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同步课件】人教版 历史 必修3:第二十二课 文学的繁荣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同步课件】人教版 历史 必修3:第二十二课 文学的繁荣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0-08 18:42: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第二十二课 文学的繁荣
课程标准
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课堂探究讲义
速效提能演练
课外视野拓展
第二十二课
文学的繁荣
教材研读学案
教材研读学案
浪漫主义文学
1.背景
(1)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革命和战争频仍,动乱不已。
(2)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___________”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理性王国
2.特点
(1)政治上反封建制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___________,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2)在创作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
3.成就
(1) 法国:雨果的_________________典型地表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感情世界
《巴黎圣母院》
(2)英国: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斗争。
(3)德意志:海涅的《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抒发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图文探究
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哦,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把昏睡的大地
唤醒吧!西风啊,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雪莱《西风颂》
有人说这首诗歌属于浪漫主义文学,你同意吗?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1)同意。这是雪莱的一首抒情诗。
(2)它以寒冷的冬天比喻腐朽黑暗的社会状况,以明媚温暖、充满生机的春天比喻光明美好的未来,用冬去春来这一浅显的事理鼓舞人们从黑暗中看到光明,从腐朽中看到生机。诗句充满高亢昂扬的乐观主义精神,揭示出历史进步的必然性,因而具有鼓舞人心的力量。
现实主义文学
1.背景: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2.特点:关注______________,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社会问题
3.成就
(1)法国:巴尔扎克的________________,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
(2)英国:狄更斯_____________________,描述社会下层生活,反映英国社会状况。
(3)俄国: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列夫·托尔斯泰_____________________享誉世界。
《人间喜剧》
《大卫·科波菲尔》
《安娜·卡列尼娜》
(4)北欧:丹麦_____________同情弱者,嘲弄权贵;挪威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揭露资产阶级的唯利是图。
(5)美国:______________的作品,痛斥了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的丑恶本质。
安徒生
马克·吐温
图文探究
右图为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一次马克·吐温应邀赴宴,席间,他对一位贵妇说:“夫人,你太美丽了!”不料那妇人却说:“先生,可是遗憾得很,我不能用同样的话回答你。”头脑灵敏,言辞犀利的马克·吐温笑着回答:“那没关系,你也可以像我一样说假话。”马克·吐温同时代的现实主义作家还有哪些?
提示:法国:巴尔扎克。英国:狄更斯。俄国:普希金、列夫·托尔斯泰。丹麦:安徒生。挪威:易卜生。
20世纪的世界文学
1.现实主义文学
(1)英国:萧伯纳的《苹果车》。
(2)法国: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
2.现代主义文学
(1)背景:两次世界大战、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____________和严重的社会问题,深刻影响了文学的发展。
经济危机
(2)特点:①强调集中表现自我。②手法比较怪诞,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的理由。③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悖离传统。
(3)成就:①美国:海明威的《老人与海》。②爱尔兰: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文学荒诞派的典型。
3.苏联文学
(1)高尔基的《母亲》。
(2)奥斯特洛夫斯基的___________________,具有很大的世界影响。
4.亚、非、拉文学
(1)特点:反映了反帝反殖和_____________精神。
(2)成就:①印度:泰戈尔。②中国:鲁迅。③哥伦比亚:马尔克斯。④尼日利亚:索卡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爱国主义
社会链接
文学是时代的一面镜子,能生动深刻地反映出时代特征。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如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世界大战都对文学流派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最好诠释。
归纳综合
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世界文学艺术空前繁荣,文学艺术家人才辈出,杰作纷呈,出现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各种文学艺术流派,深刻反映了社会历史现实。20世纪以来,两次世界大战,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严重的社会问题,使表现西方社会危机的现代主义文学成为文学主流。20世纪的苏联文学和亚非拉文学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课堂探究讲义
【探究核心问题】
一、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区别
描写对象 浪漫主义文学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和内心主观感受,而现实主义则强调再现和剖析社会现实
表现手法 浪漫主义文学大多采用夸张手法,富有幻想和传奇色彩,而现实主义则对社会现实进行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
思想内容 浪漫主义文学抨击封建专制,鞭挞人世间的丑恶和黑暗,对欧洲社会弊端给予辛辣的讽刺和揭露。现实主义文学从不同的侧面真实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状况,对现在的社会弊端和社会秩序进行无情地揭露和强烈批判
二、20世纪世界文学多元化特点的表现
 从表现形式上看,20世纪世界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作品都得到了发展。
从表现内容上看,不仅有资本主义文学表现形式,而且社会主义文学和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文学也出现并且成就很高。
20世纪世界文学可以说是全面繁荣,表现手法各异,反映的思想内容也体现出时代性和多元化的特点。
以全新的视角考查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
【探究热点考向】
例1
(2009年高考江苏卷)某学者准备给中学生作有关欧美近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报告,为此他去图书馆查阅了部分文学作品,其中与报告内容相关度较高的是(  )
【解析】 解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中的隐性限制条件“欧美现实主义文学报告”,知道现实主义代表作有哪些。
【答案】 B
选项 结论 理由
A × 属于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B √ 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作
C × 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作
D × 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作
综合考查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
例2
A.摒弃结构、语言、情节上的逻辑性、连贯性
B.用理智的手法去反映荒诞的生活
C.用轻松的喜剧形式表达严肃的悲剧主题
D.舞台形象和情节支离破碎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现代主义文学特征
由上表可知,A、C、D三项均属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特征。
【答案】 B
要素 特征
人物 集中表现自我
情节 故事开头结尾没有明显的理由
细节 因果关系不明
背景 模糊不清
手法 比较怪诞
语言 风格悖离传统
【探究史料研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说:“我已把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
【思考】 (1)这段名言表现了怎样的人生态度?
