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生活日用品的联想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课时 一课时
教 材
分
析 通过引导学生对生活日用品的外形、功能的观察和分析,了解它们的结构和作用,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热情,充分地让学生体会创造的愉悦。
学 情
分
析 炊具、餐具、各种工具等日常用品,是我们常常见到的,但很少有学生认真观察、研究、分析它们的造型特点、功能和颜色,而且由于每个学生的阅历、层次、生活等诸多方面的情况不一,他们存在个性差异。教师要让生活日用品展示自己独有的魅力,尊重学生的独特想象,使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到美和激情,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热情。
学 习
目
标 认知目标:了解生活日用品因其用途不同而造型各异,感受丰富的联想和大胆的表现带给我们的乐趣。
能力目标:能根据生活日用品的不同外形展开联想,并通过动手表现、装饰,使其形象生动有趣。
情感目标:通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生活日用品展开联想,使学生更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
美育目标:培养富于联想、敢于想象、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重点 难点 重点:通过对生活日用品的联想,认识到丰富的联想和大胆的表现,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穷的乐,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热情。
难点:引导学生对生活日用品产生联想,并把自己的联想表达出来。
学习 材料 有关生活日用品、课件、各种工具和材料。
作业 要求 无论是绘画还是制作都要注意联想要大胆,形象要生动,充分利用现有的工具。
资源 整合 加强美术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
教学 策略 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活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充分体验日用品联想带来的欢乐。在教学中,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大量生活日用品的信息图片和音像资料,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欣赏、感悟。采用环环相扣、逐层深入的教学法,直观、清晰地带领学生对日用品的外形特征、功能及色彩进行分析、研究,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唤醒自我表现意识,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像力与创造力。全体学生能以绘画或装饰制作的方式进行大胆的创作,体验其中的乐趣。
学
习
流
程 学案 导案
一、学生观看动画片短片
《美女与野兽》中日用品跳舞片断,使学生引起学习兴趣。
学生回答:短片中看到了茶杯、茶壶、盘子、蜡烛、酒具、钟表、花瓶、勺、叉、吊灯、酒具。
二、学生学习新课。
1.学生了解生活日用品的含义。
学生能回答出生活日用品有:鞋、锅、碗、瓢、盆、牙刷香皂、水杯等。
2.学生理解“联想”的含义。
学生各抒己见回答:动画片中的生活用品有五官、四肢给人感觉好像有生命一样等。
3.学生学习联想方法。
⑴学生观看“猜猜看,我是什么?”课件。
学生能根据勺子外形说出自己的联想。
①学生能说出勺子的功能。
②学生能知道根据日用品的形状展开联想。
⑵学生观看勺子不同角度的外形课件,进行联想。
①勺子调换了方向和位置,观察的角度不同。
②学生从各种角度观察勺子,联想丰富。
③学生能回答出观察角度不同。
⑶学生欣赏勺子作为局部的联想作品。
学生找一找,勺子藏在图中哪里?
学生找出人的鼻子、木偶的头是勺子。
⑷学生直观观察指甲钳。
学生回答问题,并根据它的功能进行联想。
学生观看课件展示的指甲钳、沙发的联想
4.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学生仔细观察自己带来的生活日用品,热烈讨论交流。
5.学生学习用多种方法和材料表现联想。
⑴学生观看课件(用勺子装饰成的小人)。
回答问题:用手工纸剪出形状粘贴在日用品上。
⑵学生积极思考、提出建议,参与教师的示范。
学生回答:可以用绘画等形式,把我们的联想表现出来?
学生欣赏教师课件展示的绘画作品。
6.学生学习借鉴优秀作品并和大师pk。
学生知道生活中,艺术家也喜欢联想游戏。
三、学生艺术实践:我动手、我快乐。
创作天地:
⑴在准备好的日用品上进行创作,可以是绘画,可以是制作。
⑵个人完成: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力、创造力,完成形象生动的作业。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创作。
四、评价:看看我最棒!
1.自评。
2.互评。
一、导入新课:
老师这里有个短片,在短片中有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一些朋友们,看同学们能不能把它们找出来!
播放动画片《美女与野兽》中日用品跳舞片断,让学生观看。
提出问题:
1.短片中你看到了什么?
2.你想将我们身边的生活用品变得和影片中的一样有趣可爱么?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生活日用品的联想。
出示课题:生活日用品的联想
二、讲授新课:
1.教师讲解生活日用品的含义。
提出问题:
你还知道哪些生活日用品呢?
2.教师讲解“联想”的含义。
提出问题:
我们说的日用品与刚才动画片中的生活日用品相比有什么不同呢?
教师总结:这就是联想!由某事物而想起其他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这个思维过程,我们就把它称为联想。
3.教师讲授如何进行联想。
⑴猜猜看,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什么日用品?
教师课件操作,出示图片。
教师问学生想看它的庐山真面目吗?(课件操作)
课件显示是生活中的一个普通的勺子。
提出问题:
①它有什么功能呢
②这个勺子让我们联想到了许多物体,我们是根据勺子的什么展开联想。
教师板书:形状。
⑵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勺子不同角度的外形,提出问题:
①勺子变了什么?
②从各种角度看,勺子的外形象什么?
③为什么相同的用品我们的联想不同呢?
师总结:同一种用品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会产生不一样的联想。
板书:角度。
⑶教师展示勺子作为局部的联想作品。
提出问题:
瞧!在这位同学的眼中,勺子变成了什么呢?
师总结:原来,我们不仅可以根据事物的整体造型进行联想,还可以把它作为局部进行联想呢!
板书:整体、局部。
⑷教师直观展示指甲钳。
提出问题:
①指甲钳它有什么功能呢?
②根据它的功能你能联想什么?
教师课件展示指甲钳、沙发的联想。
师总结:原来事物的颜色、甚至功能都可以启发人进行不同的联想呢!
板书:功能、颜色。
4.分组讨论。
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带来的生活日用品,看看能联想到什么?互相说一说。
5.教师讲授用多种方法和材料表现联想。
⑴教师课件展示自己的联想(用勺子装饰成的小人)
提出问题:
①你能看出我(勺子)是怎样变出来的?
②你还能把我变成什么呢?
⑵教师分析演示手工制作的方法。
提出问题:
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把我们的联想表现出来?
6.教师(出示课件)让学生欣赏大师的优秀创意作品。
三、教师让学生艺术实践,提出作业要求。
现在请大家发挥你的奇思妙想,用你手中的画笔、彩纸等材料,将我们的生活日用品来个大变样,来参加生活日用品“变、变、变”的竞赛游戏好吗?看谁能在竞赛中获得星星最多,如:奇趣星、巧手星、色彩巧配星等。
要求:无论是绘画还是制作都要注意联想要大胆,形象要生动,充分利用现有的工具。
教师辅导。
四、小结。
1.教师组织评价活动。
2.拓展延伸。
“联想会使平凡的人变得伟大”。教师讲述英国著名的发明家瓦特的故事,并激励学生“老师相信,因为有了你们丰富的联想,未来正等待你们去创造的世界,一定会变得更加精彩”。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