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同步课件】岳麓版 历史 必修1: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同步课件】岳麓版 历史 必修1: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0-08 18:47: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
课程标准
1.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
2.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要点轻巧突破
史料探究研读
速效提能演练
教材研读学案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
课外视野拓展
教材研读学案
一、“二十一条”与巴黎和会
1.“二十一条”
(1)背景:一战爆发后,_______列强无暇东顾,_________趁机加快侵华步伐。
(2)时间:1915年,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向__________政府递交。
(3)目的:使中国沦为日本的_________。
欧洲
日本
袁世凯
殖民地
2.巴黎和会
(1)一战结束后,战胜国在_______召开和会。
(2)中国希望改变在国际上的屈辱地位。
(3)欧美列强决定将________在_______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
巴黎
德国
山东
图文探究
通过阅读图片请你分析日本的侵略。
提示:这幅图反映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残忍、毒辣和野心勃勃,对华侵略政策蓄谋已久。日本想通过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进而征服全世界。蝎子,所到之处包括:朝鲜、中国辽东半岛的南部、山东半岛、中国东南沿海包括台湾,并深入中国内地。
二、“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1.导火线:中国在__________上的外交失败。
2.爆发:1919年5月4日,________学生游行示威。
3.高潮:___________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运动中心由北京转到_________。
4.结果
(1)北京政府罢免__________、章宗祥、___________的职务。
(2)中国代表拒绝在《____________》上签字。
巴黎和会
北京
工人阶级
上海
曹汝霖
陆宗舆
凡尔赛和约
思考探究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的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中提及的这场运动是什么?
提示:五四运动。
三、五四精神
1.是一次伟大的____________运动,体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和___________。它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2.也是一场广泛传播_____________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
3.又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体现了____________、勇于解放的精神。
4._________、民主科学、____________构成五四新文化运动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反帝爱国
牺牲精神
民主和科学
追求真理
爱国救亡
文化启蒙
要点轻巧突破
五四运动的有关内容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爆发: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发起。
3.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4.两个中心:北京、上海。
5.两种主力:学生、工人。
6.领导力量: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7.方式:“三罢”斗争。
8.初步胜利:撤销三个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9.特点: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由学生、工人、商人掀起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多阶层参加;地域范围广泛;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
针对训练1 人们为纪念某次重大
历史事件,在其爆发地点修建了
一座纪念性建筑(如右图),该纪
念性建筑应建于(  )
A.北京       B.济南
C.广州 D.上海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读图能力。从图中时间可知此历史事件为五四运动,首先爆发于北京。
如何理解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主力军,显示了巨大的力量,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运动中起了领导作用,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无产阶级将承担起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责任。
2.五四运动启发了广大人民的觉悟,实践了革命力量的联合,因此比辛亥革命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3.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使更多的激进民主主义者转变为社会主义者,并使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而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4.五四运动发生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这样,五四运动后,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为奋斗目标,以广大人民群众为基础的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针对训练2 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最主要的依据是(  )
A.运动中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口号
B.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
C.罢免曹、章、陆职务,拒签对德和约,取得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第一次胜利
D.运动中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并成为运动的主力军
解析:选D。解题的关键是抓住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突出特征,即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民主革命。D项能够反映这一特征。
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变革产生的影响
1.它是一次追求民主、追求真理的思想解放潮流,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思潮在中国的传播,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2.它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伟大斗争,加快了中华民族的觉醒,直接加快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的开展。
3.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认识到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针对训练3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不包括(  )
A.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发生了变化
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C.使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和指导思想发生了变化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解析:选A。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以实现,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但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没有改变。
归纳综合
一个性质:反帝爱国运动。
两个胜利成果: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
高潮:上海的“三罢”斗争把五四运动推向了高潮。
史料探究研读
【史料★文本】
1.德国占领青岛,在信号山麓岩壁刻上飞鹰国徽;日本占领青岛后,刻“大正三年十一月七日”字样于其上(教材P64)
(1)属性:实物图,反映的是岩壁石刻,位置在青岛信号山麓。
(2)信息:岩壁上德国人占领青岛时刻的“飞鹰国徽”,是德国曾在青岛“殖民”的铁证,日本刻“大正三年十一月七日”字样于其上说明日本事实上已取代德国控制了青岛。深层信息反映了当时中国政府的“无能”和民族危机的加深,反映了日本在一战爆发后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
(3)价值:对学习和研究德、日占领青岛的史实有重要史料价值。
2.5月7日,上海各界两万余人召开国民大会,声援北京学生(教材P65)
(1)属性:人物情景图片,反映的是1919年5月7日上海各界在召开“国民大会”。
(2)信息:从到会达两万多人的信息反映出上海各界群情激愤,广泛响应北京学生的爱国行动,深层信息反映了学生罢课,工人罢工推动了上海工人的罢市。上海的“三罢”斗争把五四运动推向高潮,并迅速扩展到全国,使帝国主义和军阀政府感到极大威胁。
(3)价值:对学习和研究“五四运动”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
【史料★应用】 五四运动
阅读下列材料:
此次沪上风潮始由学生罢课,继由商人罢市,近且将有劳动工人同盟罢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失此不图,将成大乱。
——淞沪护军使卢永祥电
请回答:
(1)材料中学生罢课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反映出上海出现的斗争特点是什么?有何意义?
