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统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秋统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0-24 22:16: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年秋统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3分)
保佑(yōu
yòu)
蜷缩(juǎn
quán)
咔嚓(cā
chā)
搔痒(náo
sāo)
破帆(fān
fán)
倾听(qīnɡ??qiōnɡ)????
?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xiào
chuǎn
sǎnɡ
mén
tǎnɡ
hàn


jiū
xīn
yǒnɡ
xiàn
kùn
jìnɡ
lín

zāo
ɡāo
zhòu
wén
三、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5分)
1.《桥》表现了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2.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时间。(

3.《在柏林》的作者是美国的女作家奥莱尔。(

4.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5.《回乡偶书》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写的,抒写久客伤老之情。(

四、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下列词语有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渔夫 轰鸣 沉思 心惊肉跳
B.
拥带 沙哑
党员 指手划脚
C.
风暴 抱怨
倾听
海风呼啸
D.
探望 照顾 敲门
汹涌澎湃
2.下列词语与意思不对应的一项是(
)。
A.害怕慌张。(惊慌)
B.凶恶地笑。(讥笑)
C.拥护推戴。(拥戴)
D.蜷曲而收缩。(蜷缩)
3.下列关于《童年》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小说。
B.《童年》以孩子的视角来讲述故事,给这个充满伤痛的故事蒙上了一层天真烂漫的色彩。
C.《童年》中的主人公阿廖沙是在惊惧不安下度过的。
D.《童年》中的主人公阿廖沙得到了外祖父、外祖母安慰、保护。
4.下列对《穷人》中的语句赏析有误的是(
)。
A.“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这句话从侧面烘托出桑娜的勤劳能干,体现出渔夫一家的生活虽艰辛,却也很温馨。
B.“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句话中“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与“觉得非这样做不可”看似矛盾,实际上反映了桑娜同情穷人、关心穷人的善良品质。
C.“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这是桑娜的动作描写,“裹”“抱”写出了桑娜对孩子的疼爱,她抱孩子时没有丝毫的犹豫,从中可以看出她的这个举动是出自一种本能,体现了她心地的善良。
D.“桑娜想起了傍晚就想去探望的那个生病的女邻居。“没有一个人照顾她啊!”桑娜一边想一边敲了敲门。”这是桑娜的语言描写,桑娜在自己的丈夫生死未卜的情况下,还去探望生病的女邻居,并设身处地地为西蒙着想,可见她对女邻居非常关心、同情,表明她是一个善良的劳动妇女。
5.
口语交际中,面对不同的人,解决不同的问题,需要特别注意些什么?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别人帮忙时要运用合适的礼貌用语。
B.先说想法,再把具体的理由讲清楚。
C.设想对方可能的反应,恰当应对。
D.说理由的时候,只要说清楚,而不需要说具体。
五、填空题。(28分)
1.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处书写错误,请用“_____”画出来并改正。(4分)
(1)鱼夫  惊慌    拥戴    跌跌撞撞????(
 )
(2)废话  吞没    搀扶    自做自受????(
 )
(3)风爆  阴冷    宁静    心惊肉跳????(
 )
(4)轰鸣  常员    清新    自言自语????(
 )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6分)
近义词
反义词
心惊肉跳




势不可挡




跌跌撞撞




3.
按要求,写句子。(4分)
(1)桑娜自己受苦。桑娜要帮助西蒙的两个孩子。(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
(2)看了《在柏林》这篇小说,使我陷入了沉思。(修改病句)
.
4.
体会句中省略号的作用。(4分)
A、表示语意的跳跃。
B、表示说话的断断续续。
C、表示话题的转换。
D、表示次数的递减。
(1)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2)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3)“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
......”(

(4)我......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

5.指出下列语句运用的描写手法,并完成练习。(5分)
(1)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

