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丛中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欣赏画家的作品,认真观察、分析草类植物的结构、外形特征,并能进行具体细致的描绘。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用线描的方式表现一片草丛,体现草叶之间、草与人物或动物之间的遮挡和远近的空间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观察自然,认识自然,热爱自然。 
教学重点:能用线描的方式表现一片草丛,体现草叶之间、草与人物或动物之间的遮挡和远近的空间关系。 
教学难点:学会思考,能大胆想像添画,使画面表现的内容更丰富。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1. 师:先看一个微课,找找视频中的“我”看见了什么? 
微课导入《草丛中的故事》 
2. 生观看,反馈。 
3. 揭题,板书课题 
4. 讲解草丛的意思:聚集很多草的地方 
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草丛中》。 
名作赏析 
师:首先,一起来看看,画家笔下的草丛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格列佛游记》(插画) 
师:这是主人公格列佛闯进了巨人国的一个情境,巨人在哪里?谁来说说发生了什么? 
生反馈直观感知情况(画中的小故事) 
师生合作表演故事,采访生:你觉得格列佛当时什么心情?生反馈 
师:画家通过表情、动作的刻画表现出了格列佛当时的心情,画得非常形象。 
师:再看看这片草丛中的小草,画得怎样?小草的姿态呢? 
(生反馈) 
师:有的(弯)有的(直)有的(在前面),有的在后面,被挡住了一部分(生补充) 
小结:也就是画出了草叶的曲直、穿插、遮挡关系,这样画出来的小草就显得非常的自然、生动。(板书) 
《雁荡山花》(中国画)潘天寿 
师:还有一位画家,画的是山脚下一块大石头,我们来看看,画家笔下那里变成了什么模样? 
生描述画面中的风景 
师:画面中的植物有的高,有的矮,有的(颜色/大小)。 
小结:说明草的种类多样。 (板书) 
自主欣赏 
《兰》《青庄稼》生自由讨论欣赏 
“你更喜欢哪一幅,或者喜欢画面中的那个地方,和你的他那个桌说一说” 
《兰》用简单的线条将兰的叶子画的自然生动,而且还利用颜色的深浅表现出了前后的虚实关系。 
《青庄稼》主要是一种意境,画家作品中的庄稼是一种仰视的角度,尤其是中间这一株青庄稼,感觉要冲出画面了,表现的是农作物生机勃勃、茁壮成长的情景。 
三、绘画方法 
 1.对比分析:那幅更生动 
小结:注意草之间曲直、穿插、遮挡的关系,还要添加多种草,画面才更生动。(板书:曲直、穿插、遮挡,多种多样) 
示范 
先画一种草。(注意强调草叶的转折变化) 
还能添加其他草。添加什么样的草?说说你们知道其他什么草?带来了什么样的草?(生反馈) 
(3)图片欣赏,各种草 
(4)师:那我们可以在后面再穿插其他草,谁来帮帮我?其他同学自己开始画。 
(5)示范调整范画。(添加大叶片草,躲藏的小动物,添加叶脉,草茎加粗加黑) 
(6)学生优秀作品欣赏 
五、学生创作 
 播放背景音乐 
六、展评 
 1.互评,师评。 
从线条、草丛中的草、草丛中的故事三方面分析 
总结:今天我们用生动的线条描绘出了美丽的草丛,发现了平时忽略的美景,希望大家以后善于发现,发现大自然的美,发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评价 
《草丛中》是湘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5课的内容,本课属于“造型 表现”学习领域,以线绘画的形式进行造型活动,观察、描绘集中野生草类植物,适当想象、添画。 
本课兼备了观察性绘画和想象性绘画的特点。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讲,本课的写生是有一定难度的,特别是植物的遮挡、穿插关系,形与形的疏密关系等。 
本课的优点:1.课件中插入视频导入,视频中播放鸟叫声的同时配合图片,演示进入草丛,一步步发现草丛中的精彩景致。既引出这节课的主题,同时也将草丛的定义展示出来,勾起学生生活中的记忆。2.欣赏画家作品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师生共演或者设疑的方法,展现出画中的情节,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画,欣赏画。3.教学示范时,示范画一种草多次组合在画面中,然后由学生上台穿插添画其他共同完成范画。是学生更具参与感与成就感,充分调动学生的表现与设计欲望。4.作品欣赏采用学生互评、师评相结合的方式,评价方式方法多样。 
改进的地方:在示范时没讲构图的问题,应重点讲解一下构图方法,带领学生一起开始画,及时掌握学生情况,那学生的作业就不会出现构图小的作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