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同步课件】岳麓版 历史 必修3:第四单元第十八课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同步课件】岳麓版 历史 必修3:第四单元第十八课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0-08 18:38: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1张PPT)
第十八课 音乐与美术
课程标准
1.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2.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史料探究研读
速效提能演练
课外视野拓展
第十八课 音乐与美术
教材研读学案
要点轻巧突破
教材研读学案
一、贝多芬与古典主义音乐
1.阶段性:18~19世纪之交,是欧洲__________音乐向______________音乐过渡的时期。
2.代表人物——贝多芬
(1)国别:德国音乐大师,有“_______”之称。
(2)作品特点:洋溢着_____________和乐观主义气息,蕴涵着深沉的哲理。
古典主义
浪漫主义
乐圣
英雄主义
(3)代表作:九部交响曲(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田园交响曲》)。
(4)评价:把________音乐发展到登峰造极,又开创了_________音乐的先河。
英雄交响曲
命运交响曲
古典
浪漫
思考探究
德国小城波恩曾经是联邦德国的首都,但是令其闻名世界的是这里诞生了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你知道他是谁吗?其称号是什么?
提示:贝多芬;“乐圣”。
二、印象派绘画与音乐
1.背景:19世纪科学技术(尤其是________理论和实践)的启发。
2.印象派绘画
(1)特点:直接描绘________下的物象,追求强烈的________感受,根据自己眼睛的观察和感受,来表现微妙的_________变化。
光学
阳光
个人
色彩
(2)代表人物及成就:莫奈的《_____________》及《干草堆》《鲁昂大教堂》。
3.印象派音乐
(1)出现:____________的诞生影响了音乐创作。
日出印象
印象派绘画
(2)特点:强调_______和_______,主张用声音的响度和音色,取代传统音乐中的调式与和声体系。
(3)代表人物及成就:法国作曲家德彪西的《_________________》。
音响
音色
牧神午后·前奏曲
图文探究
图一和图二分别是哪个国家的人物,他们的代表作品分别是什么?他们分别属于什么派别,这两个派别之间有什么共同特点。
提示:图一是法国的莫奈,其代表作品是《日出印象》,是印象派绘画的代表人物。图二是法国的德彪西,其代表作品是《牧神午后·前奏曲》,是印象派音乐的代表人物。二者的共同特点是他们都追求强烈的个人感受,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来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在朦胧的光色中表现物体或事物的气氛和情调。
三、现代艺术的兴起
1.后印象派绘画
(1)代表人物:_______、高更和凡·高。
(2)代表作:塞尚的《________________》和凡·高的《__________》。
(3)影响:以新的视角描绘客观世界,为绘画领域开辟了新方向。
塞尚
埃斯泰克的海湾
向日葵
2.现代派绘画
(1)特点:采用夸张、变形与_______的表现方法,大胆运用各种新材料。
(2)代表人物:西班牙画家__________。
3.现代音乐:流派众多,作曲家们根据各自的创作理念谱写各式各样、风格独特的乐曲。
抽象
毕加索
要点轻巧突破
19世纪以来的音乐与美术
流派 兴起背景或条件 人物 作品 流派特点
音乐 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 处于启蒙与革命时代 贝多芬 九部交响曲 强调个性和独创性,偏重色彩和感情
印象派 印象派的诞生 德彪西 《牧神午后·前奏曲》 强调声音的音色和响度
流派 兴起背景或条件 人物 作品 流派特点
美术 印象派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启发  莫奈 《日出印象》《干草堆》《鲁昂大教堂》 描绘阳光下的物象,追求强烈的个人感受,表现色彩变化
后印象派 — 塞尚 《埃斯泰克的海湾》 用新的视角描绘客观世界(包括光和空气氛围)
高更 —
凡·高 《向日葵》
现代派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结构大调整 毕加索 《坐在椅子上的女人》 反对理性的压制和传统的束缚;重视直觉和下意识活动,着重于内心“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
针对训练1 (2011年福州市高二质检)19世纪末法国著名音乐家德彪西把和声作为丰富色彩的一种手段,还有意识地冲破常规节拍。这标志着新的音乐流派的诞生,它是(  )
A.民族派         B.印象派
C.浪漫主义 D.现代主义
解析:选B。材料的关键信息点是“19世纪末”“德彪西”“和声”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印象派音乐。
贝多芬音乐作品及印象派绘画的成因
1.贝多芬音乐作品成因
(1)艺术创作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社会政治、经济等在人们意识形态中的反映。
(2)贝多芬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终生追求进步和自由,因此他的创作体现了强烈的反抗封建与追求民主的革命精神。
2.印象画派产生的原因