(2)“喂,西蒙!”桑娜喊了一声。(

(3)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

从这些描写桑娜的句子中,可以感受到桑娜对丈夫的
和对邻居的

6.
读一读,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试着写一写你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5分)
例: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那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
.
.
六、阅读理解。(19分)
(一)课内阅读。(10分)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dé
děi)严肃,忧虑。“嗯①,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shuó
sháo)说,“嗯②,你看怎么办?得(dé
děi)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dāi
dǎi)在一起怎么行!哦③,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1.“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这是对渔夫?
?的描写。由此我们想象到当时渔夫的内心世界:
。(3分)
2.文中三个语气词,表达了人物不同的内心,请对它们的理解写下来。(3分)
嗯①:表示

嗯②:表示

哦③:表示

3.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4.给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
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2分)
.
(二)课外阅读。(9分)
美丽的邂逅
我喜欢读书,喜欢到旧书摊淘书。
那是一个深秋雨后的傍晚,在路边一个不起眼的书屋里,我随意地在杂乱的旧书摊上翻寻着。突然,一个熟悉的名字——《林清玄散文》跃入眼帘。我赶快把书抽出,店里的书可都是二手书,基本上都是单独一本。
这本书是1996年1月第三次出版的,一幅抽象的图画连贯着封面和封底,黄色白色相间的扉页上录有林清玄先生的经典语句。句子左下方的页脚处,有几个竖写的蝇头小字:“慧藏书96.5.26”。整本书除了书脊上下两端有些微的破损,没折叠,没涂画,像新的一样。
一个个或月光流泻、或雨打芭蕉的夜晚,我倚在床上,追随者林清玄先生的脚步,锦绣山河、风土人情、异国风光、人情冷暖、小人物的生存和命运……这一切充实、温暖和美丽着我的心灵。“一株草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有了亲自种的心血,就高贵起来。”“如果树是生命,果实就是它的心。”细细聆听先生的心灵独白,轻轻吟诵先生的絮语箴言,一脉温情和馨香弥漫了整个心田。这些篇章大部分是先生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结晶,十多年后被这个叫慧的女孩珍藏,女孩珍藏了十多年后变成了我枕边的读本。这也是我们的一种缘分吧,素未谋面的美丽邂逅。
掩卷沉思,这是怎样的一个女孩?
都说字如其人,她是不是如她的字一样娟秀、精致和美丽?页脚签署的这个日子对于她有什么特别的纪念吗?我猜想:她必定是一个喜欢读书的女孩,是一个碧玉闺秀,因为喜欢读书的女孩典雅、娴静。古时评判美女的一个标准就是诗词为心,兰心蕙质。我仿佛看见轻风微拂中,淡淡斜阳下,一个明眸善睐的少女沉醉于书卷中,不时浅浅地笑,融入时光深处。一个愿意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书本上的人,除了纪念这个日子,说明书的出处和归属,更有一份喜爱和珍藏在内。这么多年,这本书还保持完好和整洁也说明她对这本书是多么的爱护和珍惜。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十年足以翻天覆地。但是,生活越来越富裕日子越来越美好的时候,她为什么忍心把喜爱的书遗弃?一起遗弃的可能还有别的书吧?是乔迁新居吗?如果乔迁新居也不差这一本书的方寸,对于一个喜爱读书的人来说,不管走多远,书籍都是不舍的伴侣,精神的家园。十多年的光阴,有多少的尘俗和烟雨,再靓丽的青春也难以抵抗岁月的侵蚀。这个叫慧的女孩也应该不再年轻了,曾经的梦想和追求也许被折断了翅膀,在生活的磨砺中,原本纯洁、满怀憧憬的心灵是不是随着网络快餐文化的盛行、社会的浮躁和功利,而变得越来越荒芜和浮躁?
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个不起眼的书屋,一本写着藏书人名字却被遗弃的好书,一段人生和当今文学的现状,使我思绪万千:今天,有多少人还会静静地捧读一本书?有多少人还会孜孜以求三国水浒西游记和金陵十二钗?
这时候,我耳畔想起来了温总理感人肺腑的声音:“读书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
那个深秋雨后的傍晚,一段美丽的邂逅,充实、温暖和美丽着一个个夜晚。但此刻,我甚至宁愿我没有得到这一本书,宁愿这本书一直珍藏在慧的书架慧的心中……
(作者:朱东锷有删改)
1、作者为什么把在旧书摊上淘到一本书称作一段“美丽的邂逅”?(2分)
.
.
2、品读下面的文字,品析作者是怎样表现“邂逅”的美丽的。(2分)
一个个或月光流泻、或雨打芭蕉的夜晚,我倚在床上,追随着林清玄先生的脚步,锦绣山河、风土人情、异国风光、人情冷暖、小人物的生存和命运……这一切充实、温暖和美丽着我的心灵。
.
.
3、读第⑥段,说说作者在“掩卷沉思”中表达了哪些情感,并概括情感产生的原因。(2分)
.
.
4、文章最后一句以两个“宁愿”表达了作者的愿望。请结合文章的主旨,说说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哪些愿望。(3分)
.
.
.
七、习作展示。(25分)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在一天天长大,懂得了努力学习,懂得了孝敬父母,懂得了尊重别人,懂得了珍惜友情,懂得了……请以《我懂得了
》为题,写一篇作文,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你明白的某个道理。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内容具体,写出真情实感。
3.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2020年秋统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3分)
保佑(yōu
yòu√)蜷缩(juǎn
quán√)咔嚓(cā
chā√)
搔痒(náosāo√)破帆(fān
fán)倾听(qīnɡ√??qiōnɡ)????
?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xiào
chuǎn
sǎnɡ
mén
tǎnɡ
hàn


