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同步课件】岳麓版 历史 必修1:第六单元单元优化总结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同步课件】岳麓版 历史 必修1:第六单元单元优化总结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8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0-08 18:46: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单元优化总结
单元优化总结
知识体系总览
单元要点整合
单元检测评估
知识体系总览
单元要点整合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历程
1.初步建设:新中国成立前召开的新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2.构建完成: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标志着新中国政治制度构建完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共同构成了新中国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
3.严重破坏:“文革”期间政治制度建设遭到严重的破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国家法律形同虚设,党内政治生活无法正常进行。
4.发展完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全面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加强了民主与法制建设。改革政治体制、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加强基层民主选举制度,使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法治化的新时期。
(2010年高考江苏单科卷)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
A.该届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B.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C.从此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
例1
【解析】 解答此题最好用排除法。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1954年召开,故可排除A项。C项“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提出于1956年,与题干时间不符。1954年9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据此知识可排除D项。综合上述,正确答案是B项。
【答案】 B
1.二者的相似之处:都享有自治权,都是在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不具有任何独立主权实体的性质。
“一国两制”下的特别行政区与民族自治区的相似之处和主要区别
2.二者的主要区别
(1)设立的地区不同:特别行政区是在港澳台设立的,而民族自治区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的。
(2)自治程度不同: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民族自治区有“一定的自治权”。
(3)社会制度不同: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民族自治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4)解决的问题不同:特别行政区是为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设立的,民族自治区是为了解决民族问题、实现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愿望而设立的。
下列关于“一国两制”下特别行政区与民族区域自治区主要区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设立地区不同,前者在港澳台地区,后者在少数民族聚居区
B.自治程度不同,前者享有完全自治权,后者享有一定的自治权
C.社会制度不同,前者为资本主义制度,后者是社会主义制度
D.解决的问题不同,前者解决祖国统一问题,后者解决民族问题
例2
【解析】 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而非完全自治,故B项所表述内容错误。
【答案】 B
对“祖国统一”的认识
1.统一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主流,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统一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实现国家的富强和统一是我们面临的两大任务。
2.用“一国两制”的方式和平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在香港、澳门、台湾设立特别行政区,并且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这既符合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和现实,也符合包括香港、澳门、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3.任何特别行政区都是在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都没有任何主权实体的性质。
4.在台湾问题上我们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与“一国两制”、和平统一不仅是不矛盾的,而且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一国两制”、和平统一,这不是针对台湾人民的,而是针对台湾岛内分裂势力和国际敌对势力的。
中国在对待台湾问题上一贯奉行决不妥协的政策。“决不妥协”是指(  )
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②必须坚持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③凡是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必须与台湾国民党集团断绝外交关系 ④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例3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②结论有误,对待台湾问题,中国政府主张采用和平方式解决,但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①③④均体现了中国政府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
【答案】 B
单元检测评估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