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8张PPT)
第二十二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课程标准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史料探究研读
速效提能演练
课外视野拓展
第二十二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教材研读学案
要点轻巧突破
教材研读学案
一、三民主义的思想渊源
1.兴中会成立:鸦片战争之后亡国灭种的危局,各种救国主张失败,孙中山认识到推翻清政府的必要性,于1894年在__________成立兴中会,喊出了____________的口号。
檀香山
振兴中华
2.思想渊源的多元化
(1)把民族、民权、民生等同于法国的“自由、平等、________”,类比成美国的“民有、______、民享”。
(2)____________ 最富特色、最具创意,赞赏“天下为公”,把“_____”视作自己的“理想国”。
博爱
民治
民生主义
大同
(3)信奉进化论,
欣赏亨利·乔治的“________________”思想,
盛赞马克思的________________。
单税社会主义
《资本论》
思考提示
“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
——《檀香山兴中会章程》
从以上内容你可以看出孙中山创立兴中会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救国救民,振兴中华
二、三民主义
1.中国同盟会:1905年创立,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纲领。
2.三民主义内容
(1)民族主义是反对民族压迫,反对____________对中国的专制统治。
(2)民权主义是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________。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满洲贵族
中华民国
(3)民生主义解决以__________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平均地权。
3.评价: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
制定颁发了《__________________》。
土地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三、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
1.国民党一大:1924年1月,在_____________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在________召开,改组了国民党,确立了联俄、联共、_____________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共产国际
广州
扶助农工
2.新三民主义
内容:民族主义是对外反对_____________,对内反对民族压迫,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是普遍的;民生主义是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
帝国主义
3.评价
(1)具有鲜明的反帝、___________的革命性,成为中国__________________时期的政治纲领、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_____________的政治基础。
反封建
新民主主义革命
统一战线
(2)联俄、联共、_____________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核心,是依据和体现这一思想论体系所确定的重要政策原则。
(3)实现了_____________,有力地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扶助农工
国共合作
图文探究
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百
年纪念日,社会各届将以不同
的形式纪念这位伟大人物,你认
为他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贵的财富呢?
提示:(1)自强不息、与时俱进的民族精神。(2)屡败屡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3)鞠躬尽瘁、关注民生的人文精神。(4)天下为公,振兴中华的爱国精神。
四、三民主义学说的历史地位
1.__________学说是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
2.是当时中国_________________的主流和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纲领。
三民主义
先进政治思想
要点轻巧突破
孙中山三民主义形成的背景、过程及其发展
1.历史背景
(1)政治: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
(2)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3)主观条件:孙中山其人不断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
2.三民主义形成过程
(1)形成: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
(2)正式形成:1905年11月《民报》发刊词。
(3)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4)理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5)内涵: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
3.发展:“新三民主义”思想形成
(1)孙中山接受共产国际、中共的建议。
(2)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通过《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3)确立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4)重新解释“三民主义”为“新三民主义”。
针对训练1 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1912年,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表示将致力于“社会革命”,这里的社会革命是指( )
A.实现社会主义
B.实现民生主义
C.实现民权主义
D.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解析:选B。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属民族革命,“民权主义”属政治革命,这两项孙中山当时认为都已经完成。“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属社会革命,它是民族革命和政治革命的发展。
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
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新三民主义是革命的纲领,是奋斗的目标,蕴含着三大政策的精神。三大政策是实现新三民主义革命纲领的方法和手段,是新三民主义的具体体现。
2.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实质内容,是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升华。
3.新三民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四大革命阶级的指导思想,三大政策是统一战线占主导地位的国民党的执政原则。
针对训练2 毛泽东指出:“新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对此,下列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新三民主义就是三大政策
B.新三民主义是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C.新三民主义的革命性和进步性在于蕴涵了三大政策的精神
D.新三民主义具有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不可能实现