jiū
xīn
哮喘
嗓门
淌汗
哑语
揪心
yǒnɡ
xiàn
kùn
jìnɡ
lín

zāo
ɡāo
zhòu
wén
涌现
困境
淋雨
糟糕
皱纹
三、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5分)
1.《桥》表现了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
2.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时间。(×)
3.《在柏林》的作者是美国的女作家奥莱尔。(√)
4.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
5.《回乡偶书》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写的,抒写久客伤老之情。(√)
四、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下列词语有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
渔夫 轰鸣 沉思 心惊肉跳
B.
拥带 沙哑
党员 指手划脚
C.
风暴 抱怨
倾听
海风呼啸
D.
探望 照顾 敲门
汹涌澎湃
2.下列词语与意思不对应的一项是(
B
)。
A.害怕慌张。(惊慌)
B.凶恶地笑。(讥笑)
C.拥护推戴。(拥戴)
D.蜷曲而收缩。(蜷缩)
3.下列关于《童年》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D
)。
A.《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小说。
B.《童年》以孩子的视角来讲述故事,给这个充满伤痛的故事蒙上了一层天真烂漫的色彩。
C.《童年》中的主人公阿廖沙是在惊惧不安下度过的。
D.《童年》中的主人公阿廖沙得到了外祖父、外祖母安慰、保护。
4.下列对《穷人》中的语句赏析有误的是(
D
)。
A.“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这句话从侧面烘托出桑娜的勤劳能干,体现出渔夫一家的生活虽艰辛,却也很温馨。
B.“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句话中“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与“觉得非这样做不可”看似矛盾,实际上反映了桑娜同情穷人、关心穷人的善良品质。
C.“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这是桑娜的动作描写,“裹”“抱”写出了桑娜对孩子的疼爱,她抱孩子时没有丝毫的犹豫,从中可以看出她的这个举动是出自一种本能,体现了她心地的善良。
D.“桑娜想起了傍晚就想去探望的那个生病的女邻居。“没有一个人照顾她啊!”桑娜一边想一边敲了敲门。”这是桑娜的语言描写,桑娜在自己的丈夫生死未卜的情况下,还去探望生病的女邻居,并设身处地地为西蒙着想,可见她对女邻居非常关心、同情,表明她是一个善良的劳动妇女。
5.
口语交际中,面对不同的人,解决不同的问题,需要特别注意些什么?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别人帮忙时要运用合适的礼貌用语。
B.先说想法,再把具体的理由讲清楚。
C.设想对方可能的反应,恰当应对。
D.说理由的时候,只要说清楚,而不需要说具体。
五、填空题。(28分)
1.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处书写错误,请用“_____”画出来并改正。(4分)
(1)鱼夫  惊慌    拥戴    跌跌撞撞????(渔 )
(2)废话  吞没    搀扶    自做自受????(作 )
(3)风爆  阴冷    宁静    心惊肉跳????(暴 )
(4)轰鸣  常员    清新    自言自语????(党 )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6分)
近义词
反义词
心惊肉跳
(胆战心惊)
(泰然自若)
势不可挡
(所向披靡)
(不堪一击)
跌跌撞撞
(踉踉跄跄)
(稳稳当当)
3.
按要求,写句子。(4分)
(1)桑娜自己受苦。桑娜要帮助西蒙的两个孩子。(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桑娜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西蒙的两个孩子。
(2)看了《在柏林》这篇小说,使我陷入了沉思。(修改病句)
看了《在柏林》这篇小说,我陷入了沉思。
4.
体会句中省略号的作用。(4分)
A、表示语意的跳跃。B、表示说话的断断续续。C、表示话题的转换。D、表示次数的递减。
(1)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D)
(2)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C)
(3)“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
......”(A)
(4)我......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B)
5.指出下列语句运用的描写手法,并完成练习。(5分)
(1)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动作描写

