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几何小实践(角的计算)沪教版 (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几何小实践(角的计算)沪教版 (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0-26 14:38:32

内容文字预览

角的计算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数学四年级第一学期(试用本)第87页。
教学目标:
1.能进行简单的角的加减法计算。
2.掌握已知角与所求角的关系,并正确计算所求角的度数。
3.在学习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激发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能进行简单的角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难点:学会寻找隐含的条件进行简单的角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具准备:课件、课堂练习纸,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填一填
(1)直角=
(
)
(2)平角=
(
)
(3)周角=
(
)
(4)1周角=
(
)平角
(5)1平角=
(
)直角
(6)1周角=
(
)平角=
(
)直角
2.
说一说
要求:说出一副三角尺上各角相应的度数。
二、新授
(一)探究两角之和
1.
拼一个锐角
师:小巧用两把同样形状的三角尺这样拼,得到这样一个角
出示:求∠AOB=?
(1)学生反馈
(2)板书计算过程
解:∠AOB
=∠1+∠2
=
30o
+30o
=
60o
(3)反馈交流
2.
拼一个直角
(1)尝试练习:已知∠1=30o,∠2=60o,求:∠AOB=?
学生反馈
3.
拼一个钝角
出示要求
学生合作操作并计算
(3)反馈交流
4.
选一选
两个锐角的和是(

①钝角
②直角
③锐角
④以上都有可能
5.
小结:像这样已知部分量求总量我们用加法。
板书:求总量
用加法
6.
出示课题:角的计算
探究两角之差
1.
自学课本87页例2,并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已知:∠AOB=152o

∠1=70o,求:∠2=?
(1)尝试练习
(2)展示讨论
(3)学生小结:已知总量求部分量我们用减法
板书:
解:∠2=∠AOB-∠1
=152o-70o
=82o
求部分量
用减法
2.
寻找隐含条件
已知:∠AOB=135°
求:∠1=?
尝试练习
反馈交流
小结:在做这种含有隐含条件的题目,要先找隐含条件。
板书:找隐含条件
三、巩固练习
1.
我来选
下列这些角中,(
)可以用一副三角尺拼出来。
40°
B.
130°
C.
75°
D.
100°
我会填
∠1+∠2=平角,∠1=60°,求∠2=(
)。
3.
我能辨
(1)比直角大55度的角是35度。


