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

文档属性

名称 科学探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1-10-08 14:27: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科学探究一定是科学家的事吗?你们会探究吗?
科学探究并不神秘,它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只要我们学会观察, 善于质疑,勤思考,多动手,就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和创造。
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探究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很重要的方式。
科学家也是这样进行探究的
科学史上一位科学家一次成功的探究活动。
《天花和牛痘的故事》
为了探究,科学家作出了艰辛的努力。
下面让我们来读一读科学家探究的故事吧。
天花是一种死亡率很高的传染病。18世纪以前,尚没有治疗天花的有效方法,每当天花流行时,就会有大量患病者死去,即使活下来的人,也会
在脸上留下许多疤痕。英国医生爱德华﹒琴纳(E.Uenner,1749~1日23)已经知道,12世纪时中国人已发明了往人的鼻引里吹痘痂粉的方法预防天花,但这种方法并不安全,有时会导致人的死亡。
为了根绝可怕的天花,琴纳决心寻找更有效、更安全的办法。
琴纳挨家挨户地
调查,几乎家家都有天花的受害者。但奇怪的是,养牛场的挤奶女工中没有人患天花。他还发现已经得过天花的人不会再次感染天花。
挤奶女工告诉他,牛也会患天花,患病时在牛的皮肤上会出现一些小脓疱,叫牛痘。挤奶女工给患牛痘的
牛挤奶,也会被感染而起小脓疱,但很快就痊愈了,以后她们就不会再得天花病了。干是琴纳猜想其中必有奥妙。
琴纳想:或许得过一次天花,人体就会对天花产生免疫力。挤奶女工得了一次
轻微的天花,就有了对天花的免疫力;得过天花的人也是因此而获得对天花的免疫力,所以他们都不会再感染天花。
采集牛痘脓浆,接种到人们身上,使他们也像挤奶女工那样得轻微的天花,以产生对天花的免疫力。
他开始研究用牛痘来预防天花,他作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从牛身上
1796年5月的一天,琴纳从一位挤奶女工的手上取出微量牛痘脓浆,接种到一个8岁男孩的胳臂上。不久,种痘的地方长出痘疱,接着痘疱结
痂脱落。一个多月后,琴纳在这个男孩胳臂上再接种人类的天花痘浆,竟没有出现任何天花病征。试验证明:这个男孩已经具有抵抗天花的免疫力,琴纳的假设被证实了。人类从此获得了抵御天花的有效办法——种牛痘。
琴纳医生发现天花疫苗的过程
大致可以分成哪些步骤?
①往人的鼻孔吹痘痂粉可预防天花
②养牛场挤奶女工中没有人患天花
③已经得过天花的人不会再次感染天花
提出假设:
得过一次天花,人体会对天花产生免疫力
发现问题:
将牛痘脓浆接种到人的身上,观察变化
收集证据:
作出解释:
把牛痘脓浆接种到人的身上,使人通过得轻微的天花后,产生对天花的免疫力
提出问题
建立假设
制定计划
收集证据
检验评价
合作交流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小明提出了许多引
起电灯熄灭的原因:可能是整个小区停电了;可能是
自己家里的保险丝烧断了;可能灯泡接触不良;可能
是灯丝断了...
    例子:
一天晚上,小明在房间里看书,忽然,悬挂在天花板
上的电灯熄灭了.电灯为什么会熄灭?
究竟是哪一种原因引起电灯熄灭的呢?这是需要
找出证据来证明的.
1、小区可能停电了?
证明:推开窗户,发现其他
   楼层都亮着灯。
结论1:小区没停电,
 问题出在自己家里。
2、保险丝可能烧断了?
证明:走到另一个房间,
  打开开关,电灯亮了
结论2:保险丝没断,
问题出在灯炮上
3、可能接触不良?
证明:拧动灯泡,发现
   电灯仍然不亮。
结论3:接触没问题,
  问题出在灯泡上。
4、灯泡可能坏了?
证明:换了一个新灯泡,
     灯亮了。
结论4:灯泡坏了。
小明思考:为什么灯泡坏了?他仔细观察
了灯泡,发现灯丝断了。爸爸告诉他:
灯泡通电后,灯丝会发热,如果这时灯泡
晃动时,灯丝就很容易断裂;另外灯泡使
用时间长,灯丝会变细,也容易断裂。
  小明终于明白电灯熄灭的原因。
你能说说小明是怎样进行探究的吗?
提出问题:
电灯熄灭
的原因何
在?
建立假设:
可能是...
可能是...
可能是...
可能是...
可能是...
收集证据
检验假设:
观察户外
的、别的
房间的灯、
线路、灯
丝、灯头
作出解释:
灯头里的灯丝断了
现象:红色的台灯不亮。
红色的台灯为什么不亮?
红色台灯为什么会不亮
可能灯泡坏了;
可能开关坏了;
可能导线断了;
可能插头没插好;
可能……
先检验……
再检验……
给红灯换上新灯泡,红灯亮了。
观察灰灯的灯泡。
原来是灯泡的灯丝断了。
提出猜想
建立假设
制定计划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收集证据
分析论证
得出结论
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评估
交流与合作
……
……
链接
在山西怀仁县发生了一桩无头案:城外的玉米地里,发现一具女尸。凶手是谁呢 在现场上留下一行脚印。 公安局请来了“脚印专家”来破案。 “脚印专家”仔细观察了脚印,作出了如下判断: “这个罪犯是个25岁左右的男人,身高1米7,不胖不瘦。从脚印的走向来看,他朝南窑村走去。” 公安人员按照“脚印专家”的判断,从南窑村查出13个25岁左右,身高1米7,男青年,逐一分析,其中有一个青年嫌疑最大。经过进一步调查取证,证明这个男青年确实就是罪犯。  
脚印的故事
脚印的用途
1、可以判断个人的体重和胖瘦程度
2、可以大致判断个人的年龄和体力情况
3、可以大致发生的时间
少年罪犯步子短,脚印瘦小,脚印之间的距离往往不规则,步行的路线往往弯曲。
青年罪犯往往脚印大,步子跨得大,脚印间的距离均匀,走直线。 中年罪犯走路稳、慢,脚印间的距离变短。
老年罪犯的步幅变得更短,足迹中脚后跟的压力比脚掌重。
步伐很乱,脚印间距离不匀,说明罪犯可能精疲力尽,或者已经受了伤。 脚印的后跟凹印很深,前掌浅,说明走路的人挺胸收腹,身子比较直。
午夜,下了一场雨。脚印上有许多麻点,说明是雨前留下的。麻点少而浅,说明是在雨快住了的时候留下的。脚印光滑,没有麻点,那无疑是雨后留下的。   夏秋之夜,上半夜留下的脚印,上面往往有昆虫爬过的痕迹。下半夜留下的脚印,由于地面比较潮,泥土易碎裂,脚印的边缘往往不很清楚。
各种脚印
提出猜想
建立假设
制定计划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收集证据
分析论证
得出结论
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评估
交流与合作
脚印的长度与身高有什么关系?
脚的长度与身高成正比。
测量各种不同的人的脚的长度与身高,寻找两者间的关系。
进行实验并用表格记录收集的数据。
脚印的长度与身高的比例约为……
……
……
问题 脚印的长度与身高有什么关系?
猜想 脚的长度与身高成正。
思路 分别测量各种不同的人(根据体形、年龄、性别等进行分类)的脚的长度与身高,寻找两者间的关系
对象 学校里的同学或老师
工具 刻度尺
简单的探究报告:
链接
对象的特征
身高(cm)
脚印的长度(cm)
结论
体形较瘦
173
23
体形较胖
13岁男孩
13岁女孩
……
链接
黑匣子里会是什么物体呢?
提出猜想
建立假设
制定计划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收集证据
分析论证
得出结论
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评估
交流与合作
……
……
黑盒子里装着什么?