(2)它对你有什么启发?
【提示】 (1)表现作者积极向上、对革命理想执著追求的人生态度。
(2)可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的状态与自己的理想之间的差距,有感而发。
速效提能演练
课外视野拓展
诺贝尔文学奖
瑞典著名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去世前立下遗嘱,他要求遗嘱执行人以如下方式处置他可以兑换的剩余财产:“将上述财产兑换成现金,然后进行安全可靠的投资。以这份资金成立一个基金会,将基金所产生的利息每年奖给在前一年中为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人,”根据诺贝尔的遗嘱,共设立了五大奖项,诺贝尔文学奖就是其中之一。诺贝尔在遗嘱中说奖金的一份应颁给“在文学界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瑞典文学院是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单位。
诺贝尔文学奖是一个世界性的奖项,面向全世界的文学家。在获奖作家中,有欧洲和美洲作家,也有大洋洲、非洲和亚洲的作家。截至2003年,共有100名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其中欧洲作家76人,美国作家10人,中南美洲作家6人,亚洲作家4人,非洲作家3人,澳洲作家1人。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表明了东方文学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认可。
附:课内答疑站
一、学思之窗(教材P108)
这段名言表现了怎样的人生态度?它对你有什么启发?
提示:(1)人生态度:这段名言反映了苏联文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充满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它表现了要为建立人类社会美好未来奋斗的人生态度。
(2)启发:保尔的那种为人类的进步和解放无私奉献的精神,脚踏实地、勇于进取的精神曾经激励了千千万万的年轻人,它告诉我们人应该有远大的抱负,不能只考虑个人的利益,要树立为社会服务的思想,才不会虚度此生。
二、本课测评(教材P109)
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领域的主要流派有哪些?它们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请各举一位作家及其代表作。
提示:(1)浪漫主义文学:①特点: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构思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情节跌宕起伏。②代表作家;法国雨果。作品:《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列举其他代表性作家及其作品亦可)。
(2)现实主义文学:①特点:力图真实地表现现实生活,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和努力揭示形形色色的社会矛盾;又对现存的社会秩序进行无情揭露和猛烈批判;热衷于塑造和赞扬正面人物,英雄人物。②代表作家:巴尔扎克。作品:《人间喜剧》(列举其他代表性作家及其作品亦可)。
(3)现代主义文学:①特点:强调集中表现自我,在表现手法上与传统的文学有很大差异。②代表作家:贝克特。作品:《等待戈多》(列举其他代表性作家及其作品亦可)。
三、学习延伸(教材P109)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你了解的历史事实,分析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和苏联文学分别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生活?
提示:(1)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随着拿破仑帝国的覆灭,人们不再盲目相信理性,开始追求人类的内心感情。
(2)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但社会矛盾也日益尖锐。在此期间,很多有作为、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纷纷批判和揭露社会丑陋现象。
(3)现代主义文学:20世纪以后,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但是,社会也更加动荡,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大危机使世界更加动荡不安。在西方世界,人们心灵越来越空虚和迷惘,以反传统为特征的现代主义流派开始出现。
(4)苏联文学:一个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诞生,人们对一切都充满了希望,朝气蓬勃,于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成为这一期间苏联文学的主要特点。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