【全解全析】
审材料 材料反映的是上海的三罢斗争
审设问 本题解答要注意材料情景的把握——上海的“三罢”斗争。注意把上海的斗争与北京的运动联系起来,把“三罢”斗争与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联系起来
扣教材 结合教材中五四运动的过程
条理作答 (1)五四运动兴起,响应北京学生的爱国行动
(2)出现三罢斗争。表明五四运动发展为由学生、工人、商人、市民等各阶层参加的全国规模的群众性爱国运动。把五四运动推向高潮,迫使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免除曹、章、陆三人的职务,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拒签和约。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速效提能演练
课外视野拓展
五四运动期间全国各地的学生运动
由5月4日开始的北京学生爱国运动,迅速波及全国。在济南,5月7日学生及各界人士数万人召开国耻纪念大会,23日,各校学生举行总罢课,游行示威,散发传单,抵制日货;在长沙,5月7日亦举行了国耻纪念会和游行示威,28日,湖南学生联合会成立,6月3日,长沙学生一律罢课;在天津,5月7日进行游行示威后,11日成立天津学
生联合会,23日中等以上学校总罢课;在上海,5月9日,各界召开有两万多人参加的国民大会,11日,上海学生联合会成立,26日,中等以上学校约2万人举行总罢课;在武汉,5月14日,成立中等学校以上联合会,18日,3000余名学生举行示威,6月1日举行罢课,并与军警展开激烈斗争。同时,在四川、江苏、浙江、安徽、广东、江西、河南、山西、陕西、福建、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全国大多数省区以及日本、法国的中国留学生中,都掀起了波澜壮阔的爱国运动。
附:课内答疑站
一、解析与探究(教材P67)
1.《每周评论》是怎样评价威尔逊及十四条和平意见的?为什么前后的评价会发生那么大的变化?
提示:《每周评论》对威尔逊及十四条和平意见的评价:1918年称威尔逊是光明正大的,是世界上的第一好人。1919年称其内容是不可实现的,称其人是威大炮。1919年5月4日驳斥为
一文不值的空话。《每周评论》前后的评价发生那么大变化的原因:在巴黎和会上,美国总统威尔逊企图称霸世界的野心暴露,对中国的合法权益及山东领土问题的态度和做法,使中国人看清了他的真实目的和野心,不再被百灵鸟的冠冕堂皇的语言所欺骗,认清了美国的真实面目。
2.材料二中“非全世界的人民都站起来直接解决不可”指的是什么?中国人民是怎样做的?
提示:指的是号召各国人民为维护本国的正当权益和战后和平而奋起抗争,包括群众运动、武力反抗等。
中国人民借巴黎和会废除不平等条约,“挽百十年国际上之失败”,“与英、法、美并驾齐驱”的幻想破灭后,全国各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海外侨胞和留学生也参加到拒签和约的斗争中;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这是自1840年以来中国外交史上的第一次,是全国人民和海外侨胞及一切主持正义的人民不屈不挠斗争的结果。
二、自我测评(教材P67)
1.试分析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提示: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对中国加紧侵略、北洋政府对内镇压对外妥协,造成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社会力量的成长,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及十月革命的影响。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五四运动有何历史意义?体现了怎样的精神?
提示: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又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并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也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五四精神概括起来讲就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三、活动建议(教材P67)
要知道怎样做才能真正体现五四精神,就需要了解发生在1919年5月4日的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过程、结果,明确五四精神指的是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在此基础上再探讨如何做才能体现五四精神。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