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张PPT)
(1)指味、色、声、态的好。如:美味;美观;良辰美景
——西汉·司马迁《史记·吴太伯世家》:“见舞《大武》,
曰:'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
(2)指才德或品质的好。如:美德;价廉物美
——《管子·五行》:“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
王勃《滕王阁序》:“宾主尽东南之美”
(3)善事;好事——《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4)赞美;称美——《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
(5)喜欢;称心——《醒世恒言·马当神风送滕王阁》:“满座之人见
王勃年少,却又面生,心各不美。”
(6)美洲、美国的简称。美元、美籍华人。
(7)美学的基本范畴和中心问题。
(8)认为美。《邹忌讽齐王纳谏》:“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9)外表美:外貌长得好看。
(10)心灵(内在)美:心地善良,但外表不一定好看。
她年轻时曾是
一位貌美动人
的模特,可这
时却已是风烛
残年,命将不
久。
你觉得用这位
皮肤松弛,背
已弯曲,浑身
充满皱纹的人
物形象创作的
雕塑作品美不
美?
欧米艾尔(雕塑,1855年)罗丹(法国)
既不“漂亮”,
也不“好看”,
但给我们以
心灵和审美
上的震撼。
作品传递给
我们的是一
种“凄美”。
它与优美同
属艺术美。
·什么是艺术美
·为什么要有艺术美
·如何表现艺术美
·什么是形式美
·为什么要有形式美
·如何表现形式美
又称
生活中的事物
提取对象
将对象处理为艺术形象
融入画家观点成画
艺术美
艺术美——综合了艺术家个人
观点和时代精神,艺术典型与
现实生活的关系。
行走的人(雕塑,1890年)罗丹(法国)
《行走的人》中塑造的是
一个人大步向前的动态。
雕像没有头部和双臂,但
在这残缺的躯干下,观者
能感觉到作品中蕴涵的无
穷动能,一人坚定地走在
风云叱咤的大气里。
天价力压毕加索作品
《拿烟斗的男孩》
≠
美术现象表现出来的艺术自身的“美”。
无名女郎
油画
1883年
克拉姆斯柯依(俄国)
我们面前的这位典型的19世纪俄国知识女性,她侧身端坐,转首俯视着这个
冷酷无情的世界,显得高傲而又自尊。这种姿势语言表明画中人物与这个世
道格格不入,冷眼审视,不屑一顾,又不愿与之合流的神情,这隐含着当时
一部分民主主义知识分子对社会的态度。这幅女子肖像显示的美在于性格表
现,也体现画家的美学观。我们面前这位女子没有华丽服饰和贵夫人的打扮,
而是入时得体,是上流社会有文化、有修养、品位极高的知识女性打扮。色
调浓重且有变化,冷漠、深沉、俊秀的面孔鲜明突出,格外庄重、典雅而高尚。
艾普色姆的赛马
(油画,1821年)
热里柯(法国)
描绘的是生活中一个赛马的场景。画中的天空乌云密布,赛马选手们
快马加鞭。尤其是马四蹄张开、疾驰奔腾的样子,更使我们如身临其
境,产生真实的感觉。
记录马奔跑过程的连续摄影
画家所表现的马的奔跑动作并不“真实”,他只不过表现出了马奔跑的感觉。
雄视(中国画,局部)潘天寿
生活是生活,艺术是艺术,
不能也不必要完全一样。
——潘天寿
主角鹰被安排在画面的最顶部,
与倒三角的山石形成险峻的感觉,
左下角以松针呼应,产生视觉上
的平衡;在语言运用上,山石的
长线条与鹰的墨块形成对比,
其间以点来造成过渡。这一切就
构成了画面的韵律、节奏、对比
与平衡,即对立与统一的形式
变化。
墨梅图(中国画)王冕(元)
玉兰黄鹂
中国画
1956年
春雪
(中国画,1983年)吴冠中
作品是用水墨和宣纸来作画的,这种特殊的工具材料就产生了它
独有的晕染和渗透效果,形成中国画独特的艺术美和形式美。
人物故事:
吴冠中是我国著名画家,一生致力于对艺术美和形式美的追求,
他认为艺术的形式可以独立于内容而具有自身的审美价值。有一次
他到浙江绍兴写生,途中遇到一个小池塘,塘中红萍绿藻,错落有
致,形成富有变化的节奏美感,其间再飘落着点点黄色的油菜花,
衬以深色的倒影,其幽美的意境使吴冠中迷恋神往,久久不肯离去。
可是等第二天他兴冲冲地赶去时,经一夜西风,塘中的“画面”已被
吹得散乱无序,其韵律感和形式感全失,他只好扫兴地离去了。
老国王(油画,1917年)卢奥(法国)
《老国王》和《春雪》
就是运用不同的美术
语言方式传达出不同
的形式美。
前者厚重而富有物质感,
后者则轻盈而富有灵动
感。
向正方形致敬(油画,1959年)阿尔伯斯(美国)
全部用几何形色块的组成来
形成其形式美。
以对色彩和设计的精确
控制为标志
都是关于同心正方形的相同
构图的简单色彩变体,
这一
系列反映了他的信仰,即艺
术起源于“物质事实与精神作
用之间的矛盾”。
夜巡(油画,1642年)伦勃朗(荷兰)
17世纪荷兰画家伦勃朗
以善于用光而闻名。在
这件作品中,画家把强
烈的光线打在前景的主
要人物身上,以使之成
为画面的中心,产生节
奏上的变化。光线在这
里既塑造了形体又制造
出空间感,更重要的是
使画面形成了特殊的形
式上的美感,给人以流
动和紧张的感觉。
空间中连续性的形式(雕塑,1913年)波丘尼(意)
一个向前跨步的强有力的人
形挤走了周围的大气。
未来派希望他们能够如此。
分别以光影变化和形体的空间分析造成了不同的形式美效果。
两幅画表明,虽然他们以不同的形式语言处理各自作品中的造型和空间,
但都在变化中达到了视觉上的统一与和谐。
空间设计(1924年)里特维特(荷兰)
那简直是对线条与空间的神奇玩弄。
你能看出它与蒙德里安作品的联系吗?
