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高考质量测评联盟10月联考试题
高二地理
2020.10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家住潍坊滨海的王老师退休后,每天傍晚到海边散步2小时,右图为9月22日(农历八月初四)王老师散
步时看到的日落方位图,箭头为王老师的前进方向,此时太阳恰好位于王老师的右侧。据此完成1
-2题。
1.若该日天气晴朗,王老师在散步过程
A.看不见月亮
B.看见一轮弯月挂在东方的天空
C.看见一轮弯月挂在西方的天空
D.看见轮弯月挂在南方的天空
2推断该日前后一段时问,王老师沿箭头方向散步时,看到的日落方位变化情况是
A.从左前方变为左后方B
从左后方变为左前方
C
从右前方变为右后方D.从右后方变为右前方
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到美国西海岸城市洛杉矶市(34ON,
118OW)研学旅行,坐车
向正北行驶在85号公路上(见左图),听到汽车广播播放:“20世纪50至70年代,洛杉矶市光化学烟雾时有发生”的消息;
在路边休息时,发现一块矩形路标指
示牌的
影子形状与指示牌形状完全一
致,影子面积也大致与指示牌面积相等。
注:1光化学烟雾是大气中的一次污染
物在阳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的二次污染物;2.右侧为“路标指示牌
图”和“二十四节气图”。据此完成3—5题。
3.路边休息时,北京时间约为
A.
3:28
B.
3:40
C.3:
52
D.4:
08
4.该日最可能接近
A
寒露或惊蛰B.小雪或大寒C.大雪或小寒D立冬或立春
5.推测洛杉矶光化学烟雾最严重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
秋季
D.冬季
2019年10月,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首次以“双龙探极”模式(“雪龙”号和“雪
龙2”号联合)组织实行。左图为“南极地区图”,右图为考察期间某日在中山站观测
到的“太阳运动轨迹图”。据此完成6
-7题。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泰山站太阳高度日变化小于长城站
B
中山站太阳高度最大时在正南方
C.中山站到南极点的最短距离约为3400公里
D.中山站位于长城站的西南方
7.该日中山站的太阳视运动轨迹为
2020年6月13日,被誉为“中国最美公路”的独(山子)库(车)公路(左图)
在新疆举行通车仪式,该公路每年通车时间仅有4个月左右。独库公路连接新疆南北,
横亘崇山峻岭,穿越深川峡谷,全长560余公里,一半路段在海拔200()米以上。据此
完成8——9题。
8该公路“冬眠”时间长的原因是
A
冻土广布B
积雪时间长
C
冬春季节多大风D.人烟稀少
9.右图景观出现在该山区坡脚和山麓地带,大片巨石分布于此的原因最可能是
A.重力作用B.冰川作用C.流水作用D.风力作用
下图是某地理教师向学生展示的岩石图片,图1为翡翠王石(矿物在一定条件下,重新结晶变质形成),图2岩石多气孔,图3岩石含有三叶虫化石,图4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戊表示岩浆和不同的岩石类型,其中图3岩石与丙类岩石成因相同,箭头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读图完成10—11题。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1中“翡翠玉石”属于图4中的戊类岩石
B.图2岩石属于侵入型岩浆岩,花岗岩是其典型代表
C.图4中丙类岩石有石灰岩、砾岩、大理岩等
D.图4中的①②均代表岩浆冷却凝固过程
11.图2中岩石在苏门答腊岛(位于马六甲海峡西侧)分布较广的原因是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挤压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
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相离运动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相离运动
读“澳大利亚附近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分布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
B地10日6时的气压数值可能是
A.
1003
B.
1010
C.
1015
D.
1020
13.
9日到10日期间
A.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地区气压升高B.C地由西北风变为东北风
C.
A地可能经历阴雨连绵的天气D.澳大利亚西南海域低压势力在增强
2020年8月26日至9月10日,我国东北地区连续遭受台风“巴成”“美莎克”和
“海神”影响,成为当地有气象记录以来的首次。下图为台风“海种”的移动路径图。
据此回答14—15题
14.从9月8日2时到9月9日2时,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大兴安岭西侧发生泥石流B台风势力减弱为温带气旋
C.海参崴附近海域因狂风引发海啸D.沈阳由偏南风转为偏北风
15.今年台风频繁登陆东北的原因可能是
A赤道低压带势力增强B.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
C.副极地低压带位置偏南D.极地高压带势力减弱
二、非选择题(4个大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下面两图中,左图是地球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右图是不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正午太阳方向示意图”。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该直射点的纬度与右图
(选填①②③④)相同。(4分)
(2)此日,地球公转速度较
,右图中
(选填①②③④)
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4分)
(3)该日图示A点的日出时间为
时,此时新旧日期的比例为
。(4分)
(4)右图①②③④中,正午太阳高度年内变化幅度相等的是
。(2分)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某地地壳发生过剧烈的变动,岩层发生弯曲变形、断裂,右图为该地的地质剖面
图,左图中T1、T2、T3是C地河流8岸形成的河流阶地(抬升了的河漫滩)图。
(1)说出A地的地质构造类型并说明其形成原因。(4分)
(2)简述B处谷地的形成过程。(4分)
(3)简述C地多级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6分)
18.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14分)
(1)比较甲乙两地降水特点的异同,并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原因。(5分)
(2)乙、丙两地纬度相近,但丙地年太阳辐射量较乙地丰富,试解释其原因。(3分)
(3)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实地调查乙地以南海岸地带,发现:乙地以南沿海地区
有曲折幽深的峡湾,海岸线异常曲折、破碎:试从外力作用的角度推测其形成原因。(6
分)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下图为10月份影响我国华北地区的某天气系统示意图(单位:百帕),阴影部分表示雨区:
(1)在下图中绘制AE沿线天气系统剖面示意图。(7分)
(2)锋面过境后,A地出现了大雾天气,指出大雾最可能出现一天中的什么时间,并结合所学地理知识解释其成囚。(6分)丙两地均位于西风
分
也位于迎风坡,多地形雨(1分
内
新高考质量测评联盟10月联考试题
位于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
射较
富
受较强冰川作用(2分);西风迎风一侧,风大浪急,海水侵蚀作
地理参考答案
准
用强(2分);降水多,流水侵蚀作用强(2分
W)(2分)③(2分)
(评分标准:冷锋、暖锋大致准确各2分,共4分;细节3分:倾角
③④(2分
区1分
C与锋线的相对位置1分
前后或清晨(2分);原因:冷锋产生的降水导致近地面空气相对湿度较
处是向斜(2分)
运动使A处岩层向下弯曲(2分
冷锋过境后,天气转晴,大气保温作用弱,夜晩气温不断降低,水汽遇冷凝结,形
动使岩石发生断裂,形成断层(2分),断层沿线岩石破碎,易被风
侵蚀成谷地。
相对稳定
流在凸岸堆积,形成河漫滩(2分),后地
水下切侵蚀,河漫滩被废弃,形成河流阶
分)随着地壳多次
抬升,形成
多级河流
(1)相同点:两地均冬季降水多;(1分)
夏季降水
夏季降水多;年降水
原因:两地冬季均受西风控制,降水多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
降水
夏季受西风控制,降水多。(2分
地理试题答
理试题答案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