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同步课件】岳麓版 历史 必修3:第三单元第十四课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同步课件】岳麓版 历史 必修3:第三单元第十四课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0-08 18:38: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0张PPT)
第十四课 理性之光
课程标准
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史料探究研读
速效提能演练
课外视野拓展
第十四课
理性之光
教材研读学案
要点轻巧突破
教材研读学案
一、孟德斯鸠:法的精神
1.启蒙运动的兴起
(1)背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与教会特权的斗争也深入展开。
(2)中心:法国。
(3)含义:启迪和开导人们的反封建意识,给处在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
(4)内容
①提倡用理性来判断一切事物。
②尊重科学,不再信奉传统的偶像和教条。
(5)特点:把批判锋芒直指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
2.孟德斯鸠
(1)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
(2)观点:提出了_____________学说。
(3)评价:三权分立学说后来成为资产阶级___________的基本原则。
论法的精神
三权分立
政治制度
二、伏尔泰:自由与平等
1.观点:自由是人人享有的一种天赋权利,这种天赋人权只受法律支配。人人生而平等。而政府只不过是从法律上来保护人们的_______、平等权利的国家政治制度和权力结构。
2.评价: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后人评论说:“18世纪是__________的世纪。”
自由
伏尔泰
三、卢梭:社会契约
1.观点:阐述“_____________”的学说,提出“_____________”的口号。
2.代表作:《______________》。
天赋人权
人民主权
社会契约论
图文探究
在法国先贤祠墓地,埋葬着两个
伟大的巨星——伏尔泰和卢梭。
你认为两人思想主张的最大不同点是什么?
提示:伏尔泰极力赞扬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主张法国应建立依靠资产阶级的开明君主制。卢梭认为真正保障人民自由与平等权利的不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而是人民直接拥有国家主权和立法权的民主共和制度。
四、康德:人非工具
1.代表作:《纯粹理性批判》。
2.观点
(1)“人不是他人的工具”。
(2)尊重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评价:康德是近代西方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哲学家。他的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五、启蒙运动的意义
1.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2.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根据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比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更为彻底,更具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3.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要点轻巧突破
启蒙运动的兴起原因、概况、影响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2.概况
(1)时间:17、18世纪。
(2)地点:法国成为中心(18世纪)。
(3)思想:“理性主义”。
(4)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自由平等、民主政治。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和“三权分立”学说。卢梭:《社会契约论》,“天赋人权”学说和“人民主权”口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人非工具。
3.启蒙运动的影响
(1)欧洲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2)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
(3)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
(4)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针对训练1 14~15世纪,人文精神的旗帜在欧洲高扬;而到了18世纪,理性之光照亮了欧洲近代发展的道路。导致这种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
A.仁人志士的探索追求
B.人文主义自身的魅力
C.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
解析:选C。一定时期的思想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14~16世纪,资本主义刚刚兴起,而18世纪资本主义则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正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导致人文主义不断发展。
启蒙运动对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1.从批判对象看,文艺复兴矛头指向天主教会的神学世界观,启蒙运动直指整个“黑暗的中世纪”。
2.从涉及的领域看,文艺复兴集中于文学、艺术领域,启蒙运动扩展到宗教、哲学等精神文明领域的各个方面。
3.从批判形式上看,启蒙运动摆脱宗教外衣,提倡理性的思考和判断。
4.从思想特点上看,启蒙运动思想家不再承认外界的任何权威,而把理性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他们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主张建立民主和法制的社会,为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提出了设想。
针对训练2 当代史学家西斯·马丁在其《思想的进步史》中说,与文艺复兴运动相比,启蒙运动在许多方面都有明显的超越。其超越主要表现在(  )
①以“理性”为核心
②将斗争矛头直接对准封建专制制度
③抨击教会的腐朽
④主张建立民主与法制的社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选C。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都抨击了教会,因此不是启蒙运动对文艺复兴的超越。排除含③的选项。
法国启蒙思想家主张的相同点
1.批判封建制度和封建神学,反对王权、反对等级特权。
2.宣扬天赋人权,提倡自由、平等、博爱。
3.要求实行法制,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针对训练3 下列启蒙思想家主张的相同点,叙述错误的是(  )
A.批判封建制度
B.反对王权
C.要求实行法制
D.人非工具
解析:选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D项是康德的观点。
归纳综合
一个根源: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一个思想核心:理性主义。
一个德国启蒙思想家:康德。
三个法国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史料探究研读
【史料★文本】
1.先贤祠(教材P56)
(1)属性:实物图,位于法国巴黎,里面安放着伏尔泰、卢梭的骨灰。
(2)信息:反映了法国人对伏尔泰和卢梭的尊崇和景仰,另一个角度反映了他们思想影响之大。
(3)价值:对学习和研究伏尔泰和卢梭思想的影响有很重要价值。
2.康德在哥尼斯堡的寓所(教材P57)
(1)属性:实物图。
(2)信息:反映了康德的住宿生活场景,反映出后人对他的纪念,深层信息反映出康德思想影响之大。
(3)价值:对研究学习康德的相关内容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
【史料★应用】 孟德斯鸠的思想
阅读下列材料:
启蒙运动时期,某人把国家权力划分为三种。立法权力制定法律,并且修正或废止已制定的法律。立法权力代表国家的一般意志,应该由人民集体享有。行政权力决定媾和或宣战,派遣或接受使节,维护公共安全,防御侵略。行政权力执行国家的意志,应该掌握在国王手中,以便有助于解决国家需要迅速处理的事务。司法权力惩罚犯罪或裁决私人讼争,由法院行使。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中的某人是谁?其核心主张是什么?
