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
知识与能力:1、了解曹操生平情况,在诵读中领会全诗主旨,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2、学习诗歌比喻和用典的艺术手法,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
情感与价值:感悟诗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雄心壮志,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过程与方法:诵读法、讲解点拨法
重点与难点:1、对诗中典故的意思的理解。
对诗中情绪断续、起伏、变化的把握。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导入新课(简短)
背诵《观沧海》导入(注意语调、感情),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曹操的另一首诗《》。
背景介绍:我们先来看看这首诗作于什么时候。明确:PPT2。
三、预习(3到4分钟)
1、过渡语:《观沧海》是写于北征胜利回师的途中,我们感受到了曹操的壮志豪情,这首《短》是作于赤壁之战之前,曹操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好,先给大家3到4分钟,自由朗读。
2、边读边看,读诗句,读准,读顺,注意红色字读音,展示PPT3。阅读下面注解,结合《创新学案》理解诗句意思,不懂的同桌互相讨论。
3、个别朗读,同时展示PPT3第二步。先老师对“衿、但为君故、掇、契阔、哺”等讲解,再问学生还有没有理解不通的地方,最后诗歌鉴赏过程中还会提到诗句的意思。
4、集体朗读,整体感知一下情调:示范开头几句,节奏慢一点,四句一个长的停顿。
四、诗句鉴赏。
(一)导入:诗中哪一字出现了多次?板书:忧
曹操宴请诸将,慨当以慷,酒至兴处,为何突然心生忧思,他忧什么呢?
(二)划分小节:本诗两大节,我们把每一节再分成两小节来学习。一共分成四个小节来赏析。
(三)析诗句
分解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自由品第一小节。我们先整体感知一下,在这一小节里,诗人忧什么?
明确板书:人生短暂。同时问有不理解意思的地方么?
(2)点拨:用了哪种艺术手法来表达人生短暂这层意思:譬如,朝露特点,板书:比喻。后面还有。
(3)点拨: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酒真的能解忧吗?酒仙诗仙李白就说过“抽刀…”
分解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导入:既然酒不能解忧,那么用什么能呢?曹操戎马一生,谋划天下,这一年,他已经53岁了,发出“人生苦短”的感叹,也是人之常情,上了点年纪的人都会有这种感慨,像我…在座的同学们不可能有吧,因为你们正年轻(旭日东升)。那我们不禁要问;曹操为什么会忧人生苦短,是觉得没有…还是有更深的思想内涵,我们接着看下面诗句。
朗读这八句
背诵《子衿》,点拨:PPT4爱情诗,诗用在这里借用来表达什么意思?点拨时抓住书上注解14(子,尊称;衿,指代有学识的人,贤才,悠悠,思念之情的连绵不断)
(4)叫一学生说说“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的意思,但,只,君指代,沉吟(沉思咏叹),加深对“人才的渴慕”的理解。
(5)点拨后四句:上四句写贤才没有来,我是日思夜想,沉吟至今。我们再看后四句写什么内容PPT4,这四句都出自《》。诗经中的“雅”,是宫廷乐。《鹿鸣》本就欢宴宾客时唱的诗。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多么和谐美好的一幅画面,呦呦是一种欢快的叫声。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又是一个什么画面?这是从另一个角度也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对人才难求的忧虑。
朗读指导:前四与后四情感有起伏,朗读也要有抑扬。
(7)表现手法:诗人的这种情怀如何表达出来的呢?诗文中引用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叫用典,这里引用的是诗句。PPT4用典。后面还有。
分解3、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
,心念旧恩。
(1)朗读这八句
(2)点拨前四句:诗人又谈到忧,忧什么?忧明月不可摘取么?
明确:贤才如明月(可望不可即)难求
艺术手法:比喻
请一学生说出“越陌度阡”四句的意思。枉。越陌度阡是一个省略句,省略了什么,主语,主语是?…又是一个怎样的场面?这也是从另一个角度表达对贤才难求。诗人求贤若渴。
朗读指导:前四与后四,情感有起伏,朗读也要有抑扬。
(4)小结以上两小节(两个八句):“青青…明明如月…”这两个八句的内容都与什么有关,对人才渴慕的情思,忧的都是贤才难求。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板书:贤才难求。
(6)朗读训练,注意诗人感情的起伏变化。分角色朗读,老师读前四句,大家读后四句。再齐读
分解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导入:下面我们学习最后八句,看看这八句写什么?
朗读
激疑:诗“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一句本为景物描写,正是这样的景象触动了诗人的愁思。这四句的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明确:比喻,他是站在贤士们的角度来写的,贤才不知所从,诗人为他们忧。他的意思很明显,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这是诗人对贤才们发出的邀请函:来我这里吧,我们一起来干一番大事。
(4)请一个同学说说最后四句诗的意思,“厌”的意思一定要强调。拓展延伸:管子,管仲,后来李斯在《谏逐客书》中“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并试着朗读(男生))朗读指导:我们在朗读“山…”这四句时,你会不自觉的把音调慢慢提高,还一点“心”字收得干净,有力。为什么呢?我们来看这深层的意思。
——明确:PPT5这也是用典的艺术手法,再逐一解读,结合注释,
典故一、大力招揽人才,厌。典故二、周公自比,礼贤下士。
补充:官渡之战中,曹操深夜迎许攸。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有时间多补充一些(赤壁之战后,三次下求贤令。唯才是举,求贤若渴,爱惜人才是曹操能成为英雄,成就功业的决定性因素。猛将如云:于禁、典韦、夏侯惇、张辽、张郃、曹仁、乐进等;谋士如雨:许攸、荀yu、荀攸、郭嘉、程昱、贾诩、司马懿等)这四句诗在全诗起什么作用(点睛之笔)前面是发出邀请函,到这里就是对贤才们的最真诚的告白,最热情的呼唤),
再追问:最后一节,还表达出了诗人怎样的雄心壮志?(板书:一统天一)
诗人对人才有那么强烈的渴慕,希望能够招揽更多的人才都是因为他有平定南方,一统天下伟大抱负,这一年已53岁,大战在即,孙刘联盟也决非等闲之辈,前面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你说,他会不会忧。所以忧人短暂,忧贤才难求,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忧…
明确板书:功业未就。
(7)齐读这一节。
七、总结:1、比较《观沧海》借景言志,这首诗而是通过抒发“忧”之情来表达志向。1、运用比喻和用典的诗句
八、、以朗读全诗作结。曹操在《龟虽寿》中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我们要学习诗人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拼搏当下。现在我们来替作者回答“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贤才、功业)”在这节课的最后,就让我们再次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把握好诗歌的情感起伏,一齐来诵读整首诗。有时间再自由读,练习背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