(2)“喂,西蒙!”桑娜喊了一声.(语言描写)
(3)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心理描写)
从这些描写桑娜的句子中,可以感受到桑娜对丈夫的
担忧
和对邻居的
关心。
6.
读一读,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试着写一写你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5分)
例: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那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示例:
示例:“叮铃铃——”闹钟响了,唉,又该起床了。睡眼惺忪的我虽然头脑这样提醒自己,但是身体实在是无法照办。好困啊!我不仅无法坐起来,而且连眼皮都睁不开。我强忍倦意,把眼睛微微睁开看了看表,才六点十分,也不晚啊!要不再睡一会儿......不行!万一睡过头怎么办?......不会睡过头的,就躺一会儿也不会太晚......睡着了就顾不得时间了,坚决不能睡!......可是真的很困啊!......那就不怕迟到了吗?......嗯,不能再睡了,那样一定会迟到的!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我立刻坐了起来,换好衣服,去洗漱了。
六、阅读理解。(19分)
(一)课内阅读。(10分)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dé
děi)严肃,忧虑。“嗯①,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shuó
sháo)说,“嗯②,你看怎么办?得(dé
děi)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dāi
dǎi)在一起怎么行!哦③,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1.“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这是对渔夫?神态?的描写。由此我们想象到当时渔夫的内心世界:孩子没了母亲可怎么生活,可是我家也不好过。(3分)
2.文中三个语气词,表达了人物不同的内心,请对它们的理解写下来。(3分)
嗯①:表示思考;
嗯②:表示商量;
哦③:表示决定。
3.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dé
?sháo
?děi
?dāi
4.给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
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2分)
同死人待在一起可不行。.
(二)课外阅读。(9分)
美丽的邂逅
我喜欢读书,喜欢到旧书摊淘书。
那是一个深秋雨后的傍晚,在路边一个不起眼的书屋里,我随意地在杂乱的旧书摊上翻寻着。突然,一个熟悉的名字——《林清玄散文》跃入眼帘。我赶快把书抽出,店里的书可都是二手书,基本上都是单独一本。
这本书是1996年1月第三次出版的,一幅抽象的图画连贯着封面和封底,黄色白色相间的扉页上录有林清玄先生的经典语句。句子左下方的页脚处,有几个竖写的蝇头小字:“慧藏书96.5.26”。整本书除了书脊上下两端有些微的破损,没折叠,没涂画,像新的一样。
一个个或月光流泻、或雨打芭蕉的夜晚,我倚在床上,追随者林清玄先生的脚步,锦绣山河、风土人情、异国风光、人情冷暖、小人物的生存和命运……这一切充实、温暖和美丽着我的心灵。“一株草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有了亲自种的心血,就高贵起来。”“如果树是生命,果实就是它的心。”细细聆听先生的心灵独白,轻轻吟诵先生的絮语箴言,一脉温情和馨香弥漫了整个心田。这些篇章大部分是先生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结晶,十多年后被这个叫慧的女孩珍藏,女孩珍藏了十多年后变成了我枕边的读本。这也是我们的一种缘分吧,素未谋面的美丽邂逅。