(2)这种主张在当时有什么进步意义?历史上哪个国家最先实践了这种思想主张?
【全解全析】
审材料 反映了孟德斯鸠的思想
审设问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和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1)问从“他把国家权力划分为三种”可判断“三权分立的观点”,其他问题再结合所学知识就迎刃而解了
扣教材 孟德斯鸠的思想
条理作答 (1)孟德斯鸠;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2)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美国
速效提能演练
课外视野拓展
伏尔泰
伏尔泰(1694~1778年),原名佛兰苏阿—玛利·阿鲁埃,伏尔泰是其笔名。他出生于巴黎。自幼受到良好教育,表现出了聪明才智。他从小就喜爱文学,立志当文学家,中学毕业后就成为一名无职业的文人。18世纪,伏尔泰成了启蒙运动的旗手。
1718年,他发表了悲剧《奥狄浦斯王》,并在巴黎上演,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他一举成名,从此用伏尔泰作为笔名。后来,伏尔泰因得罪一个贵族而被驱逐出法国,动身去英国。在英国期间,他研究了牛顿的科学成就和洛克的哲学著作。1729年,他回到法国,创作了历史剧《布鲁杜斯》和悲剧《采儿》,获得成功;同时,经营商业,获利不小,使他过上了优裕的生活。
1734年,伏尔泰出版了《英国通讯集》,以书信体裁介绍了英国的政治、宗教、科学和哲学,对法国的宗教教派斗争进行了抨击,并表达了自己的哲学和宗教观点。这本书遭到当局的禁止,被当众焚毁。此后,伏尔泰在洛兰省边境一个幽静的城堡中住了14年,在此期间,他写了大量著作,用不同的笔名发表,从各个方面攻击教会和封建制度的反动统治。伏尔泰的名气越来越大,许多达官贵人为了沽名钓誉.
纷纷同他交往,如普鲁士王储腓特烈(即后来的腓特烈二世),法国统治者还于1746年让他进入法兰西科学院。但是,后来他发现包括腓特烈二世在内的封建统治者并不是真正赞同他的观点,于是他决心不再与任何君主来往。1755年,他在法国和瑞士边境的佛尔纳定居下来。
此后,他继续写作,发表了哲学小说《老实人》《天真汉》等不朽名著。他还为一位被法国法院残害致死的新教徒卡拉鸣不平,并最终迫使法国政府为卡拉平反。伏尔泰的坚决斗争唤醒了越来越多的法国民众,为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铺平了道路。
由于伏尔泰的威信越来越高,封建统治者为了迎合民众的需要,不得不作出一些让步。1778年,伏尔泰被巴黎人民作为伟人迎进了巴黎。当时巴黎全城轰动,巴黎剧院首演了他新写的悲剧《伊兰纳》,演员们在舞台上抬出了他的大理石半身像,并为之举行了加桂冠仪式。这一年5月底,他在佛尔纳逝世。
伏尔泰死后,先是葬于香槟省一个小礼拜堂内,1791年法国大革命期间,人民把他的遗骸运到巴黎著名的先贤祠重新安葬,当时他的灵车上写着这样一句话——“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伏尔泰写了许多著作,他反对封建专制和宗教迷信,宣扬自由和平等的原则,主张人们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附:课内答疑站
一、阅读与思考(教材P57)
 请思考:为什么说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的继续弘扬”?
提示:(1)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人文精神的内涵,是文艺复兴开启的反封建反教会斗争发展的新高潮。
(2)在反封建层面上启蒙运动比文艺复兴带有更加强烈、更明显的政治革命性质,它要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或巩固政权做舆论准备,矛头直接指向封建专制制度。
(3)在反教会方面,启蒙运动提升到自然神论乃至无神论的高度,并把反宗教神学的斗争与批判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直接联系起来,使反教会斗争表现出鲜明的革命性和彻底性。所以说,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人文精神的延续与弘扬。
二、解析与探究(教材P58)
 请分析:启蒙思想家为什么要抨击宗教禁欲主义,这一批判有何历史意义?
提示:启蒙思想家抨击宗教禁欲主义,揭开教会道德虚伪的面纱,是为了彻底粉碎黑暗腐朽的教权统治制度,张扬人的基本权利和理性的力量,为新兴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建立自由、民主、平等的“理性王国”进行舆论准备。
三、自我测评(教材P58)
1.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分别提出了哪些思想?如何评价他们的主要贡献?
提示:(1)孟德斯鸠探讨了政治自由的条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他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基本原则。
(2)伏尔泰提出自由、平等,主张君主立宪制或开明君主制。他把对教会的批判从现象引向了实质,广泛唤起民众,培养了不少启蒙运动的追随者,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
(3)卢梭提出人民主权,主张民主共和制。他为法国中下层群众提供了理论旗帜,在法国大革命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4)康德建立了理性批判哲学,主张以人为本,人非工具。他从哲学上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把西方哲学推向了高峰。
2.启蒙运动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1)在批判对象上,文艺复兴运动矛头直指天主教会的神学世界观,而启蒙运动直指整个“黑暗的中世纪”。
(2)从涉及的领域看,文艺复兴集中于文学、艺术领域,启蒙运动扩展到宗教、哲学、经济、科学、史学、文学、美学等精神文明领域的各个方面。
(3)从批判形式上看,启蒙运动摆脱了文艺复兴的宗教外衣,提倡理性的思考和判断。
(4)从思想特点上看,启蒙运动思想家不再承认外界的任何权威,而把理性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他们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为了解放全人类宣传理性真理。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