解析:选C。A、D两项表述不准确,B项不能体现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新三民主义有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内容,并且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结合起来,符合当时革命的要求,能够得到广大民众的认同和支持,因此C项与题干意思最符合。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对民主革命的推动作用
1.三民主义
(1)三民主义思想集中代表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
(2)孙中山还以三民主义为指导,制定并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2.新三民主义
(1)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2)以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为指导,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发展,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等反动势力。
针对训练3 三民主义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表现是( )
①推动民主革命高潮武昌起义的到来 ②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 ③指导制定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④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结成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三民主义作用的理解和辨析能力,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民主追求中的政治理论体系,它指导和推动了一切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活动,故四个内容都是。
归纳综合
一个政党(中国同盟会)四句话(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顶呱呱。
一大解释添内劲(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增添了新内容),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暖人心(实现了国共合作,有力地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史料探究研读
【史料★文本】
1.《民报》第臺号封面(教材P94)
(1)属性:报纸封面图影。
(2)信息:反映了《民报》的正式刊印情况,深层信息反映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宣传,三民主义的刊发。
(3)价值:对学习和研究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有很重要的价值。
2.孙中山在韶关宴请苏俄朋友(教材P95)
(1)属性:历史照片,反映的是孙中山宴请苏俄朋友。
(2)信息:反映了孙中山与苏俄朋友的友好关系。深层信息反映了孙中山思想的转变,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
(3)价值:对学习和研究孙中山后期的思想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史料★应用】 新、旧三民主义
阅读下列图片:
请回答:
(1)根据两图回答,孙中山在革命不同发展时期的指导思想分别是什么?
(2)这两种指导思想的历史意义如何?
【全解分析】
审材料 反映同盟会纲领和国民党“一大”的图片
审设问 要从图片中获取有效信息,图一是《同盟会纲领》即三民主义;从图二《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判断是新三民主义。进而进行比较即可。同时要注意分清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
扣教材 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
条理作答 (1)辛亥革命时期,三民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三民主义
(2)三民主义思想集中代表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新三民主义是指导新时期国民革命的思想理论体系,成为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有力地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速效提能演练
课外视野拓展
布衣总统孙中山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逸仙。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化名中山樵。孙中山生于1866年11月12日,广东香山(今中山市)翠亨村人。
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当选为临时大总统。
有一次,他身穿便服,到参议院出席一个重要会议。然而,大门前值勤的卫兵见来人衣着简单,便拦住他,并厉声说道:“今天有重要会议,只有大总统和议员们才能进去,你这个大胆的人要进去干什么?快走!快走!否则,大总统看见了会动怒,一定会打你的!”
孙中山听罢,不禁笑了,反问道:“你怎么知道大总统会生气呢?”一边说着,一边出示了自己的证件。卫兵一看证件,才知道这个着装普通的人竟是大总统,惊恐之下,卫兵扑倒在地,连连请罪。孙中山急忙扶卫兵起身,并幽默地说:“你不要害怕,我不会打你的。”
孙中山作为临时大总统,在生活琐事上表现了他的俭朴和以身作则的高尚品质。
附:课内答疑站
一、解析与探究(教材P95)
请思考,上述内容反映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哪些区别?为什么有这些区别?
提示:区别:民主革命阶段一部分革命纲领的不同;有无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不同;革命彻底性的不同。
原因: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是造成这些区别的根本原因。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和纲领上毕竟没有逾越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是有根本区别的。
二、自我测评(教材P95)
概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影响。
提示:基本内容:三民主义是指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民族主义强调推翻满洲贵族统治,推翻清政府这个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客观上有反帝作用;民权主义强调建立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主张平均地权。
新三民主义是三民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其主要内容是:民族主义发展为民族自求解放和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主张在反帝反封建的基础上实现各阶级联合专政;民生主义则提出“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历史影响: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既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时代内容,又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的民族特色,并迅速成为当时中国先进政治思想的主流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及救亡图存革命斗争的纲领。新三民主义促成了国共第一次合作,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