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第六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课程标准
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课堂探究讲义
速效提能演练
课外视野拓展
第六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教材研读学案
教材研读学案
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
1.原因
(1)意大利出现了________和威尼斯等著名的工商业城市。
(2)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政策,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影响: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要求进行思想变革。
佛罗伦萨
新兴的资产阶级
名师点拨
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
(1)标志是手工工场的出现。
(2)在商品生产竞争中,手工业者分化出富裕的手工业作坊主,成为资本家。他们雇佣的大批学徒和帮工成为雇佣劳动者。他们之间的关系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文艺复兴
1.条件
(1)经济根源:意大利出现了____________。
(2)历史根源:意大利人能够接触到大量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遗存。
(3)文化基础:先进知识分子在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中找到了共鸣。
2.旗号: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3.实质:资产阶级的________运动,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
4.核心: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要求肯定________和尊严。
资本主义萌芽
思想解放
人的价值
5.内容:反对教会宣扬的禁欲苦行,抨击教会的腐败,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
6.成就
(1)文学三杰
①薄伽丘:代表作:_________,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②但丁:代表作:________,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
《十日谈》
《神曲》
③彼特拉克:代表作:《歌集》,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____________”。
(2)艺术领域:_______等艺术大师创作了许多杰出作品。
7.高潮:16世纪以后,文艺复兴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达到高潮。
8.意义:越来越多的人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
人文主义之父
达·芬奇
图文探究
右图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达·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它以画中人神秘的微笑牵动着世界各地人们关注的目光。几百年来人们讨论最多的是画中人的笑容。这种笑有时看起来温柔舒畅,有时又显得严肃哀伤,
有时甚至还带有讥嘲与揶揄,真是人性丰富内涵与多方面性格心理特征的完美结合体。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有何特点?
提示:以人和自然为研究对象;肯定人的价值和权利;追求现世幸福;反对消极的无所作为的人生态度;重视实践。
宗教改革
1.背景
(1)文艺复兴使人们要求________的愿望日趋强烈。
(2)16世纪,天主教会在四分五裂的______势力很大。
(3)罗马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出售赎罪券。
2.兴起
(1)序幕: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
“_____________”。
改革教会
德意志
九十五条论纲
(2)主张
①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
②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____》的权利。
3.扩展
(1)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如路德派、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
(2)新教简化了________,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4.影响: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圣经
宗教仪式
图文探究
右图反映了马丁·路德在西方人眼中的地位,同时也折射出宗教改革的影响和人们对罗马教廷的厌恶,宗教改革前教皇在德国的特使曾在报告中说:“十分之九的德国人高喊:‘路德’;剩
下的十分之一少数高喊:‘罗马教廷该死!’”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德意志各阶层同罗马教皇的矛盾十分尖锐;路德的宗教改革在德意志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支持。
归纳综合
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不断成长,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并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人们以各种方式宣扬人性的力量,抨击教会的虚伪。宗教改革运动,猛烈地冲击着封建制度和基督教会,形成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思想解放潮流。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都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都体现了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
课堂探究讲义
【探究核心问题】
一、文艺复兴的主要成就
领域 代表人物 作品及思想
文学 薄伽丘 《十日谈》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禁欲思想
但丁 《神曲》表达了对教会的憎恶
彼特拉克 《歌集》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称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美术 达·芬奇等 根据自己的感受和对人类世界的细致观察,自由发挥