荷矛者(雕塑,公元前5世纪)
伯留克莱托斯(希腊)
伯留克莱托斯是古希腊艺术
全盛时期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对
造型艺术的比例观念具有重要影响。
他以数的比例关系来研究人物雕塑,
并在《法则》一书中集中论述了他
对以数的和谐比例来形成艺术美的
见解。他以自己的研究确定了人的
头与身体的比例为1:7的美学法则。
他的观念又产生了后来1:8、1:9的
比例标准。但这并不影响他对变化
与统一、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
节奏与韵律等艺术美原则的运用。
在这件作品中,人物的形象是
严格按照他1:7的美学法则塑造的,
但人物不是死板的模型,其双臂和
双腿的变化以及身体的扭动自然形
成了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
奏与韵律的关系,最终达到变化与
统一。同样的表现也出现在雕塑
《米洛斯的阿芙罗蒂特》中。
胜利女神
虽然女神的头和手臂都已
丢失,但仍被认为是古希腊雕
塑家们高度艺术水平的杰作,
不论从哪个角度,观赏者都能
看到和感受到胜利女神展翅欲
飞的雄姿。她上身略向前倾,
那健壮丰腴、姿态优美的身躯,
高高飞扬的雄健而硕大的羽翼,
都充分体现出了胜利者的雄姿
和欢呼凯旋的激情。
海风似乎正从她的正面吹
过来,薄薄的衣衫隐隐显露出
女神那丰满而富有弹性的身躯,
衣裙的质感和衣褶纹路的雕刻
令人叹为观止。作品的构图也
十分成功,向后飘扬的衣角和
展开的双翅构成了极其流畅的
线条,腿和双翼的波浪线则构
成一个钝角三角形,加强了前
进的势态。
米洛斯的阿芙罗蒂特(雕塑,公元前1世纪)希腊
人们从这里发现了自己,自
己的生命,自己的创造潜能;感
受到了人类生生不息的原动力.
“米洛斯的维纳斯”以其独特的艺
术魅力而使之成为家喻户晓的爱
与美女神的雕像。但她并不是唯
一的,她只是《米洛斯的阿芙罗
蒂特》(Aphrodite
of
Melos)俗称
《米洛斯的维纳斯》(Venus
de
Milo)、《断臂的维纳斯》、
《维纳斯像》等。
黑格尔称:她是体现纯美的女神。
罗丹称之为“古代的神品”、
“神奇中的神奇”
俄国大画家克拉姆斯柯依这样写到:
“这座雕像留给我的印象是如此深刻、
宁静,它是如此平静地照亮了我生
命中令人疲惫不堪、郁郁寡欢的章
页。每当她的形象在我面前升起时,
我就怀着一颗年轻的心,又相信人
类命运的起点。”
蒙娜丽莎以其永恒
的神秘微笑征服了
世人。
A.只有一只脚弯曲
B.双腿交叠
C.双腿并拢
D.脚张开
神秘的《蒙娜丽莎》众所周知,
这是一幅半身的肖像画,假如蒙娜丽
莎是坐在椅子上的,你想她会坐成什
么姿势呢?选择一种最接近你想象的
一种坐姿吧!
A.只有一只脚弯曲
A.争强好胜型
你有天真活泼的性格。精力充沛,
好交朋友,常喜欢呼朋引伴地一道出
门走走,天性外向好胜。需要赢过每
一个挑战者或竞争对手。
提示:你需要特别训练某一方面
才能,来满足你的好胜心。
B.双腿交叠
B.挑剔型
你常常忍不住要挑剔别人,好像
要求很高却常常因为事情太多,而无
法周祥地思考。
提示:你真正需要的是开阔心胸,
宽容别人,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你
也不是。
C.双腿并拢
C.淑女型
你生性认真而无心冒险。人前人
后总是谨言慎行,一派淑女风范。喜
欢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永远不会主
动喜欢别人,害怕受到伤害。
提示:主动把握一些时机,会让
你对生活更加得心应手。
D.脚张开
C.马虎型
你喜欢轻松愉快无拘束。马马
虎虎的个性使你博得人缘,常常异
想天开地做些惊人的决定,好奇心
很重,心中很少畏惧什么。
提示:你真正需要的是训练成
为一个胆大心细的人才好,目前还
太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