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4张PPT)
剪纸
刺
绣
布玩具
风筝
年
画
木雕
泥人
民间美术是广大劳动人民为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作,并在他们自己当中应用和广泛流传的美术作品。
与宗教、民俗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富有民族和地方特色
从历史上看:相对于“宫廷美术”和“文人士大夫美术”而言的
从现在看:相对于职业、专业艺术家的美术
它的创造者基本上是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人民
特点: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相统一
剪纸
年画
刺绣
玩具
民间雕塑
我国最普遍,最单纯的民间美术。主要用来装饰、烘托节日气氛和表达喜庆祝福。有过春节或喜庆日子而装饰在窗格内的窗花、婚礼布置新房的喜花,还有美化居室环境的墙花、炕围花、顶棚团花、灯花等
单色:通常用象征热烈吉祥
的大红纸剪成
染色:白粉纸或宣纸
剪出形象后用颜色
点染而成
套色:不同颜色根据
不同部位剪制
套色而成
造型虚实相生,黑白分明,富于想象,夸张变型,质朴清新,粗旷处大刀阔斧、简单而不简陋,精细处如春蚕吐丝、繁缛却不杂乱。
最早起源于门神画。春节时张贴木版画,以满足纳福迎新,万象更新的民俗需要。常贴于院门,房门,堂屋,灶头等处年画,主要以多种色套印和印、绘结合等方法来制作,画面是以线造型,以色相辅。
种类:门神、中堂、条屏、灯画
题材内容丰富:祝福祈祥图、镇妖辟邪图、历史人物、神话传说、戏曲人物
中国年画三个重要产地:
苏州桃花坞
天津杨柳青
山东潍坊杨家埠
构图对称、丰满,色彩绚丽,常以紫红色为主调表现欢乐气氛,具有精细秀雅的江南地区民间艺术风格
主要表现吉祥喜庆、民俗生活、戏文故事、花鸟蔬果和驱鬼避邪等汉族民间传统审美内容。
《庆丰收》
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
相结合的方法。题材广泛
内容丰富、构图饱满、寓
意吉祥、雅俗共赏,刻工
精美、绘制细腻、色彩绚
丽。 以反映现实生活时事
风俗、历史故事等 题材为
特长。
是按照农民的思想要求、风俗信仰、审美观点、生活需要逐步发展的。用概括、象征和寓意的手法表现主题。构图饱满、画风粗犷、造型简洁夸张,多使用对比色,色彩强烈、鲜艳、极具装饰性。形成了劳动人民自己古朴雅拙、简明鲜艳的风格
镇妖辟邪
刺绣俗称“绣花”,多为妇女所做,所以还称“女红 ”。主要运用于服装、鞋、帽、枕头、钱包等。还有寺庙佛堂的神佛绣像、菩萨龙帐、以及戏服也多有运用。刺绣以剪纸作底样来缝制。造型质朴、大方。
苏绣------以雅洁、精细著称。图案秀丽,绣工细致,色泽文静,针法灵活,形象传神。在表现物体时善留“水路”,即在物象的深浅变化中,空留一线,使之层次分明,花样轮廓齐整
技巧特点:平、光、齐、匀、和、顺、细、密八个字。针法有几十种。
以“双面绣”作品最为精美。
分为实用品类和欣赏类
湘绣是在吸收苏绣和其它刺绣的优长处发展而来的。 用丝绒线绣花,构图严谨,色彩鲜明。绣品形象生动逼真,质感强烈,形神兼备,风格豪放。湘绣的图案借鉴了中国画的长处,所绣内容多为山水、人物、走兽等,尤其是湘绣的狮、虎题材突出,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以软缎、彩丝为主要原料。“讲究施针,针脚整齐,短针细密,线片光亮,紧密柔和”。以自然界为主题(熊猫)。形象生动 色彩艳 丽,富有立体感
针 脚平齐,变化丰富。
构图疏朗、浑厚圆润,
色彩明快、严谨细腻