(2)比直角大55度的角是145度。


(3)比周角小90度的角是平角。


(4)比平角小30度的角是150度。


4、我会算
已知:∠1=30o
求:∠2=?
四、本课小结
这节课你们收获了什么?
五、机动
有两个长方形,∠1=65°,∠3=(
).
板书设计:
角的计算
求总量
求部分量
用加法
用减法
A
1
2
B
O
A
2
1
O
B
1
2
B
O
A
1
2
B
O
A
1
2
3
1
1、标已知条件
2、求什么解什么
3、找隐含条件
解:∠2
=∠AOB-
∠1
=1350-450
=900
解:∠AOB=
∠1+
∠2
=300+
300
=600
PAGE
3角的计算
教学内容:P8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角的加减法计算实际上就是量的计算。
2、能进行简单的角的加减法计算。
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中掌握角的加减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进行简单的角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难点:能进行简单的角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根据线段求和,求差
(可以先数一数这里有几条线段,3条线段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AB=3CM,BC=2CM,AC=?
线段AC怎么求?
没有具体数,AC=?
求AC的长可以用AB+BC求得
BC
的长怎么求?
AC-AB=BC
小结:线段的计算我们可以用加、减法来求,那么角可以不可以呢?
揭示课题:角的计算。
出示例1:
二、新课探索
1、例1
已知∠1=45度,∠2=90度,求∠AOB=?
(1)师:请你们试着做在课堂练习本上。
(2)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指导书写格式。
单从条件中是无法发现数量关系的,要结合图才能知道,∠AOB=∠1+∠2的关系。要引导学生读题:一看文字,二看图形。图文都有条件。
解题时,要注意规范地书写。
解:
∠AOB=∠1+∠2
=45°+90°
=135°
小结:我们在解图形题的书写时必须注意几点:
1、“解”;
2、关系式;
3、代入运算;
4、等号对齐。
5、量的计算(包含单位)
小结:∠AOB是由∠1和∠2组成的,所以要求∠AOB的度数只要用∠1的度数加上∠2的度数。
2、练习:书P87/1练习(二星2)
(1)已知∠1=650,∠2=150,求∠AOB=?
(2)已知∠3=∠1+∠2,
∠1=180,∠2=720,
用减法来计算
求∠3=?
3、例2
学生自学
(1)自学P87
例2
用减法,学习后自己练习
(2)学生练习P87练一练,以小组形式核对并汇报。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掌握了角的计算,知道了通过角的度数的加减可以求出另一个角的度数,下面就请大家完成后面的练习。首先要图文结合看条件,然后要找到角与角的关系,最后列出关系式,代入计算。
三、课内提高练习
1、找出特殊的角(通过习惯的培养,让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养成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知道图中也有很多隐蔽条件。)
如图:已知∠1=30?,求∠AOB的度数
2、如图
(1)如下图,已知∠1=650
,求∠2的度数。
求∠2的度数。
(2)已知:∠1=32?,求∠2、∠3、∠4、∠5的度数
计算下列角的度数。
3、三角尺
认识三角尺
(两把三角尺的三个角各是几度)用两把三角尺拼角
75度
=30+45
105度=60+45
135度=45+90
最大的角
180度=90+90
最小的角15度=60-45或45-30
下面都是用两块三角板组成的角,算一算它们各是多少度?
师:说说你是怎样得到结果的?
四、本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进行简单的角的加减法计算。
O
A
2
1
B
0
B
A
1
A
B
C
C
B
A
1
4
3
5
2
PAGE
2角的计算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试用本)四年级第一学期P87
【课题】角的计算
【教材分析】
《角的计算》是九年义务教育课本(试用本)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五单元《几何小实践》中的学习内容。本节课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上,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探索出计算角的方法,从中培养了学生数学观察能力与严谨的推理能力,同时养成规范、良好的书写习惯。
【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角,知道了角的计量单位“度”,知道各种特殊角:直角、平角、周角的度数,能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画指定角度的角。所以本节课让学生从已知的知识入手,通过操作交流等方式,进一步探索角的秘密,学会角的计算。
【教学目标】
在动手操作中感知角的和、差。
能进行简单的角的加减计算。
知道角的计算就是量的计算。
培养严谨的推理能力和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能计算角的和,差
教学难点:判断所求的角是求和还是求差
【教学用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卡片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1、口答:
直角=()、平角=()、周角=()
1个平角=()个直角
1个周角=()个平角=()个直角
2、说说图中有几个角,分别是哪些角?
(设计说明:通过口答的形式,复习了前阶段学习的角的知识,又为接下来的角的计算奠定了基础)
探究阶段:
创造角并能找出求角的度数的方法:(探究点)
利用两把三角尺上的角创造一些新的角,在学习单上画一画,在四人小组内互相交流。
(设计说明;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方式,开发了学生的思维,为角的计算学习打开了空间)
生小组活动,交流(在实物投影演示)
你能否用一个算式来表示你们创造出的角吗?(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出示课题:《角的计算》
规范书写格式:
已知:∠1=60
°
,∠2=90
°
,求:
∠AOB=?
(
解:∠
AOB
=

1
+

2
     
=
60°
+
90°
=
1
50
°
)
三、练习应用(角的计算):
1、基础练习,同桌互评。
已知∠1=65。,∠2=15。
(2)已知∠AOB=152。,∠1=70。,
求∠AOB=?
求∠2=?
2.利用特殊角进行角的计算:
已知:∠1=60。,∠2=?
小结:刚才我们借助了平角,求出了∠2的度数,你观察的真仔细。我们也要善于去利用题目中隐藏着的特殊角。
(设计说明;
通过学生仔细观察推理,找出隐藏着的角,让学生学会用特殊的角:直角、平角、周角去计算其余角的度数)
3.拓展部分
(
3
2
1
):已知∠1=65°,求∠3=?
三.总结:
师: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
角的计算
(
解:∠
2=
180°-∠
1
=180°-60°
=120°
)
(
解:∠
AOB
=

1
+

2
     
=
60°
+
90°
=
15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