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张PPT)
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课程标准
1.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
2.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要点轻巧突破
史料探究研读
速效提能演练
教材研读学案
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课外视野拓展
教材研读学案
一、革命前的沙皇俄国
1.社会落后:1861年改革不彻底,政治上保留了____________制度,经济上____________没有得到真正解决,存在着大量____________残余,阻碍社会的进步。
2.矛盾尖锐:参加_______,使俄国的落后与腐朽充分暴露,加深人民群众的痛苦和不满。
沙皇专制
土地问题
农奴制
一战
二、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1.二月革命
(1)经过:1917年3月8日,___________的工人和市民举行示威游行并旋即转变为_______________。
(2)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结果
①推翻了_____________王朝。
②资产阶级建立起_____________。
③工人和士兵组织权力机关——_________________。
彼得格勒
武装起义
罗曼诺夫
临时政府
工兵代表苏维埃
2.《四月提纲》
(1)背景:____________没有满足民众要求,继续进行_______。
(2)内容
①无产阶级需要夺取政权,实现___________革命。
②通过___________政权去实行___________。
③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3)作用:成为_______________的纲领,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临时政府
战争
社会主义
无产阶级
土地改革
布尔什维克党
3.十月革命
(1)方针:1917年7月,________________确定了______________的方针。
(2)过程: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彼得格勒的武装________、___________发动起义。
(3)结果:攻占冬宫,_____________被推翻,起义取得胜利。
布尔什维克党
武装起义
工人
士兵
临时政府
图文探究
仔细观察图片,你知道该事件发生在1917年几月吗?其性质是什么?
提示:11月(俄历10月);社会主义革命。
三、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1.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世界上第一个_____________国家诞生。
2.到1918年春,全国各地普遍建立起_________政权,立法与行政权力统一,代表由人民______选出。
社会主义
苏维埃
民主
3.意义
(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____________革命。在俄国建立起新型的______________专政,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2)给各国无产阶级和__________________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开创了___________现代化的新模式。
社会主义
无产阶级
殖民地半殖民地
社会主义
要点轻巧突破
采用“顺口溜”记忆十月革命的过程
二月革命掘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
七月流血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
这段顺口溜概括了十月革命的过程,即:
推翻沙皇统治——二月革命(两个政权并存,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四月提纲》(指明了革命方向)——“七月流血事件”(教育人民要用革命的暴力反对反革命的暴力)——“阿芙乐尔”号的炮声,十月革命爆发——十月革命胜利——颁布《土地法令》《和平法令》——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准确识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资本主义的积极作用,同时揭示其灭亡规律,必然为共产主义所取代,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完成这一任务。
针对训练1 二月革命后,为俄国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的文件是( )
A.《共产党宣言》 B.《四月提纲》
C.《和平法令》 D.《土地法令》
解析:选B。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四月提纲》意义的识记与理解。二月革命后列宁回国,发表了《四月提纲》,成为布尔什维克党的纲领,为社会主义革命指明了方向,故B项正确。
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不同之处
项目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任务 推翻沙皇政府 推翻临时政府
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结果 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建立第一届人民委员会
对外政策 继续进行一战 坚决退出一战
影响 结束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 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针对训练2 以下关于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二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②十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③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 ④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D。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专制统治,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十月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社会主义革命。
十月革命的特点
1.从理论的角度看: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的学说,并取得了革命性胜利。
2.从革命的道路看:十月革命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发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
3.从革命的阶段性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紧密相连的(即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形成了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阶段的革命。
4.从革命实现的方式看: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方式夺取政权。
解析:选B。俄国走的是由城市到农村的夺权道路,中国革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归纳综合
一个核心内容:十月革命的胜利。
两大革命阶段及性质:二月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十月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三个重要文件:《四月提纲》、《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十月革命的主观条件:(1)无产阶级有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的坚强领导。(2)无产阶级具有很强的组织性和战争力。(3)无产阶级有农民作为革命的广泛同盟军等。
史料探究研读
【史料★文本】
1.上流社会举办的豪华酒宴和穷人在施粥棚内勉强果腹
(教材P77)
(1)属性:人物情景图片,分别反映了革命前俄国上流社会和穷人吃饭的情景。
(2)信息:反映了沙皇俄国上流社会举办酒宴的豪华场景,有穿着体面的各类男女;另一幅图片显示出一群穿着破烂陈旧,面色愁苦凝重的穷人,桌子长条形,上面零散地摆着吃光了粥的盆具。深层信息反映了当时沙俄的贫富差距和社会矛盾的尖锐,反映了俄国革命爆发的一个重要历史背景。
(3)价值:对学习和研究俄国二月和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
2.“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教材P79)
(1)属性:实物图,反映的是“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2)信息:反映了该舰仍停泊在“涅瓦河口”,岸边有大人和孩子在参观。说明了其纪念意义,舰首的“黑洞”反映了当时被炮弹击中的情况,深层信息说明了该舰是“有功之舰”,起义次日打响了向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发起攻击的号炮,为十月革命取得最后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3)价值:对学习和研究十月革命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
【史料★应用】 俄国十月革命
阅读下列材料:
2010年11月7日是俄国十月革命93周年,当日在首都莫斯科,数千名俄罗斯共产党及其他左翼政党的成员和十月革命的支持者在普希金广场集合,他们手持各种旗帜和标语,穿过特维尔大街前往市中心的革命广场集合,以此表达对十月革命的怀念和支持。
请回答:
1917年在俄国为什么会爆发社会主义革命?
