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0-24 22:44: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上册
单元测试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秦长城的起点是:(

A.
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B.
西起辽东
,东到临洮
C.
西起长平,东到临洮
D.
西起临洮,东到长平
2.秦始皇时开凿的、连接我国漓江和湘江的渠道是
(
 )
A.骊山陵墓
B.都江堰
C.京杭大运河
D.灵渠
3.“伐无道,诛暴秦”,秦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最后率兵攻取咸阳,推翻秦朝的是(  )
A.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
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C.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D.项羽、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4.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约法三章”成语出自于(
 )
A.陈胜、吴广起义
B.项羽进咸阳
C.刘邦进咸阳
D.武王伐纣
5.“文景之治”这一盛世景象出现的原因有(

①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
②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奖励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
③文帝、景帝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
④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稳定
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儒家思想进行统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6.西汉时期,汉文帝和汉景帝继续推行的政策是(
)
A.休养生息
B.严刑酷法
C.重商抑农
D.分封制
7.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此建议(  )
①主张大力推行儒学教育②使太学在全国各地普遍设立③有利于思想上的大一统④使士人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8.汉武帝进行货币改革后,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
 )
A.半两钱
B.五铢钱
C.铲币
D.刀币
9.东汉刘秀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  )
A.“光武中兴”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文景之治”
10.东汉末年,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包括(
 )
①东汉朝政的腐败 ②时局动荡不安 ③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④皇帝实行暴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1.西域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开始于?(?
?)
A.
西域各国使节回访长安
B.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C.
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
D.
东汉政府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
12.“海上丝绸之路”开通后,大大促进了汉朝与东南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海上丝绸之路”最远抵达(
 )
A.地中海沿岸
B.孟加拉湾沿岸
C.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斯里兰卡)
D.马来半岛
13.日本宋史学家宫崎市定认为:“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具魅力的时代。中国文明在开始时期比西亚落后得多,但是以后这种局面逐渐被扭转。到了宋代便超越西亚而居于世界最前。”下列成就不能支持此结论的是(

A.
造纸术的发明
B.
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C.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D.
指南针用于航海
14.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是(
 )
A.《论语》
B.《道德经》
C.《韩非子》
D.《史记》
15.造纸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东汉时期,改进了造纸术,使纸张成为重要书写材料的是(

A.
蔡伦
B.
张仲景
C.
华佗
D.
祖冲之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二 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的人物。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的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倾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的“秦王扫六合”完成于哪一年?
(2)根据材料二,翦伯赞是怎样评价秦始皇的?其主要依据是什么?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估计,当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秦始皇北筑长城征派了40万人,南戍五岭调发了50万人,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又役使了70多万人,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300万人。
材料二 公元前209年夏,有900多个农民被征发去渔阳戍守长城。他们走到大泽乡时,遇上大雨,道路泥泞,无法前行,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律,戍守误期要被处死。他们当中的领队人……杀死押队的军官……举起反抗的旗帜。
材料三 秦朝是由战国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遥想当年“秦王扫六合”是何等的威风,可短短历经二世十几年即亡……
(1)材料一中秦朝人口与每年征调服役人数的数据说明了什么?这造成了什么恶劣影响?
(2)材料二中的“领队人”是哪两个人?材料二描写的这次农民起义有什么突出的历史地位?
(3)有人说:“如果他们没有遇到大雨,就不会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对此你怎么看?
(4)材料三中秦朝灭亡发生在哪一年?秦朝二世而亡,对此,你有何感想?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文帝说:“夫农,天下之本也。”
材料二 汉景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
请回答:
(1)这两则材料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2)举三例说明西汉实行这种政策的具体做法。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
——《汉书·武帝纪》
材料三 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
——毛泽东
(1)材料一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2)材料二这段史实记载了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的实施有何深远的影响?
(3)汉武帝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他在位时西汉王朝进入了怎样的局面?结合毛泽东的评价,用一句话来评价汉武帝。
20.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是继秦朝之后的又一强盛的大一统帝国。汉朝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表。
朝代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西汉
东汉
(2)西汉初期和东汉初期各有一个治世局面,请写出这两个治世局面的名称及采取的共同措施。
(3)西汉和东汉的统治者,分别采取了哪些值得称道的措施?请结合汉武帝和光武帝的事迹,各举出两例进行说明。
21.材料解析
材料:公元前99年,司马迁由于为兵败投降的李陵辩护,触怒汉武帝,被捕下狱并受腐刑。获赦出狱后,他发愤著书,全力写作,用十几年时间完成一部千古名作。
请探究:
材料中所提到的著作是指哪一作品?这部作品在编写上分别有何特点?
(2)材料所描述的旷世名作创作的相关状况,对你有何启迪?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C
4.C
5.A
6.A
7.B
8.B
9.A
10.B
11.C
12.C
13.A
14.D
15.A
二.非选择题
16.(1)公元前221年。 
(2)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杰出人物。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17.(1)秦朝徭役和兵役繁重。影响:使成千上万的农民背井离乡,脱离农业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2)陈胜、吴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3)不同意这一观点。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遇雨误期只是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即使没有这一事件,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也会爆发。
(4)时间:公元前207年
。感想: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18.(1)农业是天下的根本。 
(2)汉高祖:①让士兵还乡务农;②将奴婢释放为平民;③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④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及兵役负担。汉文帝、汉景帝:①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关心农桑;②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三十税一。(任答三条即可) 
19.(1)材料一反映出在西汉初期,诸侯王控制的人口和土地超过了中央政府,威胁到西汉王朝。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3)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汉武帝是我国封建地主阶级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20.(1)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表。
朝代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西汉
公元前202年
刘邦
长安
东汉
25年
刘秀
洛阳
(2)西汉:“文景之治”。东汉:“光武中兴”。共同措施: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 
(3)汉武帝: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其子弟,使诸侯国越分越小;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盐铁官营,统一制造五铢钱等。光武帝:合并郡县,裁减官员,惩处贪官污吏;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等。 
21.(1)《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要有严谨的精神,要有持之以恒的努力等。