19世纪后半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一些青年画家对统治欧洲艺术的种种清规戒律表示不满;在科学证明“颜色是物体反射出来的光线”的启发下,主张户外写生,他们从画室里走出来,发现了千变万化的大自然。
针对训练2 法国艺术评论家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某种艺术是和某种时代精神同时出现,同时消亡的。”《日出·印象》这一绘画作品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是(  )
A.法国大革命
B.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推崇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
C.19世纪后半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D.两次世界大战
解析:选C。A项是新古典主义美术的背景;B项是浪漫主义美术的背景;D项是现代主义美术的背景,故应选C项。
现代主义美术产生的背景
20世纪以来,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了巨大创伤;工业化带来的快节奏生活也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使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展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他们开始用新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精神进行创作;艺术家们敏感地关注到工业和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也由此造成了一些新问题;
同时他们深受20世纪以来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他们更多的吸收了东方和非洲的艺术风格。在他们的作品中,可以感觉到时代的快节奏;感受到现代人的精神创伤和心理困惑;感觉到强烈的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同时他们又具有用现代美学成果和现代科技成就进行创作的探索精神。
针对训练3 毕加索曾这样形容自己的艺术风格:“让优美绝灭吧!”这种艺术风格产生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创伤
B.工业化带来的快节奏生活也加剧了人们生活的紧张感
C.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展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
D.光学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
解析:选D。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了巨大创伤;工业化带来的快节奏生活也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使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展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他们开始用新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精神进行创作,出现了许多美术流派,统称为现代主义美术。据此可知A、B、C三项均为现代主义美术产生的原因,而D项为印象画派产生的条件,而毕加索的艺术风格是现代主义,故选D项。
归纳综合
一个条件:19世纪以来,相对自由的创作环境为音乐和美术的发展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条件。
两大艺术:音乐和美术。
风格:主要有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派和现代派。
史料探究研读
【史料★文本】
1.《日出印象》(教材P75)
(1)属性:油画作品图影,名称《日出印象》,作者莫奈。
(2)信息:反映了浓重的颜色对比,反映了作者强烈的个人感受,反映了日出时作者根据自己的眼睛和感受捕捉到的色彩变化。
(3)方法:注意画中不同颜色的信息。
(4)价值:对学习和研究印象派的美术作品很有价值。
2.《坐在椅子上的女人》(教材P76)
(1)属性:肖像画。名称《坐在椅子上的女人》,反映了毕加索的绘画特点。
(2)信息:反映了女人的正面和侧面同时出现在肖像画中的抽象画法。深层信息反映了现代派绘画对色彩和视觉进行深入研究,采用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方法,运用各种材料进行绘画的特点。
(3)价值:对学习和研究毕加索等现代派绘画特点有很重要的价值。
【史料★应用】 音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18世纪,音乐界里诞生了一位真正的伟人,那就是近代史上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贝多芬早年深受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毕生追求自由和民主的理想。贝多芬一生充满了挫折,在创作盛年双耳失聪,生活上也多次失意,但他顽强地向命运挑战。在今天,贝多芬的名字不仅代表登峰造极的古典音乐,而且是追求崇高理想的一种象征。
材料2:我希望为音乐带来比其他艺术更大的自由,因为音乐并不仅是自然的产物,而且是自然与想象的神秘结合。
——德彪西
请回答:
(1)材料1中的音乐家是哪国人?生活在哪一个时代?他的代表作品主要有哪些?
(2)材料2中的人物也是伟大音乐家,与材料1中音乐家的风格是否一致?为什么?
