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同步课件】岳麓版 历史 必修1: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同步课件】岳麓版 历史 必修1: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0-08 18:47: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课程标准
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2.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要点轻巧突破
史料探究研读
速效提能演练
教材研读学案
课外视野拓展
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教材研读学案
一、“冷战”的兴起
1.背景
(1)二战后美国和苏联失去了_________的基础,关系逐渐恶化。
(2)二战后美国确立了_________的全球战略。
(3)二战后_____也努力扩大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
(4)美苏两国在_________和_________方面根本对立。
战时同盟
称霸世界
苏联
社会制度
意识形态
2.表现
(1)政治方面:1947年“____________”的出台,标志着“_____”的正式开始。
(2)经济方面
①美国提出援助西欧的“_______________”,即“马歇尔计划”。
②苏联和东欧国家成立_______________,简称经互会。
杜鲁门主义
冷战
欧洲复兴计划
经济互助委员会
图文探究
该人物是美国总统杜鲁门,他1947年在国会咨文中公开宣称,美国要在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这意味着什么?
提示:这意味着美国的对外政策已突破以本土安全为
主的孤立主义政策,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是美
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标志着美苏“冷战”全面开始。
二、北约和华约
1.1948年,美苏“冷战”出现第一次高潮,爆发了柏林危机。
2.1949年,美、英、法、意等西方12国签订
《_______________》,成立北约。
3.1955年,苏联等8国签订《__________》,成立华约。
4.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__的正式形成。
北大西洋公约
华沙条约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
5.影响
(1)美苏_____压倒了其他国际关系,世界被分裂为两部分。
(2)美苏两国_________,严重破坏了_________。
(3)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又使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冷战
全面对抗
世界和平
图文探究
自1961年8月至1989年10月,东西柏林之间修建了全长近154千米,高3.5~4.2米的柏林墙,你认为柏林墙的修建标志着什么?
提示:它成为德国分裂和欧洲分裂的标志,是东西方“冷战”的象征。
三、“冷战”中的“热战”
1.朝鲜战争
(1)时间:1950~1953年。
(2)影响
①使中美关系__________,美国采取_____中国的政策。
②“_____”从欧洲扩大到亚洲。
彻底破裂
遏制
冷战
2.越南战争
(1)背景:1945~1954年,越南北方人民打败____侵略者,美国乘虚而入。
(2)影响:耗费了美国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导致美国的_________相对衰落,_____实力被苏联赶上。
法国
霸权地位
军事
要点轻巧突破
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背景、过程及特点
原因 国家利益的冲突、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
背景 (1)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西欧国家普遍衰落,被迫追随美国,资本主义阵营形成。(2)苏联的军事政治力量增长,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扩大。(3)“二战”后期形成的雅尔塔体制奠定了战后两极对峙格局的基本框架
原因 国家利益的冲突、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
过程 初步形成 “二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构成雅尔塔体制
最终形成 1947年美国开始实施全面“冷战”政策,美苏战时盟友关系彻底结束,转变为敌对关系。1949年、1955年先后建立了北约、华约两大军事集团,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原因 国家利益的冲突、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
特点 (1)在两极世界里,美、苏及其盟国互相对抗和争夺,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2)在两极世界中,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主要作用。(3)美、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由此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
针对训练1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二战结束
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北约组织成立
D.华约组织成立
解析:选D。为遏制苏联,美国于1949年成立北约;苏联为了对抗北约,联合东欧国家成立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全面对峙,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因此答案为D项。
如何理解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三者的关系
雅尔塔体系的建立是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即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从属于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系下两极格局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冷战”的加剧又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一般来说,两极格局的瓦解,也就意味着“冷战”局面的结束、雅尔塔体系的瓦解。
针对训练2 下列对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和“冷战”三者关系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①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
②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系的集中体现
③两极格局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
④“冷战”加剧又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本题为最佳选择题,所给内容均为正确的表述,只有D项概括最全面,为最佳选项。
美苏“冷战”的影响
1.美苏两国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战争的威胁之下,动荡不安,国际关系恶化。
2.美苏两国为争夺势力范围,甚至不惜大举用兵,出现了局部“热战”,破坏了世界和平。
3.在冷战的大环境下,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4.造成西欧依赖美国,东欧依靠苏联的局面,不利于国际经济的良性发展。
5.促使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进行改革。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不同程度地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吸取了教训,并用于内部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6.面对两极格局对峙的局面,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兴起不结盟运动,逐步发展壮大,第三世界由此崛起。
针对训练3  美苏“冷战”的重要影响包括(  )
①造成德国的分裂
②形成东欧依赖苏联、西欧依靠美国的局面
③近半个世纪避免了世界大战,维护了世界和平
④世界处于毁灭性核战争的威胁之下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解析:选C。本题考查“冷战”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④的表述正确,而③表述错误,不能说维护了世界和平,而是因为彼此势均力敌,不敢轻易动武而没发生大战,但世界始终处于战争威胁之下。
归纳综合
一条主线:两极格局的形成。
两种对抗形式:“冷战”和局部地区“热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内容:
史料探究研读
【史料★文本】
1.美国向西柏林空运物资(教材P107)
(1)属性:人物情景图片,反映的是美国向西柏林空运物资。
(2)信息:反映了一架低空飞行的飞机,众多地面的人们都在翘首等待。深层信息反映了美国力图分裂德国,把联邦德国纳入美国的全球战略中。苏联采取对抗措施,于1948年封锁东柏林。美国利用“柏林危机”造成的紧张局势,渲染战争气氛,策划建立了针对苏联的政治军事集团——北约组织。
(3)价值:对学习和研究柏林危机有很重要的价值。
2.北约和华约的对峙图(教材P107)
(1)属性:历史地图,反映的是北约和华约的对峙,当代人绘制。
(2)信息:反映了北约总部在布鲁塞尔、华约总部在莫斯科,签约地点分别在华盛顿和华沙。反映了两大军事集团的发展及成员国的变化情况,反映了当时的地理位置和国家分布情况。深层信息反映了1955年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形成,同时也标志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991年华约解散后,北约一直存在。
(3)方法:注意地图中的国家分布及文字信息。
(4)价值:对学习和研究“北约和华约”有很重要的价值。
【史料★应用】 冷战
阅读下面图片材料:
请回答:
(1)根据四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史实,归纳二战后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
(2)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原因有哪些?其实质是什么?