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有100种以上的针法
绣技(线条绣、
双面绣、覆盖针等)
粤绣绣工多为男工所任。用线多样,除丝线、绒线外,也用孔誉毛捻楼作线,或用马尾缠绒作线。多用金线作刺绣花纹的轮廓线。用色明快,对比强烈,讲求华丽效果。装饰花纹繁缛丰满,热闹欢快。题材多为百鸟朝凤、龙凤等图案。善于把寓意吉祥
和美好的愿望融入绣品
中。绣品构图饱满,
繁而不乱,针步均匀,
光亮平整,纹理清
晰分明,物像形神兼备
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我国劳动人民利用泥木竹石、纸草布皮等平常物料创造出的专供玩耍游戏的器具。早在汉代史料中便记载了假面、偶人、泥车等玩具
玩具按制作方法可分为:削刻类,如空竹;缝制类;编织类、可活动类。
潍坊是中国的风筝之乡,国际风筝联合会总部。 潍坊国际风筝节(4.20-25)。
潍坊风筝选材讲究、
造型优美、扎糊精巧、
形象生动 、起飞灵活、
绘画艳丽。题材丰富、
广博 。具有浓郁的地
方生活气息和生动的
气韵
雕塑艺术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是造型艺术的重要门类。
主要有石雕、砖刻;木雕;泥人、面人;面塑等
中国的民间美术在题材的表现和图像中蕴含的寓意等多方面运用人物、走兽、花鸟、器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以民间谚语、吉语及神话故事为题材,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象征及谐音等表现手法,构成“一句吉语以图案”的美术形式,富有独特的格调和浓烈的民族色彩
民间美术重要的艺术特征是:
“象征性”“寓意性”
龙 高贵、神圣
老虎 辟邪
鹤 长寿、延年
牡丹花 富贵
瓶、如意 平安如意
鸡、如意 吉祥如意
喜鹊梅花 喜上眉梢
桃---长寿
石榴——多福多寿多子
鸳鸯—夫妻恩爱
喜上眉梢
连年有余
喜上眉梢
盘长——长久永恒
方胜—同心双合、彼此相通
古钱——美满、团圆吉祥
如意头——
吉祥如意,幸福来临
红纸伞(也称油纸伞)是印江传统手工产品之一,历史悠久。已有六百多年的制作历史。由竹子、印江白皮纸、柿子油等19总材料精制而成。手工制作过程十分讲究,生产环节多,红雨伞光滑明亮,颜色鲜艳,美观大方;抗水强,耐皱折,质地韧。油纸伞的油与有谐音,纸与子同音,伞张开后呈圆形,在大红喜事、宗教庆典中,常被寓意为早有贵子,圆满吉祥的意思,也作为人们遮日避雨、避恶辟邪的象征。
印江民间的印染工艺品——蓝地印花布,宋时称药斑布”,明清时又称“浇花布”,印江印染分为染色和印花两部分,民间称为普染和印染。
内容一般从神话传说及民工间吉祥物象中取材创作,以名贵花草或珍禽兽配雕而成。
构图形式大致有团窠式、对称式、散点式、花边式、整体式、几何纹式等十几种。
图案造型独特,纹样自然、谐调、通顺、流畅、富有灵性和美感。
印江印染是工艺与技术、审美与科学的完美结合,是民众生存智慧和才智的结晶,见证着普通人的社会生活状况,反映农耕社会劳动艺术的原古情节,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工艺美术价值、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
位于合水镇蔡家坳的白皮纸是书法和工业的优质纸,其纸有质地坚韧、细腻、柔和、色泽白、吸墨性强等特点。可以用在纸伞、窗花、斗笠、装裱等方面。
著名书法家严寅亮先生就喜用白皮纸带宣纸写书法作品。
著名大画家徐悲鸿,抗战时期创作的大量国画作品用的也是这里的白皮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