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同步课件】人教版 历史 必修3:第四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同步课件】人教版 历史 必修3:第四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0-08 18:42: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第四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课程标准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张,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课堂探究讲义
速效提能演练
课外视野拓展
第四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教材研读学案
教材研读学案
李贽的离经叛道
1.背景
(1)政治:明朝后期,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
(2)经济:江南一带的____________已有相当强的经济实力。
(3)思想:道学家为抬高自己,把____奉为神圣。李贽目睹了官场的污浊和道学家的伪善。
市民工商业者
孔子
2.特点:离经叛道,自称异端。
3.主张
(1)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________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
(2)认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3)强调人正当的私欲,认为穿衣吃饭就是“________ 。”
4.影响:李贽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________萌芽时期的要求。
儒家经典
人伦物理
资本主义
名师点拨
 道学家不等于道家
(1)面对佛教、道教的兴盛,唐朝时韩愈提出“道统论”,宣扬只有儒家的“先王之道”“仁义之道”才是正统思想。
(2)北宋以后这种道统思想被理学家鼓吹成神圣不可侵犯的经典理论。 宋明理学也被称为“道学”。
(3)儒学中以正统自居的理学家也被称为道学家。而道家是春秋晚期老子创立的思想流派,其部分思想后来成为道教的教义。
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1.经历
(1)明亡后投入抗清斗争;抗清失败后,致力于________ 。
(2)从明亡的历史中看到了____________的腐朽。
2.主张
(1)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猛烈抨击,指出君主专制是__________。
著书讲学
封建专制制度
天下之大害
(2)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3)主张以“________”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
3.影响
对以后______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天下之法
反专制
图文探究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财计三》中说:“世儒不察
,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材料表明黄宗羲提出什么样的思想?与当时社会哪一发展有内在联系?
提示:提出了工商皆本的思想。这与当时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是有内在联系的。
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1.思想主张
(1)重视对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形成了________的思想。
(2)主张走出家门,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_________的现实问题。
2.影响:顾炎武以他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经世致用
国计民生
社会链接
由顾炎武的思想演变成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言,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爱国精神的高度概括,对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提高公民道德规范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1.思想主张
(1)世界是____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其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
(2)主观的认识是由________引起的。认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2.意义: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________,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物质
客观对象
思维方法
图文探究
《周易外传》是中国明清之际思想家王夫之阐发易理的重要哲学著作。因晚年隐居衡阳金兰乡(今衡阳县曲兰乡)石船山下,被称为船山先生。谭嗣同
评价说:“五百年来学者,真通天人故意者,船山一人而已矣。”谭嗣同为何对王夫之有如此高的评价?
提示:王夫之继承了以前思想家的唯物思想并加以发展。他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他在哲学上代表着古代哲学的最高峰。他的唯物思想也启示了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归纳综合
明清之际,以个性解放为核心,进步思想家批判宋明理学,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倡导求实精神,是在当时政治经济发生巨大变化的条件下萌生的,对社会产生巨大冲击,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一定影响。
课堂探究讲义
【探究核心问题】
一、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人物 思想 代表作
李贽 批判程朱理学,否认孔子学说是万世之至论;强调人正当的私欲,主张人的个性应当自由发展 《焚书》、《藏书》
黄宗羲 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工商皆本” 《明夷待访录》
顾炎武 主张限制君权,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倡导经世致用 《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
王夫之 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以认识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 《读通鉴论》、《周易外传》
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的特点
1.反传统、反教条。以“异端”自居的明朝进步思想家李贽,指出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他还提出男女平等和“万物皆生于两”的观点,令维护名教传统的士大夫们十分惊惧。
2.反封建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清初黄宗羲揭露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已,以天下之害尽
归于人”,得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结论。顾炎武提倡“众治”,反对“独治”;当时的思想家还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这些思想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影响。
3.提倡“经世致用”。他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致力于社会变革。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
4.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他们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
【探究热点考向】
考查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的主张
例1
有人问程颐:“寡妇贫若无依,能不能再嫁?”他答:“绝对不能。有人怕冻死饿死,才用饥寒作借口,要知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下列哪位思想家的观点与其对立(  )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解析】 李贽是我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他反对迷信孔子为“天生圣人”,反对封建道义,主张寡妇再嫁,肯定妇女的地位。可见他的思想和程颐的思想明显对立。
【答案】 A
综合考查明清之际思想家对君权的态度
例2
(2011年临沂检测)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这句言论反映了怎样的思想进步性(  )
A.反对君主专制
B.反对封建土地私有制
C.学以致用
D.反对中央集权
【解析】 本题通过明末清初学者的思想,考查儒学家在社会变化的背景下对君权的态度。可从以下角度分析:
由上图可见,B项与题干无关,C、D两项不符合题干要求。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并注意联系历史背景。
【答案】 A
【探究史料研习】
黄宗羲的君臣平等思想
材料1: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
材料2:夫治天下犹曳(牵引)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材料3: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以上均为黄宗羲的观点
【思考】 (1)材料1中黄宗羲提出古代“天下为主,君为客”和“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的用意是什么?
(2)材料2中黄宗羲的比喻反映了他的什么思想?
(3)材料3中黄宗羲提出学校应该成为什么场所?目的是什么?
【提示】 (1)抨击古代君主视天下为己有,旨在批判封建专制制度。
(2)君臣平等的思想。
(3)学校应该成为公众评价是非的思想舆论阵地,而不是培养奴仆的场所。目的在于探求限制君主权力的措施。
速效提能演练
课外视野拓展
“自督读书”的顾炎武
顾炎武自幼勤学。11岁那年,他的祖父蠡源公要求他读完《资治通鉴》,并告诫说:“现在有的人图省事,只浏览一下《纲目》之类的书便以为万事皆了了,我认为这是不足取的。”这番话使顾炎武领悟到,读书做学问是件老老实实
的事,必须认真忠实地对待它。顾炎武勤奋治学,他采取了“自督读书”的措施:首先,他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读完的卷数。其次,他限定自己每天读完后把所读的书抄写一遍。他读完《资治通鉴》后,一部书就变成了两部书。再次,要求自己每读一本书都要做笔记,写下心得体会。最后,他在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温习前半年读过的书籍,边默诵,边请人朗读,发现差异,立刻查对。经过艰苦的努力,顾炎武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思想家。
附:课内答疑站
一、学思之窗(教材P17)
李贽写的这封信,说明了当时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
提示:李贽在信中讽刺、揭露了道学家的虚伪,反映了明后期社会政治腐败,官场污浊,道学家伪善的黑暗现象。也说明了封建专制制度的日渐腐朽及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的社会现实。
二、本课测评(教材P19)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是如何促进儒家思想发展的?
提示:李贽挑战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批判道学家的虚伪。认为是非应随时代变迁、发展而改变,不应以孔子的话作为永久不变的定论。同时,抨击封建社会的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以及王夫之的唯物思想,都与程朱理学专注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和封建伦理道德有很大不同,迎合了时代的要求,发扬了先秦儒学的积极因素,使宋朝以来沉闷的儒学日益活跃,促进了儒家思想的发展。
三、学习延伸(教材P19)
近代戊戌变法的主将梁启超,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警句自勉。他以忧国忧民的精神,参与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结合史实,查找资料,谈谈顾炎武和梁启超为什么有同样的感受?
提示:顾炎武和梁启超生活的时代都处在国家危亡之际,不约而同地产生了救国救民的思想。建议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搜集资料,阐发自己的想法,各抒己见。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