【全解全析】
审材料 材料反映了与“冷战”有关的一组图片
审设问 第(1)问根据图片及文字信息,并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归纳,第(2)问结合“冷战”兴起的背景回答
扣教材 教材中“冷战”兴起的背景及表现
审材料 材料反映了与“冷战”有关的一组图片
条理
作答 (1)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柏林危机、组建北约
(2)原因:法西斯被打败、美苏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基础;美国经济、军事实力强大,确立全球称霸战略;苏联扩展势力范围,美国视其为称霸的主要障碍。
实质:美苏两国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
速效提能演练
课外视野拓展
杜鲁门主义
杜鲁门主义,是在美国总统杜鲁门任期内形成的美国对外政策,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对外政策核心。
1947年杜鲁门发表国情咨文时,要求国会为援助土耳其和希腊政府,防止当地发生革命,拨款8亿美元。一般认为,这是杜鲁门主义正式形成的起点。
杜鲁门主义认为,在世界上任何地区发生社会主义革命,都会威胁到美国的安全。美国要担当“世界警察”的责任,防止共产主义在世界任何地方出现。因此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国家,解救他们战后的贫困,以防止发生革命。大力发展军备,美国仅在1948年一年内就将核武器的储备从13枚扩展到50多枚。因此杜鲁门主义也是冷战的开始,彻底改变了罗斯福时代的美国对外政策,奠定了战后世界的基本格局。杜鲁门主义的出笼标志着美国对苏联“大国合作,和平缓进”政策归于终结。美国的这一原则使世界进入冷战。
附:课内答疑站
一、解析与探究(教材P109)
1.材料一、二分别表明了苏联与美国的什么意图?
提示:材料一表明苏联极力利用“二战”提供的机会大肆扩张自己的影响,在东欧建立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战后将确保自身的安全作为外交政策的重心,而在东欧建立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可以作为阻止资本主义扩张的屏障。
材料二表明美国凭借在“二战”中急剧膨胀的经济军事实力,认为自己当仁不让地拥有领导世界的责任和机会,并将努力谋求这种实质上的霸主地位。
2.根据材料一至材料四概括出美苏战时合作关系破裂的原因。
提示:(1)战后斯大林对外政策的目标是想通过建立帝国来维护安全,因此他极力在东欧扩张苏联的势力范围与影响,这种对自身安全的过分追求导致了东西方关系的日益紧张。
(2)“二战”结束前夕,美国企图依靠其在战争中膨胀起来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推行全球性进攻战略,试图把整个世界纳入到它所希望的发展轨道中,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新秩序。
(3)凯南认为苏联将在战后采取扩张政策,将尽可能多的欧洲地区置于苏联的控制下,这势必会破坏西方乃至美国的“自由”制度,夸大了苏联对于美国的威胁。
(4)争夺世界霸权是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目标,但诺维科夫也片面夸大了美国对于苏联的威胁,认为美国正准备与苏联进行战争。战后双方缺乏合作的基础以及双方的互不信任,片面夸大对方给予自身的威胁,导致了“冷战”的爆发。
二、自我测评(教材P109)
1.美国和苏联分别采取了哪些对抗措施使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
提示:美国提出“冷战”政策的杜鲁门主义,苏联则成立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针锋相对;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苏联组织建立经互会还以颜色;美拼凑联邦德国,苏联则扶植民主德国;美国拼凑北约,苏联则策划成立华约。从而使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形成,也使两极对峙的格局正式形成。同时,美苏双方还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领域互相攻击。
2.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冷战”从1947年开始直至1991年苏联解体结束,前后持续40多年,对战后的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①美苏“冷战”关系压倒了其他国际关系,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世界被分裂成两部分;②美苏两
个超级大国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战争的威胁之下;③两个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又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大规模的世界大战;④美苏两国为争夺势力范围,大打代理人战争,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破坏了世界的和平与安宁。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