二、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相同点
产生 (1)都是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兴起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2)都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3)都将矛头指向封建教会
性质 都是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文化,体现了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
结果 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近代文化的繁荣
范围 波及西欧的广大地区
【探究热点考向】
考查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是文艺复兴的经济根源
例1
(2011年福州市统考)严格地说,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源是( )
A.意大利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B.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C.意大利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
D.意大利的中世纪神学思想淡薄
【解析】 “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是早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主要表现,它养育了“人文主义”,由此可以得出答案。
【答案】 B
考查宗教改革前后,教皇和皇帝权力的变化
例2
(2011年徐州高二检测)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
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
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
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
D.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
【解析】 本题通过宗教改革对教会和皇帝权力的影响,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关键要以宗教改革为界,弄清权力的变化。
由上图可以看到,宗教改革前后,教皇与皇帝的权力的大小发生了此消彼长的变化。
【答案】 D
【探究史料研习】
人文主义思想
材料1:在教会的教父们的无数著作中有不少表面的矛盾甚至难解之处。我们崇拜他们的权威,不应使自己追求真理的努力停滞不前。……教父们会有错误是毫无疑问的。即使彼得,教徒中的名人,也曾陷入错误中……读所有这一类著作都要有充分的自由进行批判,而没有不加怀疑地接受的义务,否则一切研究的道路都要阻塞,后人用以讨论语法和叙述中难题的优秀的智慧就要被剥夺。
——人文主义者阿贝《是与否》
材料2:上帝赋予了人按自己的意志塑造自身的能力,也可以下降为动物,也可以上升到与上帝相似的东西。
——人文主义者皮柯《论人的尊严》
材料3:阿尔帕说:“……大多的时候,落在人们头上的幸福或不幸取决于他们自己。”彼特拉克说:“真正高贵并非天成,而是自为的。”
——《世界史·中古部分》
【思考】 (1)依据以上材料,说明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
(2)结合史实扼要评述人文主义思想的进步性。
【提示】 (1)肯定人,注重人性,把人和人性从宗教束缚下解放出来,强调人的作用和以人为中心。
(2)在反封建斗争中起了进步作用。
速效提能演练
课外视野拓展
一、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但丁
但丁(1265~1321年)是意大利的诗人,出生在佛罗伦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他的不朽杰作《神曲》,包
括“地狱”“炼狱”“天堂”三部,每部33篇,加上开头一篇序诗,共100篇。这部著作一方面给中世纪文化以艺术性的总结,另一方面又显现出意大利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它以构思宏伟、思想的凝聚、艺术的熟练和富有感情的道德力量而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有突出的位置。
二、赎罪券
天主教认为,世人“犯罪”之后,就失去了上帝的宠爱,谁想要重新获得,必须悔罪做善功以赎罪,这样才能获得“免罪罚”。天主教还认为,每个人的能力有限,须靠耶稣救赎之功。因耶稣钉在十字架上所立的功劳是无限的,加上圣母和其他圣徒们的多余功劳,形成了教会的“功劳宝库”。个人所做善功
不足以完全补罪,教会可从功劳宝库中取而赠补之。教皇和主教对教徒实行“大赦”,即以此说为依据。14世纪以来,这类“免罪罚”的方式,逐渐演变成出售赎罪券的方式来进行。这成了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的导火线,16世纪60年代,售卖赎罪券的做法被废止,但免罪罚的原则仍保持不变。
附:课内答疑站
一、“学思之窗”(教材P28)
谈谈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对宗教持什么态度?
提示: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但并未放弃天主教,而是表现为一种世俗化、人性化的思想。人文主义者乐于接受教皇和教会,对教会势力抱和解态度,不愿走上宗教改革之路。
二、本课测评(教材P29)
14~16世纪,欧洲哪些事件促进了人文主义发展,结合史实具体说明。
提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首先在一些文学艺术家等知识分子中出现了反对宗教束缚、关注人自身需求的要求,促使人们开始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越来越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宗教改革运动则直接质疑教会的权威,解放了千千万万普通大众的思想,使人文主义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三、学习延伸(教材P29)
阅读以上材料,请思考马丁·路德主张只要有信仰就可以成为义人,这同教会的主张有什么冲突?它同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有什么关系?
提示:路德的主张实际上是要求尊重人,尊重每个人自己对信仰的理解,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判断,而不是盲目服从教会的说教,这与文艺复兴倡导的对人性的尊重在思想上都促进了人文主义的发展。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