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0课 图形的联想浙美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0课 图形的联想浙美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10-23 19:53: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图形的联想》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欣赏图形联想的图片,初步了解图形设计的基本知识。
过程与方法:能利用不同的图形,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各种创意的联想,提高创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在观察、联想等活动中体验造型乐趣并获得视觉感受,增强图形创造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图形与人类知识和生活的整个领域有关,而且关系密切。图形本身是视觉空间设计中的一种符号形象,是视觉传达过程中较直接、较准确的表现媒体,它在人们的文化、信息沟通和交流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个圆,在小学生的眼里会变成太阳、月亮、球、饼、轮子、扇子……小学生是善于想象、长于联想的。但平时小学生对各种大小、形状、纹理都不一样的图形往往又是不太注意的。本课教学目的是通过看看、想想、画画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通过对所观察事物的形状和大小的联想,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本课为造型表现课,简要介绍了图形联想的构思方法和思考途径,然后着重介绍联想在构思创意中的重要性和基本运用。本课展示了各种不同的图形联想图片,便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教材中各种示范图片的联想、添画具有一定的情趣,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和想象的方法,体验图形的联想和添画的乐趣。
难点:图形的联想。
四、课前准备
(学生)勾线笔、水彩笔或油画棒、勾线笔等;
(教师)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体验感受,唤起经验。
1.孩子们,今天我带来一样东西,瞧,就是它!(课件出示圆的图形)
2.看到圆,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
交流小结:刚才你们说的都是这些吧!(课件出示与圆相似的图)
仔细看看,你们想到的事物图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形状都与圆相似。板书:相似。
孩子们,你们知道老师看到圆想到了什么呢?你想知道吗?一起来看!(课件出示图片)一边出示一边问:你猜我是怎么想到的?
交流小结:我想到了与圆相关的事物图。
作业练习,唤起已有经验。
孩子们,你想不想画出图形的相似或相关的图形呢?让我们来试一试。
学生根据自己分发到图形进行联想、添画。
交流展示练习作业,教师相机引导方法:添画、组合等。
引出概念:孩子们,你们想象力真丰富。像这样由一个图形,根据它的相似性或相关性联想出另外一个图形,我们称之为图形的联想。
欣赏作品,启发想象
图形的联想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
(出示生活中的创意想象,进行欣赏)
我们发现,这些图形联想的创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乐趣,还给了我们视觉上的新体验。
2.出示悉尼歌剧院,启发想象
欣赏,看到了它,你想到了什么?
小结:当你远看悉尼歌剧院时,它好像一艘扬帆起航的轮船,当你近看它时,它却像一个个张开或闭合的贝壳。因此悉尼歌剧院被人类称之为世界建筑之最。那你知道当初建筑大师的设计灵感来自哪里吗?
听故事,了解悉尼歌剧院的创意灵感,感受建筑师的创意往往来自生活中的小小的细节。
原来大师的奇思妙想的创意往往来自生活中小小的细节。
3.激发探究兴趣。那么建筑师能奇思妙想的奥秘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探究。
(三)欣赏,探究方法
1.出示“杯子的创意联想图”。欣赏、交流,引导联想的方法:变换角度 夸张
2.出示“尺子的创意联想图”。欣赏、交流,引导联想的方法:抓住特征 变形
3.欣赏同龄人作品。
4.小结:我们抓住图形的特征,从不同角度的仔细观察,对图形进行夸张或者变形,运用这些方法能给图形带来神奇的变化。
(四)明确任务,大胆表现
1.引起创作兴趣。孩子们,了解了大师们奇思妙想的奥秘,你是不是也想跃跃欲试呢?
2.明确任务:任选一样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进行联想,画出一组这个图形的创意事物图。
3.学生创作,教室巡视指导。
(五)展示评价,体验乐趣
组织学生进行“图形联想创意大展”,并引导学生扮演设计师从造型、色彩、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价。
说说你最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
(六)总结全课
结语:孩子们,联想无处不在,只要敢想,一切皆有可能!老师相信下一个创意设计大师一定会在你们中间!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