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思想解放潮流
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统治精英对世界局势一无所知?
中英交战两年了,道光帝还不知道英国在何方。他派人审问英俘,竟提出这样可笑的问题:“究竟该国地方周围几许?”“英吉利到回疆有无旱路可通?”“与俄罗斯是否接壤?”
政治:闭关锁国政策、专制政策。
经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占主导。
文化:理学占主导;
乾嘉考据学派脱离实际;
华夷观念(夷夏观念)深入人心。
背景一:传统天下观—华夷观念基础上的朝贡体系
背景一:传统天下观—华夷观念基础上的朝贡体系
华夏
狄
蛮
文明的
化外之地
野蛮的
王化之地
夷
戎
“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
——孟子
背景二:近代世界观—中西观念基础上的条约体系
国际:工业革命后步入工业文明。
政治:统治危机加深,民族危机出现。
经济:自然经济逐渐瓦解,经济结构变动。
文化:西学东渐;
道咸经世派实学关注现实。
1、抵抗派(开明派)
林则徐
魏源
徐继畬
姚莹
梁廷枏
1、抵抗派(开明派)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叙》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开眼看世界的魏源
思考:魏源认为中国在什么方面落后于西方?
思考:徐继畬推崇美国哪个方面?
“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徐继畬:《瀛寰志略》,卷九)
先知先觉的徐继畲
守旧派:“轻信夷书,铺张扬厉”。“张外夷之气焰,损中国之威灵”
。“一意为泰西生势,轻重失伦,尤伤国体”。
洋务派:“徐先生未历西土,所言乃确实如是,且早吾辈二十余年,非深识远谋加人一等者乎”
2、洋务派
太平天国运动(内忧)
第二次鸦片战争(外患)
奕?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开放的李鸿章
“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
——1874《筹议海防折》
思考:李鸿章认为西方强在哪里?
思考:李鸿章认为中国在什么方面是不必学习西方的?
保守的李鸿章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1864年《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
洋务运动
1.创办军事工业
2.创办民用工业
3.派留学生兴新学堂
4.筹划近代海防
“西人立国,自有本末,……育才于学校,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张树声:《张靖达公奏议》卷八)
思考:张树声认为洋务运动存在什么问题?
远见卓识的张树声
顽固派倭仁:“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便可抵御外辱。洋务派学习西方科技是“以夷变夏”,将毁灭封建法统和伦理道德。
早期维新派郑观应:
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初学商战于外人,继则与外人商战。
——《盛世危言》
3、维新派(改良派)
进击的康有为
思考:康有为主张在中国实行什么政治制度?
所谓君者,代众民任此公共保全安乐之事,为民众之所公举,即为民众之所公用。民者如店肆之东人;人君者,乃聘雇之司理人耳。
——康有为《孟子微》
思考:康有为宣扬维新思想时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么做?
畏缩的康有为
“孟子言治天下,皆曰与民同之,此真非常异义,全与西人议院民主之制同。”
“孔子道主进化,不主泥古,道主维新,不主守旧,时时进化,故时时维新”。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骇人,自可避祸。”
人物
著作
主张
维新实践
康有为
梁启超
严
复
《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
《变法通议》
翻译
《天演论》
《原富》《法意》
封建统治者奉为儒学正统的古文经学是伪书。
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
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
新民说。
介绍社会进化论(社会达尔文主义)
西方经济学
西方政治学
讲西学、
办报刊、
设学会、
论战守旧派、
上书光绪帝、掀起戊戌变法、
推动思想解放。
素不识孔教之奇渥温、爱新觉罗诸贱类异种,亦得凭陵乎蛮野凶杀之性气以窃中国。及既窃之,即以所从窃之法还制其主人,亦得从容腼颜,挟持素所不识之孔教,以压制素所不知之中国矣,而中国犹奉之如天,而不知其罪。
—谭嗣同《仁学》
思考:谭嗣同对于满清政府持什么态度?
激进的谭嗣同
《定国是诏》,变法开幕
戊戌政变,变法谢幕
课堂小结: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思想解放潮流
大变局、
自然经济瓦解
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冲击
反应
觉醒
内忧外患、
外国资本主义出现
“中体西用”;
自强求富
民族危机加重、
民族资本主义出现
君宪救国
关注世界形势。
迈出近代化第一步。冲击华夷观念。
促进思想解放,近代新式知识分子产生。
器物
器物
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