屠刀,最后坚定下来,用刀砍死狼。
5.贪婪、狡诈、凶狠。告诉人们对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妥协、要坚决斗争,才能胜利。
五、阅读下文,完成相关习题。
【甲】
【乙】
【答案】
1.(1)看,视(2)挖洞(3)离开(4)大腿
2. B
3.(1)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2)如果不是屠户,谁能想到这样的办法。(意思相近,句子连贯即可,每小题3分。)
4.贪婪、凶狠、狡诈、可笑(任选其二即可);吹豕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