(3)结合已有知识简评德彪西的音乐特点。
【全解全析】
审材料 涉及音乐家贝多芬和德彪西的两则材料
审设问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及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考查对贝多芬的掌握和了解。第(2)问和第(3)问考查印象派音乐的相关内容
扣教材 贝多芬的相关教材内容及印象派音乐的特点
条理作答 (1)德国人。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社会大动荡的时代。代表作品主要有《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等
(2)不一致。后者属印象派音乐;前者既把古典音乐发展到登峰造极,又开创了浪漫音乐的先河
(3)德彪西的音乐犹如雾里看花,具有朦胧的意境,捕捉无定型的流动体运动瞬间的印象,把它们用绝妙的音色与和声等表现出来,产生了印象派音乐
速效提能演练
课外视野拓展
贝多芬的童年
贝多芬的祖父与父亲都是宫廷歌手。在大部分时间里,他的父亲都喝得大醉,从没对家人和气过,甚至连家人们是否有足够的吃穿都从未过问。起初,善良的祖父还能使这个家庭免受太多的苦;反过来,他最大的孙子的音乐才能也使老人感到莫大的欣慰,还把自己的名字给了他。
但是当小贝多芬3岁生日时,祖父就去世了。贝多芬的父亲常把孩子拽到键盘前,让他在那里艰苦地练上许多小时,每当弹错的时候就打他的耳光。邻居们常常听见这个小孩子由于疲倦和疼痛而抽泣着睡去。不久,一个没什么水平的旅行音乐家法伊弗尔来到这个市镇,被带到贝多芬家里。
他和老贝多芬常常在外面一个小酒馆里喝酒到半夜,然后回家把小路德维希拖下床开始上课,这一课有时要上到天亮才算完。为了使他看上去像一个神童,父亲谎报了他的年龄,在他八岁时,把他带出去当做六岁的孩子开音乐会。
但是天下哪有后天培养出来的神童,尽管费了很多事,老贝多芬始终没有能够把他的儿子造就成另一个年轻的莫扎特。
与莫扎特相比,贝多芬的童年太不幸了。莫扎特在童年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练功时间是愉快而安静的,有着一个慈爱的父亲和一个被钟爱的姐姐;而贝多芬则不然,虽然他的演奏赢得了家乡人的尊敬,但世界性的旅行演出却远未像莫扎特那样引起世人的惊叹。
附:课内答疑站
一、解析与探究(教材P77)
 请思考:如何看待现代派美术创作的历史背景及其特征?有些人看不懂毕加索的作品,即否定它们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你认为对艺术品的评价是否存在永恒不变的单一标准?
提示:(1)背景:20世纪初以来的欧洲资本主义社会里,两次世界大战和多次金融危机等种种尖锐的社会问题,使不少艺术家对现实产生不满和幻灭感;工业化带来的快节奏生活也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宽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他们开始用新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精神进行创作。
主要特征:反对传统和理性,重视艺术家的主观感受和表现形式,艺术上更趋于极端化。
(2)评价艺术作品不存在永恒不变的单一标准。艺术创作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毕加索的作品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社会变迁给人们的思想感情和哲学思考带来的影响。毕加索是现代派最杰出的代表,他善于吸收各类绘画的不同风格,在他的作品中,人们可以看到新古典派、超现实派和表现派等各派艺术风格的痕迹。他粗犷刚劲的个性和时代因素彼此结合并始终展现于画作之中,使其作品在缤纷错乱中又能达到内部的统一与和谐。
二、自我测评(教材P77)
1.古典主义音乐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如何评价音乐大师贝多芬?
提示:古典主义音乐以反映人的普遍要求为主要特征,注重形式,讲究谐调,遵循比率适当和自然平衡的原则,强调风格高雅,体现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
贝多芬(1770~1827),是西方世界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
他创作了大量不朽的音乐作品,他的九部交响曲(如《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耀眼夺目。他终生追求进步和自由,具有强烈的反封建
与争民主的革命精神。其作品洋溢着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气息,蕴涵着深沉的道理。他最重要的贡献是对交响曲的发展与创新,他站在时代前列,勇于创造、革新,拓展了各种音乐曲式的范围,并将声乐与器乐结合,开创了交响曲的新形式。
他成功地赋予器乐反映社会重大题材的使命,并调动一切音乐表现手段来为这个使命服务。贝多芬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集古典音乐之大成,使古典主义音乐更加精妙深刻,震撼人心。贝多芬把古典音乐发展到登峰造极,又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在音乐史上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2.印象派绘画和音乐具有哪些共同点?简析它们的时代背景与艺术价值。
提示:共同点:淡漠题材,牺牲意念上的清晰,追求一种新颖、微妙、朦胧、瞬间的意境变化。
印象派绘画的艺术价值:印象派绘画把光和色彩视为认识对象的核心因素。印象派大胆使用色彩,真正体现出光与色的无穷魅力。印象派主张追求色彩效果,使绘画变得更丰富、自由,也更具有绘画特点。
印象派音乐的艺术价值:印象派音乐是客观的,强调捕捉人对外部世界的瞬间印象,它以柔克刚,抑制过分的激情;它重视标题,以有助于引起丰富的联想;它遵循暗示性的原则,以避免过于率直的表达。
3.列举现代艺术的创新与多元化发展,并对其艺术价值与影响作简要评价。
提示:在美术方面,现代派对色彩和视觉进行深入研究,采用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方法,大胆运用各种新材料,主要代表人物是毕加索。现代音乐也出现了许多派别,作曲家根据各自的创作理念谱写各式各样、风格独特的乐曲,如新古典主义、表现主义、序列音乐、具体音乐、电子音乐等。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也迅速变化。现代艺术反映了人们反对理性的压制和传统的束缚,在艺术创作上重视直觉和下意识活动,着重于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