【全解全析】
审材料 材料反映俄国当今纪念十月革命的活动
审设问 从材料反映的内容看数万俄罗斯共产党党员及支持者举行纪念十月革命的活动,由此联系此革命爆发的背景,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回答
扣教材 结合教材中“革命前的沙皇俄国”
条理作答 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经济发展缓慢,社会矛盾尖锐;一战加剧各种矛盾,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制度,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战争,激起人民的不满;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提出正确革命纲领,领导工人和士兵发动武装起义,十月革命爆发
速效提能演练
课外视野拓展
列宁遭遇刺杀
1918年1月14日,列宁在彼得格勒完成一次演讲后,和瑞士共产党人弗里茨·普拉廷共同乘坐一辆汽车,在经过一座桥上时,突然遭遇12名不明身份的枪手猛烈射击。普拉廷急忙将列宁的头部按在座位下,而他自己掩护列宁的手却被打得鲜血直流。事后契卡人员未能抓获枪击者,也未能确定杀手的身份。据后来移居国外的行刺者透露,组织这一行动的是沙科夫斯基公爵,他为这次行动赞助了50万卢布。
1918年8月30日,列宁在首都莫斯科郊外米赫尔松工厂对工人演讲后刚要踏上汽车,一位女性上前与其交谈,正在列宁回答她时,一支握勃朗宁手枪的手在三步远的近距离伸了出来,接着响起了三声枪响。第一发子弹击中列宁左肩,第二发击中他的左胸并穿颈而过,第三发却打中了正在与他谈话的女性。列宁当即倒地不省人事。恢复意识后他拒绝前往医院治疗,因为他认为可能会
有下一次暗杀等待着他,遂被迅速带往克里姆林宫。第二发子弹的位置很危险,医生无法将其取出。子弹没有刺穿左肺,但由于血液流入肺脏,情况仍很紧急。而列宁依然继续工作,身体状况逐渐恢复。但此次暗杀事件给列宁的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很多人相信他晚年的中风与此有关。这次暗杀同时也引发了部分民众对列宁的个人崇拜。
附:课内答疑站
一、阅读与思考(教材P80)
列宁所说的“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指的是什么?你怎样理解列宁阐述的十月革命的意义?
提示:马克思关于社会演进的理论指出,在生产关系还能够容纳生产力发展的时候,这种生产关系会继续存在。20世纪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垄断本身就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种调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这一时期的生产关系还能够容纳并促进
生产力的发展,所谓的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指的是俄国实质上比其他帝国主义国家要落后,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经济前提并不十分具备,它不是由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从而迫使生产关系进行自然而然的调整,而是通过武装起义的形式用暴力手段来迅速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正如列宁所说,建设社会主义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我们“首先用革命手段取得达到这个一定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追上别国的人民”。
十月革命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它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客观经济前提尚不成熟的特殊情况下,面临经济落后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俄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以推进文明进一步发展而进行的一次尝试。列宁认为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就在于它通过在俄国这块土地上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
二、解析与探究(教材P80)
1.材料一、二、三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材料一表达了俄国士兵不愿在“一战”前线白白送命,但不放弃革命的信念。材料二指出布尔什维克党代表民众的意愿。材料三说明起义部队向冬宫进发并取得胜利。
2.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的苏东剧变后,俄罗斯出现否定十月革命的观点,认为十月革命是布尔什维克党少数职业革命家精心策划的政变。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提示:这一观点是极端错误的。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当时有很多士兵是支持革命的,由于当时俄国武器落后,战场上屡吃败仗,士兵大批死亡,加上经济落后,后方补给不足,士兵们大都忍冻
挨饿。士兵们不需要战争,希望革命。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布尔什维克党代表着广大工人、农民和士兵的愿望,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他们的政策、行动得到的也是最广泛的支持。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的人民武装对于推翻反动的临时政府是多么的勇敢,可见他们对于建立一个新的平等政权是多么的渴望。
十月革命之所以在俄国爆发,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是由俄国的国情及其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的。首先俄国已是一个帝国主义国家,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基础。其次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一战”使得俄国各种矛盾激化,前线士兵大量死亡,后方群众丧夫失子,广大人民痛不欲生,只有通过革命推翻沙皇专制,人民群众才有解脱的希望。所以十月革命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布尔什维克党是一个
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代表广大人民的心声,它起的作用是顺乎民意的,把人民的意愿通过自己的政策和行动体现出来。所以十月革命同时又是俄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所需要的,而绝非几个人精心策划出来的。苏联的解体有着众多的原因,不能由此否定伟大的十月革命。
三、自我测评(教材P80)
1.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可以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去探究原因。客观方面:俄国当时已经是一个帝国主义国家,具备了实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基础;同时,俄国又是众多帝国主义国家中最落后的一个,“一战”的爆发,使得俄国国内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主观方面:俄国存在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和一个伟大的领袖,列宁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党代表广大人民的意愿,能够根据形势迅速制定自己的策略方针,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将革命由民主革命阶段推进到社会主义阶段,在国内战争时期,党能够团结群众,齐心协力战胜困难等等。
2.简述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提示:(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它使经济文化并不发达的俄国,在短时间内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起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3)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出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
四、活动建议(略)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