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7课 飞天(二)人美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7课 飞天(二)人美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10-23 19:36: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 学 设 计
课题 《飞天(一)》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 学

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莫高窟壁画中飞天的形象特征,感受飞天在动态和线条等方面的美,尝试用流畅的线条添画飞天的飘带;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比较、演示和分析,尝试运用自己的语言和美术语言评价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飞天艺术的独特魅力,生发出保护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情感。
重点 难点 重点:
比较不同时期飞天的艺术特色,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飞天的感受。
难点:
理解飞天人物动态和飘带之间的关系,运用优美流畅的线条为飞天添画飘带。
教法
学法 教法:谈话法、讲授法、演示法

学法:欣赏法、讨论法

教具 学具 多媒体、PPT课件
评价表、铅笔;
板书
设计 飞天(一)
敦 煌 颜色
莫高窟 动态
飘带

课堂 练习 根据人物的动态,添画合适的飘带。
课后 作业
了解除莫高窟之外的中国四大名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中的“飞天”。
教学过程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分析
导入:视频导入 《大敦煌》3D投影艺术视频
提问:你从刚才的视频中看到了什么?
讲解:莫高窟又称千佛洞,其最初建造者是一位云游和尚——乐尊。后来历经4~14世纪一千多年的建造,才呈现出今天我们看到的宏伟艺术宝库。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莫高窟壁画中的一种造像——飞天。
讲授新知:
环节一 认识飞天
提问:说到飞天你会想到什么?
图片快速展示马蒂斯作品15幅
马蒂斯的绘画风格有变化吗?
图示:马蒂斯早期、中期、晚期作品
早期是马蒂斯艺术生涯中学习探索阶段,这一时期他受印象派绘画的很大影响;中期是画家形成独特艺术风格时期,他引领了一个新的美术画派的诞生;后期他继续深入探索艺术创作手段和风格,对艺术形象的简化和色彩的运用达到了新的高度
环节二 理解、定义马蒂斯所属画派
马蒂斯是什么派?
先回顾我们之前认识的作品是什么派(5幅中外画家作品)
图示:对比欣赏印象派和古典主义人物绘画与马蒂斯野兽派绘画
提问:哪里野兽?
图示马蒂斯人物画、风景画各一张
图《马蒂斯夫人》,对比欣赏马蒂斯《自画像》
按小组发放评价表和彩印作品图
结合学生讨论结果,教师从“造型”和“色彩”两个方面引导分析马蒂斯野兽派绘画作品
环节三 多变的马蒂斯——剪纸艺术家
讲授:马蒂斯不仅仅是位画家,他还是一位雕塑家、版画家和剪纸艺术家。
提问:你印象中的剪纸是什么样的?
视频:马蒂斯剪纸实录
图示:马蒂斯剪纸作品
提问:他的剪纸和你印象中的剪纸一样吗?有何特别之处?
欣赏了这么多马蒂斯的剪纸作品,你认为他的剪纸相较于绘画有什么更突出的特点?
马蒂斯年轻时刚开始转行学画,他的老师说了一句神奇预言:你是为简化艺术而生。 马蒂斯晚年的剪纸创作正是印证了这一点,他进行的艺术简化是看似简单实则体现出画家的深厚“功力”
环节四 动手体验
参照马蒂斯的剪纸风格进行创作体验
作品展示
课后拓展:观看纪录片
结合实际回答自己看到了什么
感受马蒂斯的艺术人生,形成对画家的初步认识和印象
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他看上去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会画出怎样的画?)
说一说自己印象最深的那一幅
根据个人认识回答
感受不同时期的风格特征,认识到马蒂斯是一位大胆革新的艺术家
唤起美术知识经验,说出五幅作品的风格流派
根据提示词选择相符合的词语
运用自己的语言从造型和色彩等反面回答
欣赏、思考后作答:画了什么?画中的人或物是什么样的?与平时见到的画有什么不同?
说一说,画中人物是男还是女?
小组讨论并填写《马蒂斯小组评价表》
以小组为单位发表观点,同学间进行启发、讨论
小组讨论、交流
造型:变得简练、概况
色彩:变得鲜艳、强烈
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回忆、描述:红色、喜庆、有吉祥寓意的
观察马蒂斯剪纸的环境和状态感受其对艺术创作的执着和专注
谈个人感受和发现:轻松、多彩,简单的图案组合等
更大胆、更简练
理解马蒂斯的剪纸是看似简单实则蕴含诗意的表达
运用撕剪拼贴的方式小组合作完成,进行组内分工,有意识地布局画面
完成后贴到黑板上
网络检索:BBC马蒂斯
视频能更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新媒体技术制作的视频用现代手段为学生展示莫高窟的概貌
激发学生对自己的思考和对同学的关注
导入用时3-5分钟
设置疑问,鼓励学生思考,进行观察与联想
训练学生短时图像记忆
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大胆表达
直观感知艺术家的风格变化
链接新旧知识,形成系统的概念
直观感受“野兽出笼了”的效果
通过视觉同时对比,使学生发现特征和差异

动思考和探究
提升学生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感悟艺术家并非拘泥于同一种风格,而是追求艺术的多样化
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表达直观感受及
为后面的创作活动做铺垫
体验动手的乐趣,体现合作意识
加深学生对于艺术家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