1。摇一摇知道体积
2。掂一掂知道质量
3。吸一吸知道磁性
4。翻一翻知道形状
实验并记录
得出结论:黑盒子里装的是……
摇一摇,估计物体的大小,即体积。
掂一掂,估计物体的质量。
用磁铁吸一吸,判断物体有没有磁性。
翻一翻,判断物体的形状。
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判断物体的其它性质?
小结
尝试从物体移动时发出的声音来估计形状。
尝试从物体晃动时发出的声音来估计形状。
尝试从物体……
尝试从物体……
尝试从物体……
提出问题
(1)能发现与科学有关的问题。
(2)能从科学的角度较明确地表述
这些问题
(3)认识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义
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
b.动物们是怎样生活的
c.为什么月亮有时弯有时圆
d.为什么白糖在热水里比在凉水里溶解得快,而且溶 解得多
例如: a.为什么铅笔放在水里会变弯
e.……
返回
(1)能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假设
(2)能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
比如:人的脚印长度与身高可能成比例
关系或者其它的可能,都可以假设
建立假设
根据我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导致现象发生的原因进行猜想和假设。
例如:
a.开灯后,电灯闪了一下就灭了,很大的可能性是灯丝烧断了。
b.几户人家的灯同时灭了,很大的可能性是停电了。
c.……
返回
链接
(1)明确实验目的和已有条件,制定实验方案。
(2)尝试选择实验方法及所需要的装置与器材。
(3)认识到制定计划的作用。
可设计从不同人群中来收集数据,分别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体重的人群中实验。
设计实验方案
(1)能用不同方式收集实验数据。
(2)如实记录实验数据,知道重复收集实验数据的意义。
(3)能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求平均值)
收集事实证据
表格和图象等是很好的记录方式
(1)尝试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得出结论
(2)能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描述。
(3)认识到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论证是必不可少的。
检验假设
可以求身高和脚印长度的比值,然后
求平均值
(1)能写出实验探究报告。
(2)在合作中注意既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
(3)有合作精神。
(4)认识到必须有交流与合作的乐趣。
交 流
提出猜想
建立假设
制定计划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收集证据
分析论证
得出结论
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评估
交流与合作
脚印与身高的关系如何?
黑盒子里装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