掩卷沉思,这是怎样的一个女孩?
都说字如其人,她是不是如她的字一样娟秀、精致和美丽?页脚签署的这个日子对于她有什么特别的纪念吗?我猜想:她必定是一个喜欢读书的女孩,是一个碧玉闺秀,因为喜欢读书的女孩典雅、娴静。古时评判美女的一个标准就是诗词为心,兰心蕙质。我仿佛看见轻风微拂中,淡淡斜阳下,一个明眸善睐的少女沉醉于书卷中,不时浅浅地笑,融入时光深处。一个愿意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书本上的人,除了纪念这个日子,说明书的出处和归属,更有一份喜爱和珍藏在内。这么多年,这本书还保持完好和整洁也说明她对这本书是多么的爱护和珍惜。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十年足以翻天覆地。但是,生活越来越富裕日子越来越美好的时候,她为什么忍心把喜爱的书遗弃?一起遗弃的可能还有别的书吧?是乔迁新居吗?如果乔迁新居也不差这一本书的方寸,对于一个喜爱读书的人来说,不管走多远,书籍都是不舍的伴侣,精神的家园。十多年的光阴,有多少的尘俗和烟雨,再靓丽的青春也难以抵抗岁月的侵蚀。这个叫慧的女孩也应该不再年轻了,曾经的梦想和追求也许被折断了翅膀,在生活的磨砺中,原本纯洁、满怀憧憬的心灵是不是随着网络快餐文化的盛行、社会的浮躁和功利,而变得越来越荒芜和浮躁?
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个不起眼的书屋,一本写着藏书人名字却被遗弃的好书,一段人生和当今文学的现状,使我思绪万千:今天,有多少人还会静静地捧读一本书?有多少人还会孜孜以求三国水浒西游记和金陵十二钗?
这时候,我耳畔想起来了温总理感人肺腑的声音:“读书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
那个深秋雨后的傍晚,一段美丽的邂逅,充实、温暖和美丽着一个个夜晚。但此刻,我甚至宁愿我没有得到这一本书,宁愿这本书一直珍藏在慧的书架慧的心中……
(作者:朱东锷有删改)
1.作者为什么把在旧书摊上淘到一本书称作一段“美丽的邂逅”?(2分)
这本被一个叫“慧”的女孩珍藏十多年的书,是“我”相当熟悉和喜欢的,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成了“我”枕边的读本,给“我”带来了许多美好的感受。
2、品读下面的文字,品析作者是怎样表现“邂逅”的美丽的。(2分)
一个个或月光流泻、或雨打芭蕉的夜晚,我倚在床上,追随着林清玄先生的脚步,锦绣山河、风土人情、异国风光、人情冷暖、小人物的生存和命运……这一切充实、温暖和美丽着我的心灵。
以形象(或生动)的语言来表现阅读环境的优美,以精练的语言(或多方面的呈现)来表现阅读内容的丰富,以此来凸现阅读的愉悦和充实,从而表现“邂逅”的美丽。
3、读第6自然段,说说作者在“掩卷沉思”中表达了哪些情感,并概括情感产生的原因。(2分)
(1)因对“慧”爱书形象的猜想,产生了欣赏(喜爱、赞美)的感情;
(2)因对“慧”弃书原因的猜测,产生忧虑(遗憾、惋惜)的感情。
4、文章最后一句以两个“宁愿”表达了作者的愿望。请结合文章的主旨,说说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哪些愿望。(3分)
(1)希望人们能爱书(珍惜书),静心读书。
(2)希望人们能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通过读书来提升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
(3)希望我们的社会形成全民读书的良好风气,以振兴我们的国家和民族。
七、习